【共同社7月3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2日就围绕美国政府高关税政策的日美谈判表示,力图通过对美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来打破僵局。他在日本记者俱乐部主办的讨论会上表示,“基本上比起关税更要通过投资,今后也会...
德国数字部长维尔德伯格对该项目表示赞赏,他表示该工厂将成为欧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之一:“今天为这一周开了个好头,本周我们将重点关注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和我们的独立性。” 查看文章
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多数基金经理认为企业在过度投资。 查看文章
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17日下午,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李強指出,陸方願同俄方深化投資、能源、農業等領域合作,歡迎俄羅斯更多優質農食產品進入大陸市場,希望俄方為大陸企 查看文章
焦點股: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0月時曾說過,今明兩年的晶片訂單總額已達5,000億美元。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預估,這家在過去四年當中,每季營收成長將近600%的NVIDIA,上季每股 查看文章
包含韩美关税、安保谈判结果的“联合事实清单(共同说明资料)”14日公布后,朝野就国会如何处理谈判结果展开了心理战。政府和共同民主党表示,“事实清单不是国家间的条约,而是谅解备忘录,因此不属于国会批准对象”,并提议制定对美投资特别法,采取事后措施。相反,国民力… 查看文章
Klarna创始人、AI的积极倡导者谢米亚科夫斯基成为最新一位对科技行业砸重金建造数据中心的做法发出警告的知名AI投资者。 查看文章
三星集团、SK集团在内南韩各大企业集团16日和总统李在明会面后承诺,未来数年合计将在南韩国内投资约5500亿美元,希望达... 查看文章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11月17日获悉,香港投资基金Affinity Equity Partners将出售“汉堡王(Burger King)”的日本业务。美国大型金融机构高盛集团(Gold... 查看文章
據《第一財經》報導,受外需放緩、內需動能減弱,以及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第四季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波動,宏觀政策加力必須要上升。大陸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 查看文章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向FT表示,尽管美欧在今年7月达成了协议,但影响美国出口的欧盟关税仍然过高。 查看文章
在沙特王储即将于周二访问美国之际公布的文件显示,PIF已退出9家美国公司的持仓。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16日会见三星、SK、现代汽车、LG、HD现代、Celltrion(赛尔群)、韩华等企业的总裁,要求扩大国内投资和就业。随着韩美关税、安保谈判的结束,企业对美投资剧增,此举是在要求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制造业空洞化”。对此,各大企业提出攻击性的国内投… 查看文章
韩美关税谈判结束后,韩国大企业一致提出了扩大国内投资的方案。这是因为,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预计韩企每年对美投资最高将达到200亿美元(约合29万亿韩元),由此有人担心这将导致国内投资萎缩、工作岗位蒸发。舆论认为,随着财界为了守护国内产业基础撸起袖子加油干,韩… 查看文章
据悉,中印等出口大国力促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明确排除“单边贸易措施”的谈判结果;这指的是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 查看文章
黄凡:中国最大十个贸易顺差最大经济体中,有两个是来自东南亚的越南与泰国。这两个国家近况如何?泰国四平八稳,越南有别样的精气神。 查看文章
深度求索在AI领域的突破,引发四年来最大规模的海外资金流入。 查看文章
新苏黎世报(NZZ )网站首页14日报导,瑞士与美国达成框架贸易协议,将美国对瑞士进口商品关税从39%降至15%,等同欧... 查看文章
央行昨(14)日晚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內容達成共識雙方承諾不操縱匯率,干預匯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有干預須主動公布。對此,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砲轟「賴清德2次公然 查看文章
在数轮谈判无果而终之后,乌克兰宣布今年不再与俄进行会谈。对此,克里姆林宫回应称,乌克兰“迟早”都要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预测基辅的谈判地位将日益恶化。 查看文章
此前,日本政府已作出5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以换取美国对日本降低关税。 查看文章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在對等關稅談判方面,川普政府對台灣提出的投資要求「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與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如果美國政府能盡快重啟,台灣希望能在本月底 查看文章
國泰證券12 日發布 11 月投資觀點報告,由於聯準會10月宣布再降息1碼,持續展現寬鬆政策立場,市場普遍預期利率將持續下行,為經濟注入更多活水,正向看待中港、日本股市以及黃金、債券等四大類資產,對美 查看文章
美国科技巨头谷歌11日宣布,未来四年将在德国投资55亿欧元,这是该公司迄今在德国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 查看文章
伍治坚:经济学和投资学,其实都是“识别信号”的艺术。市场波动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反复触发警报。有时候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决策。 查看文章
软银第二财季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一倍,至2.5万亿日元。 查看文章
近几周来,为建设大型数据中心而举债的企业发行债券的表现不佳。 查看文章
日本政府针对海外企业对本国的投资将加强事前审查。将召集日本财务省、经济产业省和国家安全保障局等相关省厅,讨论创立审查个别项目的协调机制。将效仿美国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扩充体制,防止日本国内... 查看文章
在中国的初创行业,海外风险投资的存在感正在下降。过去存在西方投资者出资金和人力、中国企业予以高回报的相互依存关系。中国初创企业在国外融资的门槛提高,政府资金正在积极填补这一缺口…… 查看文章
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对非洲投资额几乎是中国的2倍,受惠于积极布局关键矿产和金属领域,也让美国继2012年来... 查看文章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7日发表的7~9月国际收支数据显示,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净流入85亿美元。虽然有新建工厂等新增投资,但持续处于低水平。经济放缓导致增长预期减弱,外资的投资意愿也在下降。 查看文章
Robinhood的首席执行官弗拉德•特涅夫计划发行持有数家私营人工智能公司的基金的份额。 查看文章
捷克「自由及直接民主党」领袖冈村富夫5日当选新任捷克众议长,今日便下令将众议院大楼的乌克兰国旗取下,引发媒体关注与各界批... 查看文章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代表团今天在土耳其重启和平谈判,试图在致命冲突后敲定停火协议之际,双方互控对方在边境开火。 查看文章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在世界股市中上涨最快,再加上政府也积极劝说投资,举债进入股市的青年投资者正在剧增。“涨盘时我不能缺席”的“错失恐惧”心理强烈发动。虽然本周经历了股价暴跌的冲击,但青年层的投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6日,KOSPI指数以… 查看文章
川習APEC會後外界再度關心,台美關稅談判是否有望有新的突破或是進展。對此,行政院經貿辦今日在立法院表示,台美在9月底、10月初第五輪實體磋商後,有進行一次視訊會議的新進展,目前正在書面文件的交換討論 查看文章
德国电信计划与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在慕尼黑合作建设一座人工智能工厂。4日,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霍特格斯和黄仁勋在柏林宣布了这项价值超10亿欧元的联合投资计划。 查看文章
随着僵局持续,总统面临愈来愈大压力,这场停摆已危及上千万美国人的食品供应。 查看文章
美国股市近几个月屡创历史新高,其中大部分市场涨幅由AI公司贡献。 查看文章
斯泰兰蒂斯CEO称,只要欧盟放宽2035年禁售汽油发动机汽车的规定,像美国那样让消费者自由选择,他的公司将成倍增加在欧洲的投资。 查看文章
欧盟执委会4日发布扩大成员国的年度审查进度报告,在候选国中,蒙特内哥罗的谈判进度最快。对于乌克兰积极推动入盟谈判的态度表... 查看文章
富裕人群对“常青型基金”的青睐,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私募股权行业格局”。 查看文章
韩国10月出口额超过595亿美元,创下历年10月最高纪录。尽管因中秋节假期较去年同期工作日减少,出口额仍比一年前增长3.6%。连日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韩国综合股价指数(KOSPI指数)在突破4000点仅一周后,于3日一举站上4200点。出口与股市齐头并进的背后… 查看文章
马誉雅:投资者应该关注那些服务于老龄化人口、受益于自动化、且所在地区拥有支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基础设施的行业。 查看文章
随着投资热潮加速,真正的赢家将掌握那些难以被商品化的关键投入要素。 查看文章
特朗普中东高级特使之一巴拉克称,如果真主党解除武装并切断与伊朗联系,海湾产油国将愿意向黎巴嫩投资至多100亿美元。 查看文章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上月就任前曾經表示,如果出現對日本不公平、損害國家利益的情況,不排除要求與美國重新談判關稅的可能性。不過,她在昨天(1日)表示,關於日美之間達成的5500億美元(約新台17兆元)投資 查看文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日與南韓總統李在明舉行會見。習近平指出,中韓是搬不走的重要近鄰,也是分不開的合作夥伴,中方重視中韓關係,對韓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願與韓方加強溝通,就開闢中韓關係新局面提出加強戰 查看文章
对矿业股的投资热潮已踩下刹车。从代表性的各行业股价指数来看,矿业股与10月中旬创出的最高点相比下跌了6%。投资者自2025年年初以来一直把资金投向矿业相关股票,以对冲地缘政治紧张和通货膨胀这两大风险。...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庆州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为契机,30日举行首脑会谈,决定缓和针对对方的强硬贸易措施。美国决定把以对合成毒品芬太尼管制不力为由向中国征收的关税从20%下调至10%,中国决定暂缓最近宣布的大幅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措施。在… 查看文章
投资者对于谷歌、Meta和微软能否将巨额资本开支转化为收入各有看法。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