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10.18
18:42
CUP  /  文化

林喜兒:皆大歡喜 ——「性愛自修室」最終回

「性愛自修室」(Sex Education)的成功除了是打破一般校園片的格局,大膽直接談性外,更是有趣的人物與對白,笑料十足。不過到了第二、三季,一切不再新鮮,而且愈走愈安全愈平坦。

更多文章
拉疯喜剧:用喜剧表达华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最近几年,中文脱口秀和中文喜剧在美国一些华人社区悄然兴起。 成立于2022年的拉疯喜剧(Crazylaugh),希望将华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化解成欢声笑语流落世间”。 查看文章

将国会变成喜剧的“郑清来标准”

“贯彻正确的东西需要技术和精巧的说服方法,我明白了,我学到了。” 这是2004年第17届国会初选议员郑清来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议政第一年的感想。20年后的今天,从国会法制司法委员长郑清来的法司委运营方式来看,当时郑清来应该学习的不是技术能力,而是… 查看文章

夏海安:原住民學校 —— 真相若被忘記,和解從何說起(上)

加拿大的真相與和解日設立的背景,與自 19 世紀設立、營運直到 1996 年為止的原住民學校有關。當局不理父母的反對,將當時的原住民小孩強制送到學校。按當局的說法,寄宿學校是要讓原住民融入主流文化,實際上則是強迫學生使用西方姓氏、西方服裝、只能學習英法兩種官方語言。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2 —— 麻雀在老外和華人眼中的區別

試問有哪個校董會願意借出禮堂,給人家去舉行一場麻雀大賽?哪怕這場比賽根本不牽涉半點賭博成分。因為在華人眼中,麻雀早被定義成發生在掛著霓虹燈的竹館中,某個角落還有著關二哥神位、下面供著祭品及插著刀的薑。即使打麻雀不算是非法活動,但難免都是會跟三教九流、難登大雅之堂等詞彙掛鈎。 查看文章

為何我們總會夢回校園時?

投身社會良久的大人們,總不會再每日想起校園日子。不過,這些青蔥歲月未必真正遠離一部分人,他們在夢中趕上學、預備考試,甚至全裸抵校…… 為甚麼早過去的學習生涯,會一再出現在夢裡?研究夢境的哈佛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助理教授 Deirdre Barrett 指出,夢回校園「不僅對於仍在上學的人來說很常見,對於已經成年、永遠離開學校的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夢境主題」。 查看文章

方俊傑:「深不見底愛情海」—— 長篇不如短片

坂元裕二兜了好大個圈,其實只想發問類似的問題。是一條好問題,也提供了一個算有些心思的答案,尤其借用一個向來盡忠職守的誠實人口中說出來,更有意義。只可惜,過程太馬虎又太俗套,刪走其他的枝節,變成一套十幾分鐘的短片,成績應該理想得多。 查看文章

2023喜劇動物攝影獎出爐!袋鼠彈空氣吉他奪冠 綠翅雀指責也超可愛

彈空氣吉他的袋鼠、如父母般指責小孩的綠翅雀,在嚴冬中宛如雪球的白松雞。2023年喜劇動物攝影獎出爐,由澳洲攝影家拍攝袋鼠的照片奪得冠軍。本競賽盼能以有趣的照片喚起民眾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查看文章

全员喜剧人?西班牙政客竟然闹出这么多笑话

最近,马德里自治区主席阿尤索于11月15日首相桑切斯就职典礼在众议院嘉宾席上喃喃自语,因口型很像Hijo de puta(混蛋)引发轩然大波。 查看文章

中日關係欠佳,無阻學生留學日本

因台灣問題及排放福島核處理水,中日關係持續緊張,但中國學生仍堅持到日本留學。中國籍日本留學生人數保持在疫情前 8 成,並佔 2022 年留日國際學生總數的 45%。不少家長都希望子女學習日式的待人接物方法,同時避開競爭激烈的入學考試。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人生路很長,先教會孩子們生存之道

在大阪市立田島南小學,老師別所美佐子問:「權利是甚麼?」有學生坦言曾被人說過自己沒有權利,另一位學生則指在動畫中聽聞過。別所說:「無論誰都擁有能安心生活下去的權利,同時也伴隨責任。」以上是該小學三年級的常規生存教育課程內容。 查看文章

跟「老友記」說再見:Perry 演活的 Chandler

美國長壽處境劇 Friends 男星 Matthew Perry 上週被發現在洛杉磯的住所溺斃,終年 54 歲,他曾在回憶錄自爆自己與酗酒和毒癮鬥爭,但真正死因有待釐清。Friends 自 1994 年開播以來深受歡迎,即使 2004 年播出最後一季,世界各地觀眾對此劇熱潮從未減退,甚至成功吸引 Z 世代,讓觀眾層跨越時代。Perry 飾演的 Chandler Bing 如何成為經典喜劇角色,其獨有的語氣為何深入民心? 查看文章

Moyashi:便宜莫貪中國製

日本德島縣在 2020 年花了 8 億日元,向 29 間高中派發了 16,500 台平板電腦。今年 7 月開始頻頻故障,至今壞了 3,500 部,新聞說是名為「馳為」(Chuwi)的中國牌子。網民一同嘲笑德島縣,時事評論員西村博之也諷刺,德島縣教育委員會是身教「貪平買得個吉」的道理。 查看文章

陶傑:不止巴勒斯坦,人類的下一代再也回不去了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自從哈馬斯恐襲以色列,巴勒斯坦將永不能回到昔日的狀態。同理,一場新冠狀病毒,也很可能令全世界的一代人,不可能回到人類在瘟疫前的心理性格精神狀況。 查看文章

四天上學制:孩子興奮,家長頭痕

「週休三日」的生活模式,不只是英國白領的好福利,也是美國學生的新常態。全美數百個學區都在近年轉為四天上學制,它們大多位於西部和鄉郊地區,強調此舉帶來節約教師招聘成本等優勢。一些人質疑,這會影響已因疫情錯過學習機會的孩子。但更加「受罪」的,可能是每星期要多照顧子女一天的家長。 查看文章

林喜兒:經典的「甜心俏佳人」—— 前政治正確的年代

律師題材是美劇的拿手好戲,不過要數經典的話,時間要推前一點,是早前在 Disney+ 上架的「甜心俏佳人」(Ally McBeal)。以法律做骨幹,其實是以愛與性為主、關於性別與職場的喜劇,法律終究是社會規範。重溫此劇,當中的性別議題如今看來真的是另一番滋味。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跟考試壓力告別的校園生活

既然考試是不能改變的,那可以改變的是教學方式和老師與學生對考試的態度。設計種類不同的活動的確要花很多心機和時間,但如果可以用操卷以外的方式達至差不多的效果,而學生也能投入其中,忘卻了操卷的壓力,一定值得。 查看文章

英國學校出席率大減,家長不再認為上學是必須

近日有調查指出,自 COVID 疫情停課顛覆過往的上學習慣,人們對學校出席率的態度出現劇變。據「衛報」報道,一些英國家長不再認為子女必須如以往般正常上學。自 2019 年以來,當地學校缺席率整體上升超過 50%,而學生缺席率達 10% 或更多的情況亦增加一倍有多,引起廣泛關注。 查看文章

7年间涉性侵4女 英喜剧演员罗素布兰德否认犯行

据报导,4名女性指控,在2006年至2013年罗素布兰德当红时期遭他性侵。当时罗素布兰德是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第2台(BBC Radio 2)与「第四频道」(Channel 4)的主持人,还演出好莱坞电影。 查看文章

方俊傑:「尋根女團」—— 在尺度邊緣試探

「尋根女團」(Joy Ride)的最大特點,或最大冒險,不是以女性角度出發,而是拿亞洲文化、尤其中國人價值觀大開玩笑。處處地雷,也敢踩入去。 查看文章

美國學校,熱到要停課?

新學年剛開始,美國各地都有學校停課或縮短上課時間,讓學生提早放學,原因與高溫有關。由於天氣太熱,課室缺乏冷氣設備,教育界認為這樣的環境可能影響學生學習,學校需要為極端天氣做好準備。 查看文章

林喜兒:Jury Duty —— 玩真玩假又玩真

Amazon Prime 免費頻道 freevee 的 Jury Duty,一開始便告訴你,這是一場假的聆訊:案件是假的,庭內所有人包括法官、律師、犯人、證人、庭警,還有這班陪審團都是演員,只有 Ronald Gladden 真的是普通市民,以為真的在參與一場審訊,卻不知道自己成為了故事的主角。這一切都是劇本,把他這個「真人」放在劇集中也是劇本。 查看文章

美國新學年,由虛擬教師上課?

學生回校上課,教壇卻不見人影?美國調查顯示,全國多個州分的教師短缺情況正在惡化,遲遲請不到人手。很多學校遂聘請「虛擬教師」來遙距代課,各學區為此花費數千甚至數百萬美元。這種教學方式會否對學生構成影響?有聲音批評,與其花錢請代課,倒不如改善教師薪酬福利,留住人手。 查看文章

南韓教師罷工,抗議家長欺凌成風

今年 7 月中旬,南韓一名 23 歲小學女教師在校內自殺離世。她輕生前,班上一名女學生用鉛筆劃傷一名男同學的額頭後,被涉事學童家長辱罵「沒有當老師的資格」,以及深夜時不斷致電及發短訊騷擾。悲劇激起全國同業憤怒,陸續自白也遭專橫父母及不守規矩的孩子欺凌,又集體請病假或年假以進行「迂迴罷工」,並將女教師死後第 49 天定為「公共教育暫停日」,希望防止悲劇重演。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不登校的孩子們,圖書館歡迎你

暑假結束,有些學生期待回校與同學見面,有些卻對重返學校感到難受。這時離家不遠又可免費使用的圖書館,或可成為學童暫時的避難所。8 年前起,鎌倉市中央圖書館在社交媒體 X(前稱 Twitter),呼籲不登校的孩子前來。學童們可在寧靜的環境看漫畫及輕小說,而且坐一整天也不會有人說甚麼。 查看文章

林喜兒:Red White&Royal Blue —— 同志童話

走進主流面向大眾,這些同志故事偏向安全穩陣,只是主角換上同志。不過 Red, White & Royal Blue 更政治正確…… 查看文章

Moyashi:赤腳阿元 —— 原爆道德教育

對於許多日本人來說,廣島原爆的第一印象是來自「赤腳阿元」(はだしのゲン),因為原著漫畫和動畫都是中小學教授有關歷史時的教材。現在這個傳統漸漸開始消失,由今年度開始,廣島市教委決定把該作品從「和平教育」教材中削除。 查看文章

【聯合國呼籲】校內禁用手機,實際可行嗎?

智能電話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少學校都默許學生攜帶手機回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新報告卻主張,學校應禁止學生使用智能手機,減少課堂上的干擾,提高學習效率,又保護兒童免受網絡欺凌。一些教師同意禁令有助課堂管理,亦有同業認為禁令形同虛設,更可能錯失難得的教學工具。 查看文章

艾美奖入围名单揭晓 错棚教练获21项提名称霸喜剧类

喜剧类最佳影集的入围作品还有「小学风云」(Abbott Elementary)、「杀手进城」(Barry)、「大熊餐厅」(The Bear)、「混乱陪审团」(Jury Duty)、「漫才梅索太太」(The Marvelous Mrs. Maisel)、「破案三人行」(Only Murders in the Building)和「星期三」(Wednesday)。 查看文章

唐明:莎劇人物 06 —— 理想的情人是雌雄同體

莎士比亞的喜劇主旨不在諷刺,而是浪漫愛情,直到今日依然被廣泛改編,或者從中偷橋。其中第十二夜大概是改編次數最多的作品之一,甚至被譽為「完美的喜劇」,尤其是女主角薇奧拉女扮男裝,更巧合地切中了當今的性別多元潮流。 查看文章

窮有窮教:越南教育的成功之道

越南經濟近年急速發展,人均 GDP 雖然只有 3,760 美元(約 29,400 港元),但當地學生在國際閱讀、數學和科學評分卻表現出色。世界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越南人的整體學習成績超越泰國和馬來西亞,甚至遠超英國和加拿大的同齡學生,越南國內亦未見性別或地區之間的教育不平等。「經濟學人」近日的專題文章剖析了越南教育的成功之道。 查看文章

林喜兒:「西遊 ABC」—— 登陸美國的觀音菩薩與孫悟空

「奇異女俠玩救宇宙」成功在荷里活說好了亞洲人的故事,最近 Disney + 的「西遊 ABC」(American Born Chinese)是否延續了這個潮流? 查看文章

借 AI 之力,能否防止下一宗校園槍擊案?

後疫情的美國有更多學生持槍回校,令其同儕、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憂慮人身安全。安裝武器探測儀的學校明顯增加,尤其是在發生小學生槍擊教師事件的維珍尼亞州,事後多個學區引入人工智能(AI)支援的掃描系統。但部分人質疑,校方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增設的探測器,會否只能為師生營造出安全幻象。 查看文章

【只有黑暗沒有榮耀】校園暴力,南韓人的「集體記憶」

Netflix 劇集「黑暗榮耀」帶動南韓社會討論校園欺凌問題,但諷刺的是,導演安吉鎬亦被爆出在年少留學時曾參與欺凌。欺凌事件在南韓異常普遍,目前卻只能靠受害者長大後站出來指控,欺凌者才會受社會譴責,但他們仍不必為造成他人身心創傷負上刑責。受害者希望往後不必靠自己「復仇」,欺凌者也能得到應得懲罰,甚至是學校及當局能從源頭杜絕欺凌問題。 查看文章

林喜兒:Black Ops —— 黑人無間道

BBC 半小時的警匪喜劇 Black Ops,是 Gbemisola Ikumelo 和 Akemnji Ndifornyen 繼以黑人演員為主的喜劇節目 Famalam 後,再度合作。Gbemisola 說希望創作一個平日不會有人找她演出的劇集,她希望拍的警匪片包含追逐、槍戰場面,也要好玩、要惹笑,於是和 Akemnji 創作兩個低級警員做臥底的故事。 查看文章

林喜兒:關於編劇的故事

關於編劇的形象,除了是躲在家中,或是在咖啡室埋守在電腦前工作,更寫實的其實是在 Writer’s Room 的工作情況,或是與導演和演員的合作,畢業編劇不是小說家,電影電視是集體創作。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學校的抉擇

不少移英的香港家長都會以校網來選擇落腳點。以倫敦為例,最受家長歡迎的校網包括:Kingston-Upon-Thames、Richmond-Upon-Thames、Kensington and Chelsea 等,但同時也有不少家庭考慮大倫敦地區或倫敦以外的校網。正在頭痕該在哪裡落腳的家庭,可以先看看凱西和威爾伯的故事。 查看文章

研究:讀好學校,影響可持續至老年

不少家長相信子女所讀的學校如何,往後的日子也會如何,而為子女向學風良好的學校甚至名校叩門。近日有研究甚至發現,入讀師資好的學校,對學生產生的好處可持續到老年,到 70 多歲時,他們的大腦仍比同齡人年輕。 查看文章

方俊傑:「真愛玩失蹤」—— 有齊所有爛片應有的元素

有種事,叫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是當局者迷。不知是不是看見 Netflix 不斷出爛片,但不斷得到點擊,Apple TV+也聰明了。「真愛玩失蹤」有齊所有爛片應有的元素…… 查看文章

林喜兒:The Windsors Coronation Special —— 國王駕到

英王查理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於今個星期六(5 月 6 日)舉行,國王登基前,BBC 播出紀錄片 Charles R: The Making of a Monarch,那邊廂 Channel 4 也來湊湊熱鬧,剛剛在星期日播出著名喜劇 The Windsors Coronation Special。 查看文章

方俊傑:「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突破同志題材的喜劇

現今世代的喜劇,好像一定要言之有物。馮淬帆說過,為自己拍過王晶的胡鬧笑片而抱憾終生,但對很多觀眾來說,那堆毫無營養的喜劇最好笑。在事事講求政治正確的風氣下,是不是跟喜劇先天性背道而馳?「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做了一次不錯的示範。 查看文章

【專訪】城大學生會浴火重生 勉勵學界不放棄

走過低迷的日子,城大學生會終於在今年 3 月以自組公司的形式,租用深水埗一座商廈的兩層單位,期望在約 3,000 呎的空間內為城大學生提供活動空間,重新建立學生的歸屬感。由拆毀到重建,學生會臨時行政委員會署理會長劉浚傑希望這次浴火重生的經歷,可以勉勵其他學生組織,在困難的日子中,不輕言放棄服務學生的初心。 查看文章

【綁架生意盛行】尼日利亞式安全:輟學

不時都有廣告呼籲大眾捐款,以幫助非洲兒童接受教育。當地兒童失學問題值得關注,不過在西非國家尼日利亞北部的學童及家長們,卻有另類學習煩惱 —— 孩子上學可能會被綁架。單是 2021 年,當地就有過千名學生被武裝團夥擄去。許多尼日利亞人一直活於被綁匪綁架勒索的恐懼中,只好讓孩子停止上學,遠離校園。 查看文章

席琳·迪翁出演浪漫喜剧配角,以剧中歌曲《再爱一次》复出 席琳·迪翁出演浪漫喜剧配角,以剧中歌曲《再爱一次》复出. 发布日期:8 小时前.

席琳·迪翁五首新歌之一将出现在即将上映的电影《再爱一次》(Love Again)中,这部浪漫喜剧是歌星席琳·迪翁的电影处女作,她在其中扮演一个配角。 查看文章

以努纳武特地区为背景的大预算喜剧系列剧拟定开拍 以努纳武特地区为背景的大预算喜剧系列剧拟定开拍. 发布日期:11 小时前.

这一北极喜剧系列剧将以一个虚构的努纳武特社区为背景,讲述一位年轻的原住民伊努克母亲试图在北极小镇上为自己建立新的未来,那是个人人相识的小镇。 查看文章

奧威爾三部曲之三:備受欺凌,學會求生的「如此歡樂童年」

1952 年,亦即奧威爾死後兩年,其自傳「如此歡樂童年」(Such, Such Were the Joys)出版,講述他 8 至 13 歲期間被欺凌虐待的慘痛經歷,這份痛苦亦融入到他後期的作品之中。 查看文章

乌克兰单口喜剧涌现观众 战时笑料鼓舞人心

鲍德瑞夫(Anton Boldyrev)说:「我妈打电话问我:『你在哪?』我说:『兵工厂(Arsenalna)地铁站』。」这是基辅位置最深的地铁站,在地下105公尺余。 查看文章

日本學校午餐保質素外,更是一場教育

在日本,學校午餐不只是提供溫飽,以及為發育中的兒童供給足夠營養,更是與食相關的最好教材,並可作為學童日後健康飲食的參考。日本文部科學省及學校尤其重視午餐,不但嚴格講求營養均衡及衛生,更會提供相關教育配套。 查看文章

日本求生書包,竟為小學生帶來負擔?

日本小學生書包以堅固,能在發生地震時緩解衝擊,保護學童免受墜落物傷害為特點。惟近年書包價格飆升,成為部分家庭的經濟負擔;而對毋須擔憂家庭開支的學童來說,物理上的負擔 —— 書包太重的問題,應該更切身。 查看文章

斯里蘭卡悲歌:逃學只因餓肚子

斯里蘭卡空前的經濟危機,造成全國約 3 成半家庭陷入糧食不安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更指,5.6 萬孩子嚴重急性營養不良,當中很多人不願捱餓上課而開始逃學,估計去年部分地區的出席率降至約 75% 至 80%,尤其是農村及貧困戶聚居處,輟學風險更高。一些學校甚至要求家長,如果未有為孩子準備食物,就不要送他上學。 查看文章

研究:嚴師不會出高徒,只會換來不合作

面對過於嚴厲的老師,學生總是會覺得害怕或有距離感;面對循循善誘的老師,學生則更易敞開心胸。近日一項心理學研究亦顯示,老師若用嚴厲語氣與學生說話,兒童及青少年會更不願合作,教師甚至會因此錯失保護受困擾學生的機會。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