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夺美国消费者的注意力,Temu和希音等低成本在线零售商在Facebook和谷歌投放了巨额在线广告,给硅谷巨头带来暴利。随着“小额豁免”被取消,广告热潮也即将结束。
据当地媒体报道,文泰一与另外两名男子将一名中国游客带到其中一人家里,在她醉酒的情况下性侵了她。一些人在社交媒体上对本案表达了愤怒,认为被告获得的刑期不够长。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第二次担任总统不足半年,特朗普已顺利推进他宏大且具有潜在颠覆力的经济实验,给美国经济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检验未来经济的荣衰。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并非一直信奉关税,而是直到最近才将其定位为美国贸易策略的中心支柱。总统的助手表示,他在私人谈话中曾将关税描述为巨大权力的体现,而非更广泛的经济理论。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抵达马来西亚,将出席与东盟国家外长举行的会议。美国国务院强调鲁比奥此行将加强美国在亚洲的伙伴关系,但许多亚洲国家正在努力应对特朗普发出的新关税威胁。 查看文章
农业部称将加强对外国持有美国农田情况的披露,对虚假申报实施更严厉的惩罚,并禁止外国对手购买农田。农业部长表示,政府正在探索如何“收回”现有的外国购买农田。 查看文章
欧盟官员正试图与美国敲定贸易协议,与此同时,欧洲也需要与中国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在特朗普颠覆了全球贸易体系的背景下,欧盟发现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上周的洪水造成得州超105人死亡,是美国近代史上最致命的天气事件之一。科学家表示,地球变暖正导致极端降水更容易出现。美国在应对日益严重的洪水方面也做得不够。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建立一个能够与民主共和两党抗衡的新政党极其困难、成本高昂。目前马斯克的美国党计划仍是概念性的,也缺乏操作细节。要落实该计划,他将在各个层面面临巨大障碍。 查看文章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联系助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现在,民进党希望减少两者的商业联系,但与中国经济脱钩可能会让台湾付出高昂代价。 查看文章
过去10多年,哈佛从中国大陆和香港吸引了数亿美元的捐赠和合同,也为有钱有势的中国人提供了声望和影响力网络。如今,这种关系成为了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攻击目标。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尽管特朗普法案可能会对中国持有的美国资产构成长期风险,但中国却基本未置一词。分析认为,在中美贸易战的脆弱休战状态下,北京的沉默背后可能存在其他考量。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称“已基本达成协议”,让一家美国公司收购TikTok的美国业务,但未透露潜在收购方的身份。他还表示,将于本周与中国重启谈判,以批准该协议。 查看文章
达赖选择将权力下放给民选议会、退出政治角色,建立并巩固了流亡政府的制度化民主。但他去世后,中国可能削弱印度和美国对达赖事业的支持,其民主遗产面临考验。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四国都实行威权体制、对美国怀有敌意、通过军事技术共享与贸易往来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但中俄在伊朗危机期间选择与伊朗保持距离,暴露了“轴心”这一概念的局限性。 查看文章
朝鲜在海滩上新建了水上公园和多层度假酒店,金正恩及其妻女高调出席了度假村的竣工仪式。朝鲜领导人希望以此吸引外国游客,以抵消经济制裁带来的影响。 查看文章
特朗普正在利用关税与贸易谈判向世界各国施压,希望把中国从供应链中挤出去。这加剧了东南亚国家面临的脆弱性,可能会引发损害这些国家利益的连锁反应。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经过数月混乱博弈,共和党终于克服党内深刻分歧,兑现了特朗普的国内议程;但这也是一场政治豪赌,可能影响明年的中期选举。民调显示,这项法案极为不受欢迎。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联邦检察官表示,朝鲜政府在多个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里安插远程技术人员。这些人伪造或盗用他人身份,帮助朝鲜绕过联合国制裁,为该国创造收入,并窃取资金和信息。 查看文章
达赖喇嘛明确表示,他的继任者将通过寻找转世灵童的惯常程序来加以确定。这反映出达赖喇嘛需要在维护藏传佛教的核心要素与避免其受到中国政府操纵之间把握分寸。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声称将重振美国汽车制造业,但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占据了巨大的领先优势。行业专家表示,共和党对电动汽车的攻击将使美国制造商更难以与中国公司竞争。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周三表示将延续现有的转世体系,并表示由其办公室管理的基金会拥有认定转世灵童的唯一权力。转世灵童是如何选出的?北京会如何干预转世体系? 查看文章
特朗普政府试图在国家安全、贸易和移民等问题上与中国激烈对抗之际,两名中国公民被控充当中国政府的未注册代理人,试图收集军事信息,并帮助从美国海军内部招募线人。 查看文章
特朗普政府希望让世界继续依赖化石燃料,中国则寄望于一个依靠可再生能源的未来。两国正在推行的能源战略主要处于经济和国家安全考虑,而不是气候危机。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俄罗斯人曾经崇尚西方的一切,如今则视中国为一种时尚。年轻人学习普通话,中国商品及文化热潮在各地日益高涨。但也有人认为,一旦与西方关系改善,中国热就会消退。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将他的贸易战宣传为迫使跨国企业放弃中国、将工厂迁回美国的一种方式。然而,这家美国公司为了应对高额关税,可能会将核心产品的生产从美国转移到中国的工厂。 查看文章
赖清德称此举旨在团结台湾民众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但批评人士认为,他的做法可能会加剧岛内政治分歧,同时引发北京的愤怒反应,损害脆弱的台海现状。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协议框架内容包括北京加快向美国出口关键矿产,以及华盛顿取消近期对中国施加的出口管制。这些举措是否会为两国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扫清障碍尚有待观察。 查看文章
伊朗总统佩泽什基安似乎倾向于自由化改革,通过可能达成的核协议修复与西方的关系。但哈梅内伊仍然握有权威,强硬派认为让步预示着垮台,对任何核协议都持怀疑态度。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的短暂行程包括夜宿王宫一晚,让人们得以窥见他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他强调自己促成了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停火协议,但在被问及俄乌战争时大为光火。 查看文章
轰炸发生后,很多无核国家盘算着自己应该从中汲取的教训。一些国家得出了与白宫预期截然不同的结论:在一个充满威胁的世界,拥有核弹是唯一的防卫手段。 查看文章
随着防弹少年团重聚在即、《鱿鱼游戏》回归以及百老汇剧目获奖,“韩流”浪潮仍在继续。从化妆品到食品,全世界对韩国产品的兴趣日益高涨。韩国文化为何变得如此流行?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鲁比奥首次详述他为何认为这次袭击使伊朗的核项目进展倒退了数年,而非国防情报局初步报告所称的仅仅倒退数月。此外,特朗普宣布美伊将于下周举行会谈。 查看文章
中国六个部门发布联合公告,宣布对两种可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加强管控。但中国重申,芬太尼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滥用处方止痛药和监管不力,责任不在中国。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对伊朗的攻击表明特朗普必要时愿意参与一场远距离战争。这也令北京担心,他是否也可能为台湾采取军事行动。中国官员和专家试图了解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的想法和底线。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特朗普政府着手拆除美国之音等全球影响力和信息基础设施。专家指出,此举不仅放弃了美国作为全球影响力首要大国的地位,更忽视了对破坏性叙事和虚假信息的防御。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美国一份初步的机密报告显示,该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行动未摧毁其地下建筑,仅使伊朗核计划倒退数月。报告还称,伊朗在袭击前已将大部分的浓缩铀转移。 查看文章
韩国人认为,中国部署这些设施与该国在南海的作为相似,担心它们的用途不仅在于建设养鱼场,还可能被用来扩大中国的军事影响力,“对海上安全构成威胁”。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在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之前的数天里,特朗普盟友中的不同派系运用各种手段试图影响总统的决策。而特朗普在政治和军事误导行动的帮助下,最终下令发动了袭击。 查看文章
中国谴责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称此举损害了美国作为全球大国的声誉。中国一直是伊朗重要的外交和经济支持者。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对伊朗的影响力尚待观察。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伊朗周一对美国驻卡塔尔军事基地发射导弹,以报复美国对其核设施的打击。特朗普称伊朗提前对袭击发出了警告,他在社媒上表示,现在是“和平的时候了”。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美国前几任总统都因担心被拖入中东战火而刻意回避对伊朗直接发起攻击。特朗普则押注美国能够击退伊朗的一切报复行动,且美国已经摧毁了伊朗重建核计划的机会。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这次打击行动让美军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伊朗政府已誓言打击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美军官员指出,伊朗的报复手段可能包括动用海军力量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尽管两国是盟友且承诺互不攻击对方网络,中国仍将俄罗斯视为易受攻击的目标。专家认为,中国把俄乌战争视为收集有关现代战术、西方武器装备及其应对策略信息的机会。 查看文章
中国一半的进口石油运输经由伊朗,德黑兰是北京在中东抵抗美国影响力的亲密伙伴。一场失控的冲突会让中国损失惨重,但北京不太可能在军事上保护伊朗 。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28岁的邹镇豪被伦敦警方称为他们遇到的“作案次数最多的性侵惯犯之一”。他使用混合药物迷奸女性。调查人员表示,根据他拍摄的性侵视频,还确认了50名受害者。 查看文章
由于国内消费疲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面临关税和审查,中国一些知名消费品牌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地。其中,拉美最大经济体巴西令许多公司趋之若鹜。 查看文章
虽然有些公司被征收了高达35%的关税,比亚迪等中国品牌仍凭借灵活性和制造能力继续占领欧洲市场。他们转向免除关税的混合动力汽车或汽油动力汽车,销售低价车型。 查看文章
以色列多年来一直避免与伊朗、哈马斯和真主党发生全面战争。此次对伊朗的攻击凸显了其战略的转变。这一变化重塑了中东的权力格局,瓦解了伊朗的区域联盟。 查看文章
从技术上讲,使用B-2轰炸机携带地堡炸弹轰炸伊朗核设施是可行的。但许多专家表示,即使行动本身成功,最大的风险可能在于后续影响,就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报告称中国情报部门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巨资,创建新的工具来加快分析速度,提供威胁预警,并有可能在战时帮助制定作战计划。西方情报机构也在拥抱AI技术。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