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10.24
21:18

《產業分析》高通旗艦晶片搶先機 聯發科還在暖身?

高通「2023年Snapdragon高峰會」發表旗艦智慧型手機Snapdragon 8 Gen 3行動平台,為年度旗艦晶片大戰揭開序幕。高通在今年高峰會上率先領先對手聯發科(2454)一步,用Snap

更多文章
《產業分析》外資看H2:台股首選5金剛(3-1)

今天是台股下半年的第一個交易日,綜合外資和出具最新報告,歸納H2的投資主軸提出5個Q&A。展望H2,外資表示,AI將在今年剩下的時間以及2025年繼續成為主要主題。其次,AI在智慧型手機和PC中的滲透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外資看H2:AI帶動PC復甦跑贏智慧手機(3-2)

續「5個H2投資Q&A」,第二和第三個Q&A。 問題二:智慧型手機/PC的復甦能持續多久? 答:今年早些時候,我們估計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年增長3%,因為我們認為智慧型手機需求的復甦將持續到2024年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外資看H2:科技供應鏈回流持續發生(3-3)

續「5個H2投資Q&A」,第四和第五個Q&A。 問題四:AI的增長會帶來記憶體的復甦嗎? 答:會的,根據WSTS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4月,數據滯後兩個月),DRAM市場的年初至今收入年增長了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電」在轉型 泓德能源創造新世代獲利模式(3-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台灣的電力結構和電力管理,在淨零碳排和AI科技的2大觸媒下,正在快速轉型,這也給年輕的企業家有了各種實踐創新的場域。 在創新板掛牌的泓德能源-創(6873)董事長謝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他三顧茅廬 張東昇為傳承接星源漁業總座(3-2)

台灣光電發展中,意外創造了漁電共生新商機,當然泓德能源-創(6873)也跟上該潮流。只是漁電共生的困難重重,從當地居民反對,到屋頂型太陽能板施作,和高密度養殖技術,都考驗著泓德能源董座謝源一的決心。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泓德能源賣電「Package」 快充俱樂部明年開張(3-3)

泓德能源-創(6873)的「光充儲放」,在「光電」部分,太陽能漁電共生取代地面型的設置,也避開了土地取得風險,目前漁電共生在台南的案場,包括地面型/水面型/設施型;而「充電」部分則是廣建充電樁和充電站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瞄準2024智慧機反彈大餅 高通、聯發科旗艦10月開戰

高通、聯發科(2454)旗艦晶片決戰10月!2023年智慧機市場冷清,恐將相較2022年衰退,但兩大晶片大廠高通、聯發科絲毫不敢鬆懈,均確定將在今年10月發布下一代最新旗艦,瞄準2024年谷底反彈的智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會員點數點點成金 消費者成最大受益者(2-1)

點數經濟興起,成為超商百貨零售通路經營會員的利器,尤其是隨著科技進步、異業結盟的發展,點數能使用的範圍越來越廣,點數更趨近貨幣功能,不僅放大會員點數價值,更藉由點數串起與合作夥伴的會員經濟,「點點成金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會員點數點點成金 創造生活一桶金(2-2)

放眼各零售通路,會員點數生態圈最多元、應用最廣泛的,當屬統一超(2912)及全家(5903),兩大超商近幾年亦傾全力擴大會員生態圈,讓會員點數「遍地點點成金」,累積。 7-ELEVEN自2014年起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打炒房第5波?李同榮:對首購開刀50年首見

打炒房還有第5波?央行總裁楊金龍指出,不排除納入第2戶及限縮熱區房貸成數等方向,希望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降至35%以下,房市才能軟著陸。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直批,衝著首購打房50年首見,這簡直就是「硬打房」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台灣大絕地大反攻 吃台灣之星劍指中華電(2-1)

電信業跨年前夕不平靜,台灣大(3045)丟出震撼彈,擬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出手合併台灣之星,台灣電信業從「三大兩小」將走向「三大一小」,從2020年的9月遠傳(4904)、亞太電(3682)的5G共頻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台灣大絕地大反攻 併台灣之星就是想當「雄」(2-2)

電信業跨年前夕不平靜,台灣大(3045)丟出震撼彈,擬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出手合併台灣之星,台灣電信業從「三大兩小」將走向「三大一小」,在遠傳(4904)2020年9月出手搶親亞太電(3682)後,台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明年房市續溫 營建股穿金戴銀

台灣疫情趨緩、通膨疑慮、低利率環境、加上市場資金充沛,房市買氣可望支撐明年房市呈現溫和增長,至於在房價方面,由於原物料、人工價格上漲,推升明年房價持平至小幅增長。營建股中如華固(2548)、達麗(61 查看文章

《產業分析》大陸限電絕招 供應鏈全員戒備

江蘇昆山等地區自9月26日12時起到30日全面停產,震撼產業界,多家上市櫃公司認為,此次大陸各區高舉「能耗雙控、節能減排」大旗限電生產,不僅展現大陸當局去除「低產值、高耗能」產業及「過剩產能」決心,亦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