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财政部19日宣布,由总统李在明主持的国务会议通过20.2兆韩元(约148.3亿美元)财政支出预算,将通过普发消费券等...
英国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1%。继4月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3%后,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萎缩。 查看文章
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只是更广泛转变的一部分。吉莲•邰蒂解释了为何商业正被国家治理所主导——以及我们应如何适应。 查看文章
德国正在迅速老龄化,这给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正面临严重危机,仅2024年就已录得约62亿欧元的赤字。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周四(7月10日)晚間宣布自8月1日起,對加拿大商品徵收35%關稅。 川普剛剛宣布8月1日起對加拿大進口產品徵收35%高額關稅,理由是渥太華對華盛頓進行關稅報復。川普在Truth 查看文章
徐瑾:经济上行的美,对应的是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阶段;如今中国已是一个中年社会,中年人是经济的主力,他们的中年危机如今正是面临折叠和挤压。 查看文章
由意大利国家海洋经济观察站与意大利商业研究机构Tagliacarne及意大利商会联合会编制的“2025年国家海洋经济第十三期报告”日前正式发布。 查看文章
德国人消费的面包不再像几年前那么多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YouGov的数据,2024年,德国家庭平均每户购买的面包比2019年减少了4.3公斤,降幅接近10%。 查看文章
欧洲央行9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强调,到2030年,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损失4.7个百分点,气候变化的影响堪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 查看文章
包括福特在内的公司警告称,对汽车运输船征收高额港口费将代价高昂并产生相反效果。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前宣布對巴西徵收稅率高達50%的進口關稅,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周三援引該國最近新通過的一項法律,揚言巴西將採取以牙還牙的反制行動奉陪到底! 查看文章
第二次担任总统不足半年,特朗普已顺利推进他宏大且具有潜在颠覆力的经济实验,给美国经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检验未来经济的荣衰。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联系助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现在,民进党希望减少两者的商业联系,但与中国经济脱钩可能会让台湾付出高昂代价。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公布多國對等關稅稅率,對鄰國日本徵收25%關稅,但8月1日正式實施前還有轉圜空間,《NHK》撰文指出,日本政府將在今(8日)針對關稅召開會議,專家擔憂若稅率開始施行,恐對日本經濟造成不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在Truth Social接連發文,宣布自8月1日起,至少七個國家出口商品到美國將面臨高關稅。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則證實美國政府周一發出14封信,之後幾 查看文章
7月7日,日本内阁府公布的5月景气动向指数显示,对经济形势的总体评估自2020年7月以来首次转为“恶化”。从定义上来说,这表明经济处于衰退局面的可能性很高。出口及批发销售额是主要负面因素。美国特朗普政... 查看文章
古尧:当资源配置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影响因素时,投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越来越脱节。如何调节与改变? 查看文章
「日本7月會有大災難」傳言散播亞鄰,歐美網友也關注。每當疫病、戰爭爆發,總在世間掀起末日話題,國外有錢人老早做了準備,最常見的是打造私人地下避難所,豪華版1000萬美元起跳。過去10年間,美國科技業巨 查看文章
韩联社4日报导, 南韩国会4日举行全体会议,通过了李在明政府的首个追加预算案,规模达31.7914兆韩元(约228亿美元... 查看文章
受到日本大灾难预言的影响,亚洲多国民众对赴日旅游却步,香港的机票预订数比去年同期平均减少约50%。日本专家推估至少会对日... 查看文章
徐瑾:消费不足更多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其核心是生产发展模式的结果,而提倡加大国有投资可能继续加大扭曲。如何真正拼经济? 查看文章
李曦:商家的算法套路看似是与消费者的零和博弈,尽管算法定价极具吸引力,但盲目开发应用,不仅未必能拿捏消费者,反而可能踩坑。 查看文章
最新数据显示,外国游客在意大利的消费正保持增长,2024年以名义增长5%、实际增长近4%的成绩收官,且这一增长趋势在2025年前几个月仍在延续。 查看文章
【共同社7月1日电】日本内阁府1日公布的6月消费动向调查结果显示,反映未来半年消费者心理的消费者信心指数(2人以上家庭、季节调整值)较上月上升1.7点至34.5,连续两个月改善。据分析,大米和汽油... 查看文章
黄凡:“新消费”赛道星光灿烂,股票价格节节上升,传统“老消费”表现极为低迷。为何有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这样的趋势会持续吗? 查看文章
賴清德總統展開「團結十講」,昨第三講主軸「憲政體制」提到,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是沒有派員參加的」,被各界痛批扭曲事實,針對賴清德說法,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天下午受訪指出,有將近7成民眾希望 查看文章
FT-Booth调查显示,经济学家普遍担忧总统出台的相关措施及其对央行的批评。 查看文章
叶冬艳、欧阳辉、曹辉宁:为什么市场需要稳定币?如何购买和使用?发行方如何盈利?以及为何稳定币并不总是稳定? 查看文章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当地时间6月27日表示,欧盟要求匈牙利家庭支付目前3.5倍的天然气使用费用,这不是领导力,而是经济自杀。 查看文章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储蓄意愿持续增强影响,7月德国消费者信心先行指数较6月修正后的数据下降0.3点,至负20.3点,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回升势头。 查看文章
欧亚经济联盟第四届欧亚经济论坛26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开幕。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在就任22天后的昨天在国会施政演说中表示,“有句格言说经济重在时机,现在正是时机”,希望朝野尽快通过补充预算案。他表示,“面对经济危机,政府放手一搏,一味坚持紧缩是不负责任的袖手旁观”,强调为发放恢复民生消费券、减免小工商业者负债等,急需处理30.… 查看文章
李在明总统26日在就任后的首次国会施政演说中表示,“面对经济危机,政府袖手旁观,一味坚持紧缩,这是不负责任的袖手旁观,也是在自行否定政府存在的理由”,请求国会迅速通过补充预算案。 李在明在当天的施政演说中表示:“希望国会积极协助,不要错过复苏景气的黄金… 查看文章
英国政府今天发布自2020年脱离欧洲联盟(EU)以来第一部贸易战略,其中提到,美国、中国和欧盟是全球3大经济体,也是英国... 查看文章
南韩总统李在明26日赴国会发表自4日就任以来首次的施政演说,内容聚焦当前南韩内外情势及南韩的国计民生,在外交和安全上着墨... 查看文章
如何看待中国的财政政策与当前经济增长之间的微妙互动等热点议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国发院院长黄益平教授做客《i听粉·夏季达沃斯特辑》共同探讨。 查看文章
尽管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和财务挑战,奥地利人对旅行的热情依然高涨。今年,74%的奥地利人计划在夏季进行度假,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选择出国旅行。 查看文章
一份德国议会的法律分析报告显示,欧盟委员会通过一项新的联合融资工具——“欧洲安全行动”(SAFE)条例——来加强欧洲国防工业的计划,可能违反了欧盟条约。 查看文章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周日(6月22日)接受Fox News訪問時呼籲中國出面阻止伊朗關閉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並警告「美國將保留所有應對伊朗可能封鎖該海峽的選項」。市場普遍認為彈 查看文章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周日(6月22日)呼籲中國出面阻止伊朗關閉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 盧比歐在接受Fox News訪問時表示:「我呼籲在北京的中國政府就此事與伊朗通話,因為中國的 查看文章
受经济低迷等因素影响,今年持外国人雇佣许可制(E-9签证)入境韩国的外籍劳工较去年同期减少逾20%。尤其在制造业领域,受中国制造业超低价倾销出口引发的行业萧条叠加影响,减幅更为显著。 据韩国雇佣劳动部22日数据,本月10日前持雇佣许可制入境的外籍劳工为… 查看文章
俄罗斯经济部长芮希尼科夫(Maxim Reshetnikov)今天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释出悲观消息,称俄国正「濒临」... 查看文章
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人“不注重时尚”。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人均服装鞋类支出为547欧元。在接受调查的25个欧洲国家中,平均人均支出为772欧元。 查看文章
中国大力发展无人机,押注低空经济将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对无人机的需求仍主要来自政府和军方,但制造商正在寻找商业客户。 查看文章
尽管香港采用使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美国挂钩的“联系汇率制”,但目前利率却单方面贬值。在美联储的加息局面下,香港也不得不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加息。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不同的美国挂钩的矛盾十分明显…… 查看文章
央行官员意见分歧,担心关税导致通胀上升。 查看文章
技术变革和地缘经济碎片化可能逆转女性经济地位的提升趋势,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女性在出口行业获得的正规就业机会面临贸易收缩风险。当下尤其需要重视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性别平等的影响。 查看文章
意大利公共商业联合会FIPE-Confcommercio研究办公室最新数据显示,网络评论对餐饮企业营业额的影响高达30%,70%的消费者会依据社交媒体评价选择餐厅。 查看文章
汪利锬:国际高端人才极容易因为政策变动和不稳定性而流失,为此,免税港的所得税政策应承诺长期不变,确保“吸引”和“留住”国际高端人才。 查看文章
消息人士表示,欧盟只会在下月欧中峰会上有协议可落实的情况下与中国举行高层经济对话。 查看文章
胡伟俊:提振消费的关键,短期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以稳住总需求;长期在于从土地财政转型,从根本上提升消费率。如何避免两大误区?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