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府扩大对以色列和哈玛斯施压,希望以哈达成加萨停火协议,防止以哈战火蔓延至黎巴嫩的关键时刻,国务卿布林肯再度前往中东地...
【共同社4月27日电】日本黄金周长假期间,石破内阁19名阁僚中有多达14人计划出国访问。由于长假期间难以安排国会日程,阁僚外访已成惯例。但立宪民主党质疑部分外访的必要性并提出反对。执政党公明党也要... 查看文章
参议院确认鲁比奥出任国务卿,成为特朗普首位内阁成员 查看文章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的启航阵容由一批深得特朗普信任的忠臣组成。这吸取了第一次执政时期因意见分歧导致高官频繁更迭的教训。为了实现“美国优先”的承诺,特朗普政府致力于以团结一致的体制迅速取得成果,但这种体制也... 查看文章
日本每日新闻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最新民调显示首相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为28%,较上个月调查的30%下滑2个百分点,也是首度低于... 查看文章
加萨走廊停火协议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19日9时15分(美东时间4时15分)生效后,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今天警告,只要巴勒斯坦... 查看文章
以色列内阁当地时间星期六(1月18日)凌晨批准加沙停火和释放人质的协议,将暂停与哈马斯长达15个月的战争。 查看文章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联合政府已与哈马斯就加沙停火协议达成一致,该协议预计将于本周日生效。 查看文章
新华社快讯: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内阁全体会议17日晚批准与哈玛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达成的加萨地带停火协议。 查看文章
以色列安全内阁星期五(1月17日)投票批准与哈马斯在加沙实施停火的协议,并建议当天即将召开的大内阁,即政府部长全体会议也批准这一协议。 查看文章
央视新闻报导,当地时间1月17日,以色列安全内阁表决通过加萨走廊停火协议。 查看文章
以色列时报报导,一名调停国阿拉伯官员证实,以色列与哈玛斯的谈判代表已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停火协议、同意释放人质。 查看文章
泰国内阁会议今天通过赌场合法化草案,泰国政府参考新加坡的范例,主张设置一座综合性的娱乐设施,里面包括赌场、主题公园和会展... 查看文章
以色列官员表示,川普任命的准中东特使魏科夫访问卡塔尔后,12日将会晤以色列总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四(Antony Blinken)在罗马与欧洲多国外交部长会谈,就促进叙利亚局势稳定进行磋商。与此同时,土耳其正向叙利亚北部长期自治的库尔德人发动攻势,令外界忧心当地情势。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二(1月7日)访问东京期间坚称,美国与日本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几天前,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阻止了新日铁(Nippon Steel)对美国钢铁(U.S. Steel)的收购。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一(1月6日)在首尔表示,尽管韩国的政治动荡仍在持续,美国对韩国的民主体制深具信心。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一(1月6日)表示,朝鲜和中国是能够让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进行战争的“最大的持续驱动力”,并称安全保证需要成为未来结束冲突的谈判的一部分。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于1月6日访问首尔期间表示,朝鲜进行的导弹试射提醒我们,有必要深化华盛顿与韩国和日本的合作,以遏制日益大胆的平壤。 据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称,朝鲜在韩国星期一当地时间正午左右发射了一枚疑似中程弹道导弹的飞行器,导弹向东飞行了1100多公里之后落海。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首尔会见韩国代理总统崔相穆。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天(1月5日)晚抵达首尔,在韩国政治危机不断加深之际对美国在亚洲这个最重要盟友之一作乔·拜登(Joe Biden)总统卸任前的最后一次访问。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纽约时报4日刊出的专访中坦言,在俄乌战争爆发以前,华府已经多次悄悄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武器。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院星期五(1月3日)表示,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于4日至9日前往韩国、日本与法国访问。布林肯此次韩国行,正值因为总统尹锡悦被弹劾,首尔陷入政治动荡时期。 查看文章
桃園市政府今日發布人事案,原住民族行政局長陳姿伶因生涯規畫將於明日、12月31日離任,市長張善政勉予同意,同時肯定並感謝陳2年來的努力與奉獻。遺缺將由原民局副局長陳正雄暫代,代理局長工作自明年元旦起生 查看文章
土耳其外交部说,土耳其外交部长星期六(12月28日)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讨论了与叙利亚新政府进行合作的必要性,以确保有序完成过渡期。 查看文章
周日,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表了一系列有争议的言论,清楚地反映出其与即将卸任的民主党总统乔·拜登在国内外政策上的差异程度。 查看文章
陈稻田:卢特尼克商业上精明有余而宏大系统思维不足,内瓦罗“老臣谋国”,荷赛特未体现出系统深刻的思考;重点关注贝森特将是效率最高的。 查看文章
法国总统马克宏和新总理贝胡今天让全国继续等待必须带领国家摆脱政治危机的今年第4个政府内阁名单。 查看文章
法国新任总理贝胡(Francois Bayrou)在圣诞节之前仍忙于筹组内阁,如今却面临新挑战,他的民意支持度创下历史新... 查看文章
加拿大总理杜鲁多20日对内阁进行改组,任命包括公共安全部长在内的8名新部长,并调整4名部长的职务。 查看文章
在自由党政府半年内九人请辞、民意大趺、加上美国提出增加关税一系列压力下,特鲁多今日公布改组内阁名单。令原本35名部长增加至38名。但就被反对党讥讽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20日电】日本政府20日公布了第二届石破内阁(11月11日上台)的首相石破茂和阁僚总计20人的资产状况。由于更换了第一届内阁时的3名阁僚,包括家人在内的平均总资产从7244万日元减少... 查看文章
台湾媒体中央通信社评选2024年国际10大新闻,川普击败贺锦丽当选美国总统居首,其次是急遽升温的中东紧张局势,而北韩将南... 查看文章
“每次提到台湾,中国怎么说?他们说,这不关任何人的事,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所做的,就是让几乎整个世界看清楚,不,这是所有人的事,”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月18日在外交关系协会的一场活动上说,拜登政府执政四年的成就之一,就是让美国的盟友在如何应对中国的态度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一致,甚至让中国外长王毅每次和他会面时都抱怨美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查看文章
但消息称内阁« 洗牌 »只为确保政府能够正常运作,特鲁多目前仍然未定去向。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19日电】曾在美国前特朗普政府中担任总统助理的麦克马斯特18日,在东京出席讨论中东局势未来的会议。他表示日本“是有道德的国家,可以带来良好影响力”,强调日本应通过国际机构等,积极参与... 查看文章
日本每日新闻社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最新联合民调显示,首相石破茂内阁支持率为30%,比上个月民调减少1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5...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15日电】共同社14、15日实施的日本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选举期间不明真假的消息通过社交平台(SNS)扩散,感到“非常”和“一定程度”担忧的回答合计占到85.5%。围绕政治...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15日电】共同社14、15日实施的日本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对于选举期间不明真假的消息通过社交平台(SNS)扩散,感到“非常”和“一定程度”担忧的回答合计占到85.5%。围绕政治...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15日电】共同社14、15日实施的日本全国电话舆论调查结果显示,石破内阁的支持率为36.5%,较11月上一次调查的40.0%下降3.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43.1%。(完) 查看文章
自2018年唐纳德·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沙姆解放组织(HTS)被美国指定为“外国恐怖组织”。 查看文章
尽管美国之前将近日在叙利亚取得胜利的反抗军「沙姆解放组织」列为恐怖组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天表示,华府已与该组织进行接触...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星期六(12月14日)说,美国官员一直在与领导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被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的反政府武装组织直接联系。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五(12月13日)前往伊拉克。此前他在土耳其与其同行就叙利亚问题举行了会谈。 查看文章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正在该地区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讨论了叙利亚的事态发展,国际社会和阿拉伯世界都强调了维持叙利亚领土统一的重要性。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星期三(12月11日)动身前往约旦和土耳其,在长期威权统治者巴沙尔·阿萨德被推翻后,努力争取凝聚该地区国家,就叙利亚未来达成一致愿景。 查看文章
日本放送协会(NHK)最新民调显示,日本首相石破茂内阁的支持率是38%,比上次于11月所做的民调结果减少3个百分点;不支...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属意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今天访问中东时警告,若川普就职前,关在加萨走廊的人质还没获释,那「不会是美好... 查看文章
叙利亚反抗军今天掌控首都大马士革后,宣布总统阿塞德已垮台且被迫出逃。叙利亚内战爆发超过13年后,阿塞德家族长达数十年的统... 查看文章
据悉,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最近向中东紧急派遣了被提名为二期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的犹太裔房地产企业家史蒂夫•威特科夫(照片)。据悉,特朗普向从去年10月开始展开战争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团体哈马斯施压,要求他们在自己重新执政的明年1月20日之前必须停火。 … 查看文章
俄罗斯和美国的最高外交官星期四(12月5日)在一个国际安全会议上围绕着莫斯科在乌克兰近三年的入侵战争,针锋相对,指责对方国家使冲突升级。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