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6.01
18:46
CUP  /  文化

日韓破冰後,哈日熱潮重現南韓

韓國與日本長期有著歷史爭拗,加上近年貿易糾紛,南韓民間曾發起「No Japan」抵制來自日本的一切。不過,隨著日韓關係解凍,愈來愈多年輕南韓人被日本產品及文化所吸引,也不再像前幾代人一樣,視日本為敵人。

更多文章
床蝨恐慌,使亞洲滅蟲生意大增

在法國及南韓相繼爆發床蝨危機後,近日香港有市民相繼在機場快綫及巴士上發現床蝨,引發了社會熱議及恐慌。據「紐約時報」報道,亞洲各地居民同樣對這種吸血昆蟲感到恐懼,帶動滅蟲相關生意營業額大增。 查看文章

梨泰院慘案一周年:AI 檢測系統能阻事件重演?

去年萬聖節南韓梨泰院聚集人數過多,最終發生人踩人事故,造成 159 人死亡,逾百人受傷;事隔一年,很多家屬和生還者仍活在陰影創傷中。首爾正在測試智能人流檢測系統,於今年萬聖節前夕投入運作,借助科技之力避免慘劇重演。 查看文章

梨泰院事件一週年:沒有問責,難平傷痛

萬聖節將至,全球「嘩鬼」準備盡情狂歡,除了南韓以外。去年 10 月 29 日晚上,首爾梨泰院發生人踩人慘劇,造成 159 人死亡、逾 150 人受傷,當中多是到來預祝玩樂的年青人。如今一年已過,真相依然未明,倖存者和遺屬得不到獨立調查、官員問責和正式道歉,只剩下無盡的恐懼、悲痛和怨憤。 查看文章

亞運餘波:南韓再掀金牌免役爭論

杭州亞運已閉幕,但韓國人仍在爭論金牌的真正價值 —— 豁免為期至少 18 個月的兵役義務。當觀眾為國家隊歡呼吶喊,卻見從沒上場的隊員及非體能競技的選手,也可藉著奪金免役的制度,毋須如同一般韓男從軍兩年,心裡自然五味雜陳。他們質疑入選的資格、後備的貢獻、體育的定義,以及最重要的服役公平性。 查看文章

【鬥法】北韓擬對俄軍售,南韓則成烏武器供應國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因備受北韓威脅,南韓自 80 年代起建立及強化軍事工業,國內研製的 155 毫米 K9 自走砲更助該國逐步成為主要武器出口國。 查看文章

南韓教師罷工,抗議家長欺凌成風

今年 7 月中旬,南韓一名 23 歲小學女教師在校內自殺離世。她輕生前,班上一名女學生用鉛筆劃傷一名男同學的額頭後,被涉事學童家長辱罵「沒有當老師的資格」,以及深夜時不斷致電及發短訊騷擾。悲劇激起全國同業憤怒,陸續自白也遭專橫父母及不守規矩的孩子欺凌,又集體請病假或年假以進行「迂迴罷工」,並將女教師死後第 49 天定為「公共教育暫停日」,希望防止悲劇重演。 查看文章

中韓餐飲科技之爭 —— 送餐機械人

餐飲科技應用已是全球趨勢,南韓餐廳則因勞動力短缺及成本等問題,大量引入中國製的廉價送餐機械人,間接觸發一場中韓送餐機械人之爭。 查看文章

Moyashi:核廢水戰爭

肉眼看不見輻射物質,一般大眾也看不懂科學調查報告。正如無數的政治陰謀論,廢水有害無害最終是一場組織信譽與政治取向的對決。 查看文章

曾詩敏:倫敦球會首位亞洲人隊長

哈利簡尼終於離開了效力近 20 載的熱刺,隨之而來的另一焦點,就是球隊另一靈魂人物孫興慜(Son Heung-min)接過隊長臂章。這位向來以實力及品格深得球迷歡心的射手,成為這個歷史逾 140 年的倫敦球會之首位亞洲人隊長。 查看文章

LK-99 不是超導體,那是甚麼?

南韓學者早前發表論文聲稱,由常見元素鉛、磷和氧製成的化合物,當混了銅後,可在室溫和恆常氣壓下合成超導體,名為 LK-99,受全球矚目,究竟 LK-99 是否具備超導性?英國科學學術期刊「自然」(Nature)最新文章反駁有關說法,全球頂尖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直言 LK-99 不是超導體,並通過實驗發現 LK-99 有輕微的抗磁性,但不足以實現部分懸浮,故排除超導性的存在。 查看文章

南韓提出立法禁狗肉,卻不得要領

食狗肉在韓國已有數百年歷史。現時南韓既沒立法禁止,亦沒把它合法化,但愈來愈多人關注動物權益及南韓社會的國際形象,因而支持禁食狗肉。近日南韓國會議員韓貞愛提出立法取消狗肉產業,惹來狗肉養殖場、餐廳及其他業內人士不滿。 查看文章

殺傷案連連,引發南韓人集體恐慌

半個月以內,有「治安強國」之稱的南韓發生兩宗隨機殺人事件,案發地點皆在光天化日下的地鐵站毗連之處,本已導致人心惶惶。隨後網上再湧現殺人預告,令市民的不安達至最高點,終日如同驚弓之鳥,不是見疑即報就是先跑為上,結果全屬虛驚誤報。多位專家認為,韓國人已經陷入「集體恐慌」狀態。 查看文章

為何南韓人不敢看 Barbie?

電影 Barbie 在全世界大受歡迎,在南韓的票房卻顯失色。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指出,Barbie 自 7 月 19 日在當地上映以來,售出超過 46 萬張戲飛,首個週末僅佔總票房收入 8%,第二個週末跌至 3.9%,遠低於同期上畫的「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及彼思動畫「元素大都會」。影評人及社運人士認為,情況或與南韓社會不太能接受具明顯女權意識的外國電影有關。 查看文章

K-Literature:西方出版業界也吹韓風

自韓江的「素食者」在 2016 年獲得「國際布克獎」,韓國文學得以在英語世界嶄露頭角。今年再有千明官的處女作「鯨」入選這項大獎,令文學韓流(K-Literature)再向世界推進。歐美出版商陸續發行韓語小說的英譯本,而且反應不俗;讀者們亦開始發現,這些故事非但有趣,還反映時代和社會變遷。 查看文章

水淹南韓:暴雨引發的「地下空間恐懼症」

極端天氣不但為多地帶來熱浪,也產生更多豪雨。日前,洪水淹浸南韓清州市五松邑宮坪第二地下車道,造成 14 人死亡。多年來該國經常發生水淹地下空間的慘劇,像電影「上流寄生族」中的那種半地下室亦曾發生奪命意外。事件為倖存者造成創傷,當地人亦因此出現「地下空間恐懼症」,每逢下雨都不敢到地下室,稍為水浸也不敢駕車。 查看文章

福島核廢水排海在即,南韓人開始搶鹽搶海鮮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海在即,鄰國南韓民眾憂慮安全問題,近期恐慌性搶購食用鹽等日用品,甚至囤積海鮮在家。其他國家又如何應對日本食品安全問題? 查看文章

【搶人才】韓國夢更吸引外傭?

為應對出生率過低,南韓考慮開放讓外籍家傭到當地工作。相比香港及新加坡,當地可提供更優渥的工作環境及薪金,而且不少菲律賓及印尼外僱嚮往南韓流行文化,認為到當地工作及生活是不錯的選擇。但有專家認為,外傭要融入這個民族高度單一的國家,並不容易。 查看文章

南韓鼓勵生育之道:減考試難度

南韓家長為確保子女贏在起跑線,自幼便提供各類私人補習,盼望他日在大學修學能力試驗(CSAT)考取優異成績。近年社會各界都意識到背後的連串問題,如教育不平等、年輕人不堪壓力患精神疾病,以及嚴苛考試制度減低國民生育意欲等。有見及此,南韓政府宣告降低入學試難度,有期望新措施能間接鼓勵生育。 查看文章

「乞丐房」現象:韓國青年網上圍爐省錢

韓國青年幾年前還樂當 YOLO 族,高呼「為自己活在當下」,辛苦賺錢志在消費娛樂。但經過 3 年疫情,就業更難、物價更高,年輕男女只好改為節衣縮食度日。幸而,省錢之路既不孤單也不乏味。近月網上湧現俗稱「乞丐房」(거지방)的聊天室,讓他們得以圍爐取經,藉幽默和建議來鞭策彼此慳到極致。 查看文章

韓國收養案的背後:國際慈善事業黑幕

5 月 16 日,韓國首爾的中央地方法院宣判,霍特國際兒童服務公司需要向一名 48 歲男子賠償 1 億韓元,理由是該男子兒時被送到美國收養的過程處理不當,令他過上一個飽受虐待的童年,他長大後亦陷入各種法律問題中,更在 2016 年被驅逐出境。事件反映了 60 到 70 年代期間,韓國和國際慈善事業的驚天黑幕。 查看文章

南韓年輕人創業夢:開便利店

南韓最近出現一個現象,愈來愈多 20、30 歲的年輕人不做打工仔,爭著自己開便利店,背後原因為何?隨著更多年輕一代加入這個行業,便利店在推銷和營運模式上亦有所轉變,更貼近年輕顧客的需要。 查看文章

【只有黑暗沒有榮耀】校園暴力,南韓人的「集體記憶」

Netflix 劇集「黑暗榮耀」帶動南韓社會討論校園欺凌問題,但諷刺的是,導演安吉鎬亦被爆出在年少留學時曾參與欺凌。欺凌事件在南韓異常普遍,目前卻只能靠受害者長大後站出來指控,欺凌者才會受社會譴責,但他們仍不必為造成他人身心創傷負上刑責。受害者希望往後不必靠自己「復仇」,欺凌者也能得到應得懲罰,甚至是學校及當局能從源頭杜絕欺凌問題。 查看文章

活用外來物種,化危機為商機

2020 年一項研究預測,在人類活動助長下,在 2005 至 2050 年間世界各地外來物種數量將增加 3 分 1 以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出,現時就入侵物種的影響和控制,每年對全球經濟造成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對此素有研究的生物學家 Helen Roy 更警告,情況將會愈來愈糟。一些企業則想到轉危為機,把這些非本地動植物用作為有價值資源。 查看文章

【人+性大不同】南韓觀眾對性議題仍是太保守?

上月底,南韓 18 禁綜藝節目「人+性大不同:日本篇」在 Netflix 上架,主持人在節目中訪問 AV 女優及男優、男公關及普通年青人,又到訪性玩具店、成人虛擬實景房等,從另類角度了解日本性文化。但節目播出後,隨即遭南韓網民猛烈攻擊,甚至要求主持人退出其他節目,有輿論認為事件反映南韓社會對性仍是偏向保守。 查看文章

南韓少子化: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是怎樣煉成的?

隨著出生率下降,全球發達國家都要共同面對人口老化的威脅,醫療及福利制度大受壓力。東亞發達經濟體更是首當其衝,其中南韓在去年再次打破全球出生率最低的紀錄,平均每位女性只誕下 0.78 人,預計未來數年會跌至 0.61 以下。高麗大學國際研究院院長金恩吉(Andrew Eungi Kim)就在學術網站「東亞論壇」分析,南韓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查看文章

逼爆車廂,讓首爾人的窒息「地獄鐵」

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震驚全球,事後韓國政府及相關機構急謀對策,以解決繁忙時段的地鐵擁擠問題。但是半年過去,來往首爾的車廂依舊逼滿通勤族,壓死的恐懼如影隨形,上週更有兩名乘客無法呼吸而昏倒。有專家認為,除了分散人流,也該作出「跳站」安排,但在上班族眼中,只看到「擾民」二字。 查看文章

送錢令南韓人生育,有用嗎?

韓國為世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每名女性的生育率,由前年的 0.81 降至去年的 0.78。為了扭轉人口下跌趨勢,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向生育孩子的國民提供不同資助及福利,例如自去年起,女性誕下孩子時可收到 200 萬韓元現金補助。但專家表示,單靠金錢鼓勵,不能解決韓國生育問題。 查看文章

【二次傷害】梨泰院慘劇,死者家屬淪為網絡欺凌對象

去年萬聖節,李鍾哲 24 歲的兒子李智漢在梨泰院人踩人意外中喪生。悲痛欲絕的他接受媒體採訪,懇求南韓政界人士查明這場造成超過 150 人死亡的意外。然而,這類申訴卻在網上被嘲笑、貶低及歪曲,像是改圖將他變成獲得賠償後大笑,或是指其行動與北韓有關。 查看文章

韓國的人想出去,國外的人想進來

每逢談到南韓人口,離不開生育率低、長者增多的問題。其實除了這種自然加減,還有一個較少提及的現象 —— 利用法律漏洞入籍韓國、在此落地生根的外國人似乎變多,但選擇移居甚至移民、今後不做韓國人的男女為數更多。血統、國籍、文化、生活,如何左右大韓民國的人口流動? 查看文章

韓國 4B 運動:不是要反抗父權,而是要漠視它

英美的童年十分艱難。25 歲、任職護士的她,出生於韓國其中一個最保守的城市:大邱。小時候,母親為了逃避丈夫虐待而離家,留下她和姊姊由祖母照顧。她認為自己是男權社會的長期受害者 —— 童年被父親的過錯拖垮,還要被迫遵守嚴格的審美標準以取悅男性;直至遇上韓國的「4B 運動」,才堅決讓身心獲得解放。 查看文章

蛋包飯助日韓首腦卸下心防?

南韓總統尹錫悅昨日抵達東京,會見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兩國首腦自 2011 年以來首次正式會晤。因二戰時日本企業強徵韓國勞工爭議而緊張的日韓關係,有望暫時緩和,民間亦關心兩國首腦,如何以經典洋食蛋包飯建立友誼。 查看文章

【以神之名】聲名狼藉的攝理教,如何向日本大學生傳教?

Netflix 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揭露南韓新興宗教「攝理教」(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教主鄭明析的性侵惡行,當中現身說法的受害者是香港人,並為男星方力申女友,因此引起廣泛關注。2006 年鄭在性侵民事訴訟敗訴,其中一位受害者為日籍前信徒。案件引起日本民眾騷動後,全國大學開始設法防止攝理教滲入校園。然而,日本的攝理教信徒卻是有增無減,專家認為這與其獨特的傳教手段有莫大關係。 查看文章

【單身友善】南韓企業的不婚福利

南韓出生率持續下降,去年出生人口只有 24.9 萬,女性人均生育數為 0.78。在嚴重少子化以外,加上勞動力迅速老齡化之下,該國青壯年卻無意趕快結婚生子,以解決國家危機。反之,「不婚」(불혼)風氣更是日漸興盛,南韓企業甚至開始為保持單身的員工提供與已婚員工同樣的福利。 查看文章

扭轉人口老化,釜山市指望加密貨幣

被形容為「老人與海」的港口都會釜山,現在視虛擬貨幣為其救命符 —— 以市長朴亨埈為首的規劃者,銳意令當地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中心,藉以吸引更多年青人移居。 查看文章

南韓 Kpop 新趨勢?元宇宙建虛擬女團

近年元宇宙成為大熱話題,文化產業也開始走入元宇宙的世界,南韓娛樂界正在探索各種可能。南韓公司 Kakao Entertainment 與遊戲開發公司 Netmarble 最近合作,推出首個完全在元宇宙創建的虛擬女團 Mave:,Kpop 與虛擬世界的結合,會否成為未來趨勢? 查看文章

【年輕勢】窮得只剩時間:為何韓國青年愛排隊?

時間就是金錢,當有人用錢買時間,更多人只能把時間當錢花,包括韓國青年男女。排隊文化在 1980 年至 2000 年初出生的 MZ 世代中日漸盛行,為了買到品牌物以至折扣貨,等上數小時也樂此不疲。專家分析,在求職難發達更難的時代,他們從中追求的不只物質,還有微小的幸福和成就感。 查看文章

雖說 No Japan,Slam Dunk 在南韓仍然大熱

1990 至 96 年在日本連載的籃球漫畫「男兒當入樽」(Slam Dunk)不但在日本掀起熱潮,更深受亞洲各地,包括南韓的青少年歡迎。20 多年過去,作品再次推出電影劇場版 The First Slam Dunk,當時的青年皆已成為 3、40 歲的大人,但仍不減對作品的喜愛。在 1 月 4 日在韓上映後,票房已突破 100 萬。不過,日本動畫在南韓大受歡迎,也惹起「No Japan」罷買日貨者的不滿。 查看文章

由職場到社會,南韓掀起一場性別戰爭

今年 3 月南韓總統競選期間,保守派候選人尹錫悅已提出要廢除女性家族部;當選之後,尹錫悅取消了政府崗位的性別配額,宣佈將按照業績而非性別來聘用員工,並著手廢除女性家族部。連月來南韓女性多次發起示威抗議,惟反女權情緒亦同時在網絡上擴大,引發南韓社會一場性別戰爭。 查看文章

韓國「孤兒」:國際善事的黑幕

1953 年韓戰停戰後,當地大量兒童被遺棄在孤兒院,催生了國際間收養韓國兒童的現象。60 多年來,不同機構組織把大量韓國兒童帶到西方,據韓國政府稱,1953 至 2019 年間,到達外國的韓國兒童數字多達 167,864 人。然而,近年不少嬰孩時期已到西方生活的韓國「孤兒」發現,自己離開本國時根本不是孤兒,甚至發現他們的過去,純屬捏造。 查看文章

【點畫成金】南韓網絡漫畫 Webtoon 可成下一個 K-pop?

繼 K-pop、韓劇成功風靡全球之後,投資市場正押注新興文化產業 —— Webtoon(網絡漫畫)。Webtoon在疫情期間迅速增長,有望成為下一個席捲全球的韓流。 查看文章

韓國居民如何透過科技,民主參與世遺旅遊規劃?

要重振旅遊業,純粹解除防疫限制是不夠的。韓國就有世界遺產城市為吸引觀光客到訪,推出新旅遊應用程式,並邀請當地居民參與民主決策,務求平衡旅遊業與居民需要,讓文化遺產與現代居民生活共存。 查看文章

解決韓國人口老化,指望非婚生子女?

韓國統計廳上週公佈,今年首三個季度的累計出生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 5.2%,鑑於愈近年底愈少人產子的傾向,預計全年恐怕僅得 25 萬名新生兒左右。而從 2019 年 11 月起,當地更已連續 35 個月出現人口凈減。如何扭轉超高齡之勢?這個民風保守的國家,也開始出現寄望於非婚生子女的聲音。 查看文章

Kakao之亂:當全國人民倚賴一套軟件

10 月 15 日,南韓通訊服務網絡公司 Kakao 伺服器所在的 SK 板橋數據中心起火,導致大規模停電,通訊軟件 KakaoTalk 及其他服務癱瘓,全國大受影響。這場大火令南韓民眾意識到日常生活對 Kakao 相關服務過度依賴,一旦發生緊急危難,Kakao 網絡停擺會否造成國安威脅? 查看文章

失言總統:踐踏新聞自由的尹錫悅

10 月 29 日,南韓梨泰院的人踩人慘劇造成 156 人死亡,事件震驚全球。南韓總統尹錫悅的表現也受到各界抨擊,尤其是他到事故現場勘災時拋下了一句「是在這裡死了這麼多嗎?」激發網民一面倒狠批。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跌至 28%,成為全球最不受歡迎的民選領袖。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學家金昭泳就在「東亞論壇」撰文,批評尹錫悅有踐踏新聞自由的傾向。 查看文章

梨泰院人踩人事件原因:代溝

萬聖節週末晚上,南韓梨泰院發生駭人的人踩人慘劇,當中約 150人受傷,大多數是 20 到  30 多歲的年輕人。事後有目擊者及專家表示,受社交媒體及西方影響的年輕一代,與長輩之間存在文化差異。年長一輩大多忽視外來的影響,認為萬聖節並非需要重視的節日,這或可解釋為何梨泰院雖然夜店及酒吧林立,也適逢今年是疫後首個沒有防疫控制的萬聖節,預計有大量人潮湧入,當局卻沒有提供足夠安全措施。 查看文章

超高齡韓國:回不了家的失智老人們

過去 5 年,韓國 60 歲以上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從 72 萬飆升至 91 萬,相關的失蹤個案亦見急增。這些長者步出家門後,徘徊於曾經熟悉的街頭,有可能一去不返。家人奔走各方,卻往往遍尋不獲,從此失去至親。高齡化勢不可擋,同類事件只會有增無減,但南韓政府仍欠相應對策,讓迷途老人平安回家。 查看文章

禹英禑熱潮,助南韓人更易接受自閉症?

在南韓,發展障礙仍是許多人的禁忌話題,若家中幼兒有相關情況,甚至會被視為羞於啟齒的事。「紐約時報」專文指出,早前大熱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成功引起討論,提高當地人對自閉症的認識,但也有專家擔心劇中塑造的形象,會引起公眾誤解。 查看文章

課室暗角:韓國教師遭遇的騷擾、羞辱與暴力

韓媒近日廣泛報道,忠清南道一名中學男生在上課期間,躺在面朝黑板講解的女老師身後,以手機從下而上偷拍對方,部分學生還在訕笑,女老師則無視一切,繼續授課。相關影片在網上瘋傳,隨即引起全國嘩然,直指課堂秩序混亂失控、難以相信此事是在韓國發生。但多項調查顯示,學生侵犯教權或妨礙教學的事件持續增加,令教師身心受到威脅甚至傷害。 查看文章

「愛的迫降」遊客激增,但瑞士小鎮只想靜靜

韓劇「愛的迫降」受全球觀眾追捧,在韓國國內亦創下電視史上第二高收視紀錄。劇中取景地點眾多,部分更遠赴中歐瑞士,其中玄彬在湖邊碼頭彈鋼琴的地方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就位於中西部小鎮伊瑟爾特瓦爾德(Iseltwald)。自劇集播出後,不少劇迷慕名而至,但這群旅客無助消費、遺下垃圾,令原本過著恬靜生活的居民感到不耐煩。 查看文章

在清零與共存之間:亞太國家的第三條抗疫路線

8 月 12 日,香港縮減入境隔離限制至 3 日酒店加 4 天居家隔離,不過仍然保留「健康碼」、「安心出行」、「口罩令」、「社交距離」等抗疫措施。過去兩年多,世界可以劃分為「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兩大路線。學術平台「外交家」雜誌的評論指出,日韓澳紐新等亞太國家正走上第三條路線,以常理抗疫。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