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地方税源,扩大地方财力,合理配置地方税权,理顺税费关系,着力推进消费税改革,逐步建立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健全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要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研究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此前称中美贸易战不可持续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美贸易战的任何降级必须是相互的。 查看文章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谈判“正在关注关税、非关税壁垒、政府补贴等多个要素”,暗示把纠正对日贸易逆差作为主要议题。关于中美贸易战,贝森特表达了期待通过双边对话来缓和紧张局面的想法…… 查看文章
作为天主教史上首位来自拉丁美洲的教宗,方济各在其12年任期内,始终以推动“为穷人而生的教会”为使命,致力于让天主教更加开放、包容。 查看文章
特朗普政府的一名官员表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将在星期一(1月20日)发布一份广泛的贸易备忘录,不会在他上任第一天征收新关税,但指示联邦机构评估美国与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关系。 查看文章
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正在逐渐「中国化」。根据统计,如今东大在校生中有超过12%是中国人。调查发现,背后原因包括中国经济低... 查看文章
美国财政部星期五(1月17日)对基于上海的黑客尹克臣(Yin Kechen,音译)和网络安全公司四川聚信和网络技术有限公司(Sichuan Juxinhe Network Technology Co.)实施制裁,指控他们参与了一系列针对美国电信公司的黑客攻击。 查看文章
財政部國產署地上權案招標大改革!國產署表示,未來招標設定地上權分戶轉讓,無償委託管理新增退場機制,意即地上權住宅得標業者如華固、國揚等代收租金業務,可申請退場,住戶可租金直接繳交給國產署,除了省去轉交 查看文章
比利时机场与铁路劳工为了抗议政府可能实施的年金改革,今天进行全国大罢工,造成比利时陆空交通瘫痪。许多学校今天也继续关闭。 查看文章
立法院修法將警消人員退撫所得替代率調整至最高80%,公教人員相關團體近日也疾呼比照辦理。中華民國全國公務人員協會等團體昨(10日)舉行記者會,要求立即停砍公教人員退休金,並比照警消人員。對此,全國公務 查看文章
英国公债殖利率窜升加上英镑急贬,令人忧应一场金融危机山雨欲来,有关财政大臣里夫斯可能为安抚市场而诉诸撙节措施的臆测声四起... 查看文章
美国网络安全监督机构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星期一(1月6日)说,“没有迹象”显示最近报道的美国财政部遭黑客侵入事件影响了任何其他联邦机构。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一(1月6日)在首尔表示,尽管韩国的政治动荡仍在持续,美国对韩国的民主体制深具信心。 查看文章
美国财政部对中国永信至诚科技集团实施制裁,指责该公司支持一个名为“亚麻台风”的中国黑客组织入侵美国通信系统,获取政府文件访问权限,并在四大洲范围内进行监视。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在法拉奇拒绝支持马斯克的一些网络言论数小时后,此前盛赞法拉奇的马斯克做出令人惊讶的转变,称“改革党需要一位新领导人”。 查看文章
中国央行将开始变得更像美联储,使用一个主要的政策利率来调控信贷需求,同时淡化数量目标的作用。 查看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将实施货币政策改革,会在“适当时机”将目前1.5%的利率往下调。作为央行的中国人行去年就曾表态,将建立更符合市场导向的利率曲线。分析师预期,中国人行今年会进一步改革,确保信用贷款需求更灵敏回应货币政策的调整。 查看文章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网络版星期三(1月1日)援引匿名美国政府官员的话报道说,中国政府的黑客侵入了高度敏感的机构--美国财政部负责经济制裁事务的办公室。 查看文章
美国财政部周一表示,中国黑客在入侵第三方软件服务提供商后,远程访问了美国财政部的几台工作站和非机密文件。 查看文章
美國官員近日透露,一名疑似受到中國支持的駭客入侵了美國財政部的系統,侵入了部分員工電腦及非機密文件。根據美國財政部向國會議員發出的一封信件,該入侵事件發生於12月初,已被當局定性為「重大事件」。目前, 查看文章
拜登政府表示,由中国官方支持的黑客入侵了美国财政部,获取了政府雇员电脑系统和非机密文件的访问权限。财政部称这起入侵事件为“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根据法新社(AFP)看到的一封致美国国会的信函,美国财政部星期一(12月30日)说,中国国家赞助的行为者是一起网络入侵行动的幕后策划者,这次黑客行动侵入了财政部的一些计算机工作站。 查看文章
財政部近日公告「低稅負國家或地區」名單,外界稱避稅天堂,其中包含所得稅率低於14%、或僅針對境內所得來源課稅,境外來源所得不課稅,從去年的81個降至今年的79個。財政部調整3個國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調 查看文章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最新一期《中国经济简报》,上调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GDP增长率为4.9%,2025年为4.5%。尽管经济数据略有改善,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若中国无法下决心优化产业结构,单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只能治标不治本。 查看文章
當沖降稅27日未能在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對此財政部表示,希望立法院在12月31日審查完竣、三讀通過,如果能在31日三讀,財政部會努力縮短行政程序,避免空窗期。意即,如果12月31日可完成三讀,時間上雖然 查看文章
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逝世,享年92岁。他被普遍认为是印度经济改革项目以及印度与美国达成的里程碑式核协议的设计师。 查看文章
到目前为止,英国政府依然拒绝改变遗产税改革计划,包括对价值超过100万英镑的遗产征收20%的遗产税。但农业和农民组织表示,这项税收可能对家庭农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24日电】与日本政治改革相关的三项法律24日在参院全体会议上通过并成立,内容包括全面废除无需公开用途的政策活动费、以及设置监查政治资金的第三方机构“政治资金监视委员会&r... 查看文章
代表“四大”的机构CAQ批评称,改革美国会计师资格规则的计划可能会使公司面临歧视诉讼,并增加入行障碍。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21日电】日本自民党与立宪民主党20日就包含全面废除政策活动费法案的政治改革相关三项法案达成一致,同意24日在参议院全体会议上表决通过,使其成为法律。在此之前,众参两院在全体会议上以... 查看文章
投资者称,雷亚尔的困境主要源于对卢拉领导下不断上升的政府支出和债务水平的担忧。 查看文章
方慧兰语语重心长地劝谏,指加拿大人会看得見政府究竟是为人民着想还是为自身利益出发。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16日电】日中韩卫生部长会议15日在东京召开,会议通过了联合声明,提出加强合作体制,保护国民免受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影响,如传染病全球大流行和药物不起作用的耐药菌扩散等。 ... 查看文章
11日,抗议者驾驶拖拉机涌入伦敦市中心街道,反对英国政府推出的农业家庭遗产税征收政策。 查看文章
欧盟新任竞争事务专员特里萨·里贝拉10日表示,将改革欧盟反垄断规则,让创新型企业更容易合并,同时放宽国家援助政策以刺激绿色转型。 查看文章
李少民:文革中,高级干部一个个被整死,哪有一个皇帝把自己的国家机器砸碎的? 查看文章
近年網路連線遊戲迅速發展,玩家間就遊戲幣之交易日益普遍,因是類交易均於線上完成且具高度隱匿性,為確保履約,營業人從事遊戲幣交易之外觀形式採先買後賣模式營運,並搭配一定之買賣雙方實名身分驗證及履約保證機 查看文章
曹辛:韩国民众的民主主义价值观对韩国高层的制约机制,显然已经容不下尹锡悦的存在了,这是韩国可以引以为傲的。 查看文章
博尼利亚是左翼总统佩特罗的长期盟友,他卷入了总检察长办公室对涉嫌滥用该国灾害风险机构资金的调查。 查看文章
近日,英国政府宣布对T-levels进行改革,T-levels是英国的“黄金标准”职业资格考试,但录取率堪忧,且辍学率高。 查看文章
拜登政府星期一(12月2日)宣布对中国实施新一轮出口管制,限制向中国出售尖端半导体制造设备和高带宽电脑内存。 查看文章
【共同社12月2日电】针对日本首相石破茂施政演说(所信表明演说)的各党代表质询2日下午,在众院全体会议上启动。这是执政党议席数未过半的10月众院选举后,首次展开正式论战。针对鉴于自民党派系收回扣事... 查看文章
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28日承诺要减少来到英国的移民数量,称他将制定一项计划,改革积分制移民制度,让企业承担培训英国工人的责任。 查看文章
【共同社11月29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29日在众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施政演说(所信表明演说)。围绕鉴于自民党派系收回扣事件而再次修改《政治资金规正法》等政治改革,石破强调“包括完善法律在... 查看文章
英国政府26日表示,其《让英国工作起来》白皮书将通过“一代人以来最大规模的就业改革”来扩大英国劳动力规模,承诺年轻人将获得学徒和培训机会。 查看文章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她的回忆录中就“债务刹车”这一争议性话题发表了看法。同时,她还为其当政时所做出的决定进行了辩护。 查看文章
英国政府计划启动50年来最大规模的地方政府改革,取消数十个郡级以下地方议会,以期节约开支。 查看文章
花旗下个月将只有2000名员工可以获得加薪和晋升,少于之前的约8000人。 查看文章
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星期五(11月22日)晚间在一份声明中说,他将提名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出任财政部长。 查看文章
继法国农民之后,英国农民19日也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游行,反对预算案提到的遗产税改革。 查看文章
19日,西班牙移民部长艾尔玛·赛兹(Elma Saiz)透露,未来3年,西班牙每年将允许约30万无证移民合法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扩大劳动力。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