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從烏克蘭戰爭開始,在國內封鎖資訊、控制輿論,鼓勵舉報反對戰爭的「叛徒」。 告密之風除了席捲校園,朋友、家人或鄰居,以至只要認為對方反對戰事,素昩平生的人,都可以是告發對象。甚至告密已超越政見本身,懷有個人恩怨的人,也藉此陷害報復。
因台灣問題及排放福島核處理水,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但中國學生仍堅持到日本留學。中國籍日本留學生人數保持在疫情前 8 成,並佔 2022 年留日國際學生總數的 45%。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學習日式的待人接物方法,同時避開競爭激烈的入學考試。 查看文章
受疫情影響,24 小時無人店在日本蔚然成風,近來大型出版代理商亦加入行列,增設全天候自助書店。但針對這類商舖的盜竊案亦與日俱增,販賣冷凍餃子或貴價肉類的尤其受害,商品單一亦令吸引力漸減。部分店家在網上「緝兇」望收阻嚇作用,或去專門化來擴充客源,有些甚至走回頭路,招人顧店兼促銷。 查看文章
放諸歐洲以至全球,瑞典是個相對安全的國家,但當地其實長年幫派暴力肆虐,過去兩年還進一步惡化,槍械罪案較鄰近多國高出數倍。今年首 10 個月內,全國已經發生 324 宗槍擊案,其中 48 宗奪去人命。這些幫派更變本加厲,以炸藥和手榴彈襲擊敵方住所,今年已有 139 宗爆炸案。 查看文章
共享辦公室營運商 WeWork 宣告破產後,共享辦公室市場未有因此完結,疫後工作模式的轉變,使僱主對共享辦公室仍有需求。其中共享工作空間營運商 IWG 就有意再拓展業務,其經營模式與 WeWork 有何不同?學者分析,未來可能有更多寫字樓業主看準市場空缺,加入這個行列。 查看文章
中國多地近期出現肺炎支原體感染病例。官媒報道指,有關病例連日激增,其中兒童感染最嚴重,而且感染時間比往年更早,兒科醫生警告今年支原體肺炎可能會大規模爆發;相關情況引起世衛(WHO)關注,並要求中國提供有關更多資訊。肺炎支原體是一種細菌,可藉由破壞喉嚨、肺部和氣管的呼吸系統內壁導致疾病,感染最常見於年輕人和學齡兒童。事實上,有研究團隊早在今年 6 底發表於「刺針微生物」的研究中提醒,自大流行以來消失不見的支原體肺炎,有可能捲土重來。 查看文章
11 月 23 日,愛爾蘭都柏林一所名為 Gaelscoil Colaiste Mhuire 的小學外發生持刀襲擊,引致共 5 人受傷,包括 3 名小童,傷者之一為約 50 歲的疑犯,後來有傳言指他是阿爾及利亞移民。事件激發反移民示威,有人突破警方防線,最終演變成暴動,有車輛被縱火、商店遭洗劫,事後警方出動超過 400 名警員戒備。外界則關注事件背後,愛爾蘭的種族矛盾和右翼浪潮。 查看文章
後疫情時代,全球各行各業期待「報復式旅遊」能帶旺經濟。最新報告表明,在通貨膨脹下,美國消費者不一定會選擇廉航。2023 年第 3 季度美國廉航公司銷售疲軟,反而傳統航空公司的盈利大幅增長,為何有這個現象出現? 查看文章
馬爾代夫水清沙幼、風光如畫,只是這個由 1,192 個小島組成的國家,近年深受海平面上升威脅,非但為缺乏食水而苦,未來更恐永被淹沒海中。前任總統原本計劃安排國民遷徙,如今新人上台則欲另尋別路,要以填海造地和築起更高島嶼防洪。多個環保和人權組織警告,此舉恐會適得其反。到底誰對誰錯? 查看文章
人類鼻子大約有 400 個嗅覺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能檢測出大約 1 萬億種不同氣味。過去難有器械能複製如此複雜的感官系統,但 AI 迅速發展下,科學家已研發出可檢測及報告特定氣味的「電子鼻」,檢測速度快且準確。 查看文章
在大阪市立田島南小學,老師別所美佐子問:「權利是甚麼?」有學生坦言曾被人說過自己沒有權利,另一位學生則指在動畫中聽聞過。別所說:「無論誰都擁有能安心生活下去的權利,同時也伴隨責任。」以上是該小學三年級的常規生存教育課程內容。 查看文章
美國勞動市場及經濟增長回勇,但不少民調顯示,民眾普遍依然認為經濟低迷、物價高企。有些人或會歸咎於通脹;然而,去年 6 月物價指數雖較前一年上漲 9.1%,達至 40 年來最高,但到了今年 9 月,價格比前 12 個月上升僅 3.7%。專家指出,通脹正在放緩,但價格並未回落,而且將難以回復過往水平。 查看文章
日本的熊出沒報告近年不斷增加,尤其北海道和東北的縣市,愈來愈多入侵城市的案例。今年的出沒數創新高,正當政府努力驅除的同時,許多人打電話到市政府投訴:熊太可憐了,請不要殺害牠們。 查看文章
過去幾日 OpenAI 董事會與阿爾特曼(Sam Altman)一事反反覆覆,微軟總裁一度宣佈後者加盟,結果又發展成阿爾特曼重返 OpenAI。董事會最初突然解僱阿爾特曼,而最大股東微軟在此事沒有發言權,如此治理結構據報已引起各投資者重視,並期望作出改革,以免日後再出現類似危機。 查看文章
你身邊有沒有朋友,明明總是賖借度日,生活卻毫不節制;被催促還錢時,又以各種理由推搪?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借錢也可以是心癮的一種,日本有專家稱之為「借金癖」、「借金依存症」,在英語學術世界,人們通常把這些症狀歸納為「金錢障礙症」(money disorder)。 查看文章
早在 2011 年開始,由於天氣異常乾旱令泰國及印度這兩大食糖出口國失收,導致全球糖價持續上升。近年再受烏克蘭戰爭、貨幣貶值及厄爾尼諾現象等影響而惡化,過去兩個月更急漲 55%。對於眾多發展中國家,在面對米等主要糧食短缺、食品貿易禁令加劇食品通脹的問題之時,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查看文章
日本四季分明,傳統上每個季節持續時間大致相同。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當地秋季會從 9 月初開始持續至 11 月底。漫山紅葉是其中一大特徵,如同預測春季櫻花期一樣,日本氣象公司會為全國 700 個觀賞地點提供紅葉預報;當氣溫提早轉冷,紅葉會提前幾週到來,反之亦然。今年,該國幾乎所有主要城市的紅葉都比平常遲 2 至 9 日到來,趨勢令氣象專家擔心,日本可能會變成只有夏冬兩季的國家。 查看文章
因為政府從實現「中國科技夢」中獲得了巨大經濟利益(尤其是巨額稅收),同時官員認為「九九六」工作安排是這項經濟成就的必要條件。由此角度,限制資訊科技產業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是違背國家整體利益的。 查看文章
有「ChatGPT 之父」之稱的阿爾特曼(Sam Altman)與 OpenAI 董事會談判破裂,不會重返。OpenAI 找來 Twitch 前行政總裁 Emmett Shear 出任臨時 CEO,最新消息是 OpenAI 員工以辭職要脅阿爾特曼回巢,到底會怎樣影響該公司未來的發展? 查看文章
在法國及南韓相繼爆發床蝨危機後,近日香港有市民相繼在機場快綫及巴士上發現床蝨,引發了社會熱議及恐慌。據「紐約時報」報道,亞洲各地居民同樣對這種吸血昆蟲感到恐懼,帶動滅蟲相關生意營業額大增。 查看文章
這個夏天,許多地方都出現破紀錄熱浪。希臘和夏威夷的人們要逃離山火,葡萄牙、西班牙和土耳其等度假勝地都發出極端天氣警告。專家將這些極端情況歸因於氣候變化,而旅遊業正是問題的一部分,相關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佔總排放量 10 分之 1。西敏大學的城市學家 Ross Bennett-Cook 就探討「碳護照」(Carbon Passport)之可能。 查看文章
全球寵物數量或已增至 10 億以上,為環境帶來沉重負擔。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肉類狗糧和貓糧每年產生約 6,400 萬噸二氧化碳(CO2),相等於 1,250 萬輛汽車的全年排放量;每年生產貓、狗乾糧的佔地面積,是英國總面積的兩倍。如果想以更環保的方式飼養寵物,應怎樣做才好? 查看文章
日本電影「多摩美好的夜晚」恍如一瓶愈釀愈醇的酒,愈看就愈入味,而且是充滿女性的細膩,大概也是它的點睛靈巧之處。導演名叫清原惟,這是她的第二部長片,入圍柏林影展、西班牙聖塞巴斯提昂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等等。有幸與她細談創作,更了解如此雲淡風輕的電影何以構成。 查看文章
日本在數年前開始流行所謂「社會糾正類」(世直し系)的影片,簡單說就是拍攝「義警行為」類型。拍攝者會以改善社會的名號,尋找作出不合理乃至犯法行為的對象對質。然而問題就出於這到底是社交平台的內容,最終也是觸及率和觀看數的戰爭,於是內容演變得愈來愈激烈。 查看文章
「立場新聞」被控串謀發佈煽動刊物罪,日前原定於區院裁決,但英國樞密院上月就千里達司法覆核案的裁決,裁定煽動罪必須有煽動暴力或動亂的意圖,令控辯雙方改為就此陳詞,裁決得以押後。究竟這宗遠至加勒比島國的訴訟,有甚麼來龍去脈?這宗案件又如何影響香港司法? 查看文章
漫威電影宇宙的最新作品「Marvel 隊長 2」(The Marvels),有別於一般英雄片,由三位女性擔任主角。電影在首映週末的票房未如理想,全球合共只收 1.1 億美元,創下全系列的最差紀錄。據指該電影製作預算超過 2 億美元,有回本危機。有評論就把「Marvel 隊長 2」失利聯繫到反覺醒浪潮(anti-woke)。 查看文章
在歐洲米芝蓮星級餐廳工作,必然是很多年輕廚師的夢想,Mauricio Velasco 這位哥倫比亞小子亦不例外。無奈數年前家鄉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沖毀父母經營的麵包店及其留學打工夢。但柳暗花明又一村,他所開設的餐廳 Amazónico,正透過提供當地的原住民傳統美食,協助推廣及保存亞馬遜雨林的菜餚。 查看文章
擁有過百年歷史的全女班寶塚歌劇團深受日本觀眾喜愛,很多日本少女夢想成為寶塚女子。劇團團訓是「清純、正直、美麗」,但如其他封閉式的組織一樣,劇團同樣充滿來自層級欺壓等問題。即使今年 9 月尾,寶塚一名入團 7 年的 25 歲女演員有愛紀伊疑因工時過長及遭受職場欺凌而自殺身亡,劇團事後對事件展開調查,結果仍是全盤否認組織內存在問題。 查看文章
印度霧霾年復年,每年踏入冬季,空氣污染問題加劇,當局便關閉學校、限制交通和禁止建築,並用噴水車來沖走空氣中的污染物,仍不見成效。近來當局計劃首次利用雲播種(cloud seeding),即人工降雨,以改善霧霾問題。人工降雨技術常用於應對乾旱,具體做法和成效如何? 查看文章
英國自治的皇室屬地萌島(Isle of Man),其議會近日提出一項「安樂死」法案,使該島可能超越其他英屬群島及許多國家,成為首個准許安樂死的地方。根據法案,年滿 18 歳、預計剩餘壽命不足 6 個月,並於該島上居住至少滿 12 個月人士將合資格申請,在這個人口不足 84,000 的島上正掀起爭議。 查看文章
今年 9 月 30 日,寶塚歌劇團宙組一名 25 歲的團員突然死亡,當時的報道只說死於自家公寓範圍內,警方認為有機會是自殺。11 月 10 日,過身團員的家屬委託代表律師召開記者會,認為女兒自殺的原因是超長時間勞動,加上團內成員間的高壓關係和欺凌,要求寶塚學校謝罪。 查看文章
近月學生自殺個案大幅上升,據港大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 8 至 10 月,有 22 宗涉 18 歲以下青少年企圖自殺個案,去年同期則為 11 宗。會浮現自殺念頭的當然不僅是高中青少年,不少高小及初中學生都曾有輕生念頭。在此年齡階段,最應該有人介入及早預防憾事發生,但美國臨床兒科心理學家兼全國兒童醫院轄下預防自殺協調員 John Ackerman 直言:「很多成年人認為小學生不可能經歷想要自殺的情緒困擾,但我們非常客觀地知道,事實並非如此。」 查看文章
2022 年全球銷售的汽車中有 10% 為純電動車,比 5 年前增加 10 倍。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計將超過 1,400 萬輛,比去年又增加 35%,創下行業新紀錄。「電動車是交通的未來」成為不少分析人士近年的論調;但對美國人來說,將傳統燃油車換成電動車的速度沒有那麼快。 查看文章
中國全面解封後,恢復公民出境旅遊。但後疫情時代的旅遊新常態不再是去名店購物,年輕人選擇盡可能不消費,以純「打卡」模式出行,這種新趨勢,是否反映經濟放緩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與習慣轉變了? 查看文章
11 月 10 日,中國工商銀行(ICBC)在美國的分公司遭受勒索軟件攻擊,干擾美國公債市場的部分交易。根據路透社報道,此次攻擊與過去一年,波音、英國金融科技公司 ION Trading UK、英國皇家郵政以及日本名古屋港等多家公司所遭受的網絡攻擊如出一轍,都是由黑客組織 LockBit 發動,不過這次攻擊對金融界造成的衝擊尤其嚴重。 查看文章
幾個世紀以來,冰島西部的火山一直處於休眠狀態,但近來地震活動顯著增加,火山爆發風險加大。今年 7 月,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周圍地區曾在 24 小時內錄得約 2,200 多次地震,這是否預示沉睡多年的火山進入活躍期,新的火山時代即將來臨? 查看文章
探討以巴局勢,我們習慣把雙方分別看待成同質的整體,卻通常忽略以色列有多達 200 萬阿拉伯裔公民。在以哈戰爭爆發後,他們進一步陷入「兩面不是人」的窘局,得不到任何一方信任,被情緒高漲的猶太裔公民懷疑為內鬼,更有人因立場問題受到處分,引發以色列內部衝突的戰線。 查看文章
日本「讀賣新聞」在日前報道,日本的網上平台裡有大量 AI 生成的兒童色情圖像。報道中訪問了法學教授,表示在海外應該是犯法。不過,日本的法例並沒有禁止這類生成的兒童色情圖像。網站負責人也聲明因為並不違法,所以不會刪除。 查看文章
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歐美興起的丁克族(DINK)—— 即奉行不生育主義、婚後享受二人世界的夫妻,在經濟環境中有明顯優勢。在美國,丁克家庭擁有最高的平均儲蓄和凈資產中位數,TikTok 平台亦出現許多分享「無子女」生活方式的影片,可能帶動潮流。 查看文章
上月美國芝加哥馬拉松賽事中,肯雅跑手 Kelvin Kiptum 打破世界紀錄,他所穿的跑鞋 Nike Alphafly 3 一度成為焦點。運動品牌巨頭 Nike 過去一年球鞋銷量不升反跌,「華爾街日報」指新興品牌如 Hoka 和 On 的銷售額有明顯增長,這些競爭對手不只注重功能性跑鞋,更追求舒適,受消費者喜愛。當疫情打亂 Nike 的庫存和供應鏈,新品牌崛起會否威脅行業巨頭的地位? 查看文章
2008 年成立的 Airbnb,旨在提供比酒店更靈活、獨特的住宿體驗。公司去年盈利近 20 億美元,今年較早時的預訂數目更創歷史新高,股價亦比去年底大幅飆升。然而,愈來愈多用戶投訴該平台的費用不斷增加;紐約等城市更試圖加強管制,令該公司面臨重大考驗。 查看文章
瑞士國土 7 成面積是山區,分佈全國各地的纜車,即為遊覽山頂的便捷方法之一。然而出於經濟及氣候變化,瑞士各類纜車相繼終止營運,如何處置這些廢棄纜車,頓成地方當局難題。 查看文章
說到兩萬蚊,有人會嫌太少,也有人怦然心動,但生仔不只是十月懷胎,也是對一個新生命作畢生的投資,同時給予他/她最好的教育和生活條件,在香港,大家會否覺得有難度呢?這次我們就以「生仔派兩萬」為題,說說對政府為「刺激生育」而推出政策的看法。以下節錄 3 本相關的書籍。 查看文章
今日的空前亂局,冰凍三尺,要從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說起。 查看文章
為了吸引年輕人捐血,日本紅十字近年出盡法寶,與當紅的動漫作品 —— 例如「SPY × FAMILY」和「鬼滅之刃」等合作,推出捐血紀念品。手段非常有效,的確吸引了許多人衝著紀念品來捐血,但同時有人把紀念品放上網炒賣。 查看文章
去年首三個月 Netflix 失去了 20 萬訂閱者,為十年來首次下跌,拖累股價表現。不過公司似乎很快重上正軌,根據上月 Netflix 向股東發的公開信,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新增 880 萬訂閱者,加上第二季度的 590 萬,現時全球訂閱者總數為 2.472 億。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社會學教授 Jean Chalaby 近日就在學術平台 The Conversation 分析,Netflix 究竟是如何扭轉劣勢。 查看文章
中國帶貨直播主為得到更多收入,開始使用虛擬化身增加出鏡時間,此舉令網民質疑他們「躺著賺錢」並不敬業,亦有律師懷疑是否合法。 查看文章
孟加拉成衣廠近日爆發罷工潮,工人要求加薪,衝突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孟加拉是僅次於中國的成衣生產大國,為 Levi’s、Zara 和 H&M 等國際品牌長期供貨。儘管這些品牌公開表態支持提高工資,但實際上,當成本上漲,品牌卻威脅將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工廠反過來壓榨工人,反映了重重剝削,到底誰該為工人權益負責? 查看文章
氣候變化是各國長期面對的問題。經過數十年討論,有關議題亦融入教育體制之中,不少西方年輕人視環境公義為他們核心價值之一,例如近年爆發的「反抗滅絕」運動。有學者近日就發表研究,探討英國出現的「氣候辭職」潮(climate quitting)。 查看文章
近日本港有十多名女士到美容打針消脂後,懷疑群體感染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而涉事美容院更疑似無牌行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及傳染病學教授 Claire Panosian Dunavan 就曾撰文指出,合資格及經驗豐富的整容外科醫生通常會做好預防措施,以防病人在進行手術或注射的過程中受惡菌感染。但患者往往選用更便宜,但沒有保障的美容機構,因此令身體受嚴重傷害。 查看文章
人類一直尋找準確計時的方法,有以天文學為基準的天文時間(Astronomical Time)、有上世紀 50 年代面世的原子鐘,以原子振動頻率為依據的原子時(Atomic Time);時間流逝速度似乎已在人類掌握中。不過,天文時間及原子時本身有極微小差距,假以時日天文時間就會比原子時慢。11 月 20 日在杜拜舉行的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其中議程便要討論兩個時間的同步問題 —— 如何加入閏秒。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