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11.15
17:43
CUP  /  文化

Hong Kong Infosphere:研究人員的位置性

過去幾年,其中一個被論文導師和期刊評審員問得最多的,是我作為研究人員的位置性(positionality),簡單而言,是我究竟站在甚麼身份位置來問問題?而這個身份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理解現象的方式。

更多文章
印度《公民身份修正案》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

该法律创建了印度第一个基于宗教的公民身份测试,歧视穆斯林和其他一些难民。 查看文章

曾魂:身在台灣,「詩人」是一種職業?

畢業後一直從事自由工作者,逢半年必須去移民署,填寫來台返港出入境的資料。懊惱又煩悶的是,我該在職業欄上寫下甚麼?「詩人」是一種職業?是一種身份嗎?還是某種抽象而不落言詮的造物者? 查看文章

新加坡機場明年免護照入境,預告未來旅行模式?

香港喜歡跟新加坡比較,新加坡明年又將領先香港一步,為全球頭幾個完全不用護照過境的機場。從 2024 年初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將啟用自動邊境檢查站,旅客僅靠生物識別數據即可過關。究竟這項智能機場的自動流程,是否預告實體護照將會消失?這種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的世界冠軍,又是否存在甚麼安全隱患? 查看文章

在馬來西亞,隨便扔塊石都會命中一個拿督?

「拿督」是馬來西亞榮譽勳銜的一種,就連香港也時有所聞,媒體更會為拿督家人冠以「拿督女」等稱呼。不過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易卜拉欣.依斯邁曾言:「隨機扔塊石頭,都會打中一個拿督的頭,然後彈開打中另一個拿督的頭。」這個現象在該國從來不乏關注 —— 因為實在太多拿督。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2023年,我在英國踏上修讀博士之路

毫無疑問,決定攻讀博士學位(PhD)是一個艱鉅的決定,筆者想藉此機會與各位有志之士分享自己報名的心路歷程。要踏入學術界,第一步當然是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 查看文章

Hong Kong Infosphere:英國的協作式博士計劃

數個月前,有英國大學的社會學系,推出一個與在英港人組織合作、為期 3 年的全額資助博士學位,其中一位博士論文導師是該組織的創辦人。事件曾在學術界朋友之間引起激烈辯論,其中一個焦點是沒有學術職位的人,為何可以做博士導師。上述事件只是一個引子,這篇文章是想介紹一下英國的「協作式博士計劃」(Collaborative Doctoral Partnerships)。 查看文章

【官方認可】想入場睇波?掛返個牌先

掛牌識別示威者身份,絕對是說好香港故事、由治及興的典範。除了防止有人「搞事」,也有國家將類似措施套用到生活不同範疇,好讓人們安心出行。例如俄羅斯就要求球迷向政府申請通行證,否則不能進場觀賞足球賽事,而藉著這個 Fan ID 系統,還可篩走亂俄分子。 查看文章

廖康宇:學術界如何做訪談、拍攝紀錄片?

常見做法是當學術研究一旦涉及其他參與者,就必須經過校方的獨立小組審批道德正當性,即所謂的 Ethical review。如果研究活動牽涉社會上較為脆弱的群體,例如犯罪活動受害者、病人、性小眾等,審批條件會更為複雜,以確保該活動不會為參與者做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即是「Do no harm」原則。 查看文章

廖康宇:關於讀博(三)—— 讀博之後發展

之前兩篇文章寫及筆者在英國讀博士的一些個人意見,包括申請前要有的心理準備、讀博時要注意的事項等。由於篇幅有限,部分內容只能點到即止,現在在此稍作補充,供有興趣的讀者了解參詳。 查看文章

韓國「孤兒」:國際善事的黑幕

1953 年韓戰停戰後,當地大量兒童被遺棄在孤兒院,催生了國際間收養韓國兒童的現象。60 多年來,不同機構組織把大量韓國兒童帶到西方,據韓國政府稱,1953 至 2019 年間,到達外國的韓國兒童數字多達 167,864 人。然而,近年不少嬰孩時期已到西方生活的韓國「孤兒」發現,自己離開本國時根本不是孤兒,甚至發現他們的過去,純屬捏造。 查看文章

中日邦交正常化 50 年,在華遺孤仍待認祖歸宗

中日邦交正常化 50 年,兩國領袖互發賀電。與此同時,遺華日僑的處境再次受到關注。當年被送往「滿洲國」的日人於戰後逃難,不少死於飢餓或疾病,令子女被留在中國,在歧視下成長,窮一生去尋根。大部分遺孤終獲日本政府承認身份,卻因不諳「母語」而難以融入「祖國」生活;少數人則仍在癡癡等待,只盼死前能認祖歸宗。 查看文章

廖康宇:讀李連江「在學術界謀生存」

學者給外人的印象可能是「和社會大眾脫節,不食人間煙火」。當然,中大前教授、在街邊執祭品食的李微是個特殊的例外,終日沉迷在象牙塔內的一群。讀者如果有興趣了解學術工作的日常,「在學術界謀生存」是一本非常好的讀物。 查看文章

靈魂綁定代幣:去中心抑或極權統治工具?

目前區塊鏈應用通常局限於資產轉移,無法開展建基於信任的經濟活動。以太坊共同創辦人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正尋求突破,預告今年年底將發行「靈魂綁定代幣」(Soulbound Tokens,SBTs),作為區塊鏈用戶的身份認證,可據此建立網上信譽。他在上月合撰論文,解釋計劃將如何實現「去中心化社會」,但他同時承認技術有方便極權政府監控的隱患。 查看文章

德國人的恐懼

無論國內外,德國似乎都是「儲蓄冠軍」(Sparweltmeister)—— 帶領歐盟達成協議,制定 7,500 億歐元復甦基金(Recovery Fund)聯合發債計劃;國內的人習慣儲蓄,經常賬戶盈餘是發達國家之首。惟這儲蓄的習慣,未必全是好事。著有「德國最短歷史」的英國歷史作家 James Hawes,批評德國在烏克蘭戰爭上逃避自己的責任;他認為該國一直受自身,尤其是來自社會民主黨(SPD)的恐懼籠罩。 查看文章

Moyashi:所謂歧視

任何的作品必然是有限的敘事角度,透過取捨去表達中心訊息,即使紀錄片也不可能完整描寫現實。如果作品展示了普遍的社會現象,但這個現象是不公平的,大家需要做的其實是改變社會本身,而不是去禁止展示現象的作品。 查看文章

【俄式公民】廣派護照,把烏克蘭東部分裂出去

一本護照,或者是公民身份的具體象徵,但到底甚麼是公民,不同地方卻有不同理解。據報,俄羅斯近年在烏克蘭東部地區發放超過 72 萬本護照,從俄國法律看來,這些人的確成為了當地公民,但這種手段,只是其打擊烏克蘭的另類武器。總部於拉脫維亞的俄羅斯獨立媒體 Meduza 編輯 Maxim Trudolyubov,就剖析俄羅斯對公民身份的兩種理解:政治參與權及治理工具。 查看文章

李衍蒨:指甲與定年

於法醫人類學層面上,這些技術通常用於辨認無人認領屍體的身份,例如協助推斷出生地。雖然它們未必能總結到一個確實地址,卻可以縮小搜索範圍,從而比對相關失蹤人口資料庫,再向家屬索取更多有關資料,以提高成功辨認的機率。 查看文章

數據支配人生:21 世紀的量計時代

由我們每日瀏覽的社交媒體,到政府推出的「安心出行」,都會產生和跟蹤大量個人數據,前者的數據可用於商業推銷,後者則聲稱用於「抗疫」工作。前華威大學校長、權威地理學家 Nigel Thrift 就曾提出「量計」(qualculation)概念,形容數據計算已經支配了我們的思維和 21 世紀的社會發展。 查看文章

身份政治的终结,还是思想的终结:评福山《身份政治》

身份成为了当下美国政治现象的基本主体,如何整合身份问题,形成社会团结和共识,至少对于当下的美国社会而言,已经成为了迫切面对的问题 查看文章

出土新人種,學術界爭議變成打壓?

今天所有人都是智人後代,不過演化史上,部分智人曾與尼安德特人混血繁衍。今年 6 月,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Israel Hershkovitz,宣稱找到屬於尼安德特人及現代人類演化過程中,關乎缺失環節的下顎骨和頭頂骨。研究後來遭尼安德特人資深研究學者、屬同一大學的 Yoel Rak 質疑。惟原本應理性爭辯的學術問題,近日似乎變得不理智。 查看文章

【香港保衛戰 80 年】英國撤僑行動,喚醒在港英人的本土意識

80 年前日軍進犯香港,英國為減少傷亡,提前撤走在港的英籍白人婦孺到澳洲。任教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香港歷史學者 Vivian Kong 研究發現,當時倫敦政府認定英國人只會旅居香港,但不少在港英人被迫撤離時,竟然萌生出本土意識,在爭取返港的漫長歲月裡,寫下一封又一封請願書,表明視香港為家的心跡。 查看文章

身份從何來?歷史檔案館展覽「言歸『證』傳」

近日不少媒體報道移民或外地置業、升學等資訊,引起我們對身份的思考。說到身份,話題實在太闊,更可有不同的切入點,那不如簡單一點,先從銀包中的身份證入手。一張證件如何代表一個人的身份?歷史檔案館舉辦的年度展覽「言歸『證』傳」,就介紹了香港身份證自 1949 年面世以來的演變;每張證件的材質及所顯示的資料,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面貌,可說是一趟歷史之旅。 查看文章

Moyashi:Mirrorman —— 在二次元與三次元之間(上)

於是「鏡超人」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是觀看主角如何在二次元人與三次元人的身份間掙扎,又如何在跟怪獸戰鬥以外,理解自己在當代社會及人際的關係。正如之前的文章曾經提過,這種虛構與現實的交錯,就是日本特攝的醍醐味。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