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5.23
18:43
CUP  /  文化

曾詩敏:都市人學習與大自然連繫

很多人到墨爾本都會往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走一轉,除了沿路的宏偉懸崖、綠野和大海,往「野生動物奇觀」(Wildlife Wonders)享受一段旅程,碰碰運氣能否跟野生動物見面,亦是非常美妙的體驗。

更多文章
《加拿大地理》年度野生动物摄影作品 《加拿大地理》年度野生动物摄影作品. 发布日期:7 小时前.

九位摄影师在《加拿大地理》杂志举办的2024年加拿大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中获奖。 查看文章

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发布 川云粤数量多

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共789处,财新梳理发现,四川、云南和广东的重要栖息地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74个、56个和47个 查看文章

2084 種物種,貓都愛吃

家貓(Felis catus)對人類來說有時可能難以捉摸。而飼主不懂的,可能還有牠們會吃甚麼。除了直接買來的貓糧,貓也是令其他小動物發抖的掠食者,是多地的入侵物種。近日發表在期刊「自然通訊」的研究就揭示,有 2,084 個物種淪為自由放養家貓的獵食對象。 查看文章

澳洲大學改變招生目標,能否減少對華依賴?

過去 20 年,澳洲的國際生人數漲近 4 倍,到 2019 年共有 44 萬名。縱然往後因疫情而一度回落,但現有約 42.5 萬人在澳留學。各間大學更表示,2024 年申請入學的國際學生數字創下歷史新高。但據「經濟學人」分析,基於政治因素,很多院校有意減少對華依賴,校長們都在積極爭取新市場,寄望將中國學生的比例降低。 查看文章

Moyashi:熊熊很可愛,請不要殺熊熊

日本的熊出沒報告近年不斷增加,尤其北海道和東北的縣市,愈來愈多入侵城市的案例。今年的出沒數創新高,正當政府努力驅除的同時,許多人打電話到市政府投訴:熊太可憐了,請不要殺害牠們。 查看文章

澳洲乒乓外交:與中國建交的幕後故事

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近日訪華,中澳緊張關係急速降溫,時間正恰逢中澳建交 50 周年。很多人都知道,197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透過乒乓球隊互訪,令中美兩國破冰,但其實同年的澳洲亦奉行「乒乓外交」。兩位當年訪華的澳洲球手最近亦再訪京,惟這段故事完全被中美破冰的風頭蓋過。 查看文章

【專訪】全球量子競賽開跑,量子電腦初創 Q-CTRL 專注實用

Q-CTRL 近期與澳洲國防部簽署合約,協助開發量子導航系統,以提升軍事和安全應用能力,反映量子技術的運算優勢能加速推動各種應用。Q-CTRL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 Michael Biercuk 日前來港出席活動,他接受 *CUP 媒體訪問時談到公司最新開發的軟件產品,並分享他對全球量子競賽的看法。 查看文章

研究:比起狮子 非洲野生动物更害怕人类

《澳洲广播公司》报道,一项在南非野生国家公园进行的新研究指出,比“万兽之王”之称的狮子,野生动物更怕“超级掠食者”--人类! 查看文章

真.熊出沒注意

1915 年,日本發生史上最嚴重的三毛別棕熊襲擊事件 —— 一隻棕熊在北海道北部島嶼三毛別襲擊並殺死 7 名居民,包括 1 名孕婦和 1 名嬰兒;事件發生在深山森林地區,遠離城市。惟多年來日本偶有熊隻襲擊人類居住地,且近年相關事件增多,令人擔心作為緩衝的里山範圍縮少,熊會更頻繁出現。 查看文章

英澳紐店舖失竊激增,不只因為生活難捱

近日「彭博」報道,店舖盜竊案在澳洲和紐西蘭大幅增加,而且愈發猖狂、暴力和有組織,令兩國每年損失估計近 100 億澳元。無獨有偶,「經濟學人」日前亦指英國店內扒手激增,時裝連鎖店 Primark 表示利潤因此減少,零售集團 John Lewis Partnership 的主席甚至形容為「流行病」。生活成本飆升或是共通成因,但恐怕並非唯一且最大元凶。 查看文章

Ryan Fung:電力公司導致美國山火,最後市民埋單

氣候變化,全民埋單,不單止科學家、政客和商人感到困擾,就連普羅大眾也要付上成本。講的不只是體感溫度熱不可耐,而是需從荷包現兜兜掏出額外電費。幾年前美國南加州 Thomas 山火和 Koenigstein 山火及 Montecito 泥石流,電力公司愛迪生國際(EIX)就要市民埋單。 查看文章

Ryan Fung:「無掩雞籠」歐洲合法化如何改變亞洲

要解決氣候問題,很多人會問到底如何平衡氣候和政經這個難題,但原來除了這個「雞與蛋」的難題,「雞籠」在部分人士眼中同樣值得關注,歐盟 2021 年就推動廢除籠養動物,直接或間接提升部分食材成本,開始引起資本市場關注。 查看文章

移民路長:等候無期的澳洲父母簽證

澳洲向來是移民熱門地,不少人以「付費型父母簽證」方式,花上大筆金錢讓雙親盡快赴澳團聚,但內政部積壓了逾 8.6 萬份申請,審理時間增至 12 至 15 年。若申請「非付費型」,更可能要等數十年。這種「永久臨時」的局面,令他們以至全家在身心及經濟上陷入困境。獨立研究員 Peter Mares 就發表報告「父母難題」,並改編成文章在「衛報」刊出。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四孩全職爸爸移居澳洲的第一年

亞昌一家去年移居澳洲,夫妻繼續維持「男主內女主外」的模式,妻子當全職護士,亞昌當全職爸爸照顧四孩起居。亞昌是我在大學天主教同學會的牧民工作者,主要給予建議和支援,是莊員們的同行者,我們都知道他很有耐性,脾氣很好,只是沒想到,亞昌會負起照顧四個小孩的重任。帶著四孩一同前往陌生地方定居有甚麼挑戰?他們習慣這個新地方嗎?在澳洲上學的小孩快樂嗎?亞昌有沒有「Me time」? 查看文章

獅滿為患,森林之王移到海邊生活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是現存亞洲獅的自然棲地,但近年愈來愈多從叢林轉移到海邊生活,保育人士指這個情況並不尋常。 查看文章

新《野生动物保护法》:尚未平息的野生动物繁育争议

崔绮雯:一场拉锯五年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案件在河南画上句号,而人们对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担忧仍在继续。 查看文章

澳洲治療精神疾病的處方:迷幻蘑菇、搖頭丸

日前,著名歌手李玟自殺身亡,家人證實她受抑鬱症困擾多年,事件再次引起社會對精神健康的關注。由於精神病非常難治,各國一直苦思如何處理這個棘手問題。近日,澳洲率先打破禁忌,成為全球首個處方搖頭丸(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及迷幻蘑菇(裸蓋菇素,Psilocybin)治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及抑鬱症的國家。 查看文章

電話騙案成大患,各國各出辣招

因每日收到大量垃圾來電及短訊,為免誤墮騙局,不少人一看到陌生電話,就會選擇不接。港府近日會以電話及短訊形式,抽查市民是否符合領取消費劵資格,令人擔心會誤認政府電話為詐騙來電。事實上,詐騙來電造成的不便及巨大財政損失,已成為各國政府及電訊供應商首要面對的棘手問題。 查看文章

【展覽】「歸一.尋找本源」:重新與大自然連結

被大自然包圍下會有怎樣的創作?亞黑基斯(ArBlackChris)擅長從大自然取材,他的創作一直以寫實的筆觸繪畫出動物、植物與大自然,而其作品從不局限於畫布上。這次他就以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的「駐園藝術家」身份,於園內的藝舍展出不一樣的創作。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無償在酷熱中巡邏,只為保障野馬與遊人安全

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 9 人義工團隊「Pony Patrol」(小馬巡邏隊),正努力保護阿薩提格島國家海岸的野馬。義工常在酷熱天氣及蚊叮蟲咬的惡劣環境下當值,無償解決馬與遊客的紛爭,保障彼此安全,讓人們可以好好遊玩,野馬可以如常生活。 查看文章

曾詩敏:以衝浪來體驗很「野」的澳洲

香港開始迎來炎夏,我偶爾會格外想念雖說一天四季,但整體微涼、3 月尾 4 月初的墨爾本,特別是跑往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那段,沿海感受著大風,視覺被壯麗的景色震撼,更能以衝浪來體驗很「野」的澳洲。 查看文章

物种研究警告:全球野生动物过速损失 物种研究警告:全球野生动物过速损失. 发布日期:11 小时前.

研究人员分析了7万多个动物物种,其中的48%被发现种群数量正在减少。 查看文章

澳洲保育:讓鴨嘴獸重回園區

鴨嘴獸是澳洲特有物種,50 年前,澳洲皇家國家公園曾有鴨嘴獸的目擊紀錄,之後其蹤跡一度消失。近年因極端氣候事件,鴨嘴獸的棲息地受到乾旱、火災影響,生存受到威脅,保育團體和當局合作將牠們重新引入澳洲皇家國家公園,以恢復生態系統平衡,確保生物多樣性。 查看文章

曾詩敏:訪澳洲的藝術風貌 —— 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

在墨爾本,除了體育之外,感受到城市和維多利亞州活力一面的,也包括他們的藝術風貌。這次的旅程有好幾個重頭戲,例如之前跟大家介紹過的 F1 澳洲站、市中心搭熱氣球等,還有到訪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NGV),適逢當時有兩個特別的展覽,我們可以欣賞。 查看文章

瀕危卻交易旺盛,猩猩非法貿易是怎樣滋長的?

總有人想養特別一點的寵物,貓狗滿足不了他們,猩猩寶寶則可能是目標之一。不論來源如何。國家地理頻道報道,猩猩們的價格與十年前相比上漲兩倍,一隻黑猩猩可售 10 萬美元,倭黑猩猩 30 萬,大猩猩更高達 55 萬。甚至連一些國家的動物園,也會從非法渠道購入猩猩。 查看文章

曾詩敏:墨爾本的熱氣球之旅

聽說墨爾本是世界上少數能容許在市中心飛熱氣球的城市。承前文提及的旅程,我們這一趟獲安排隨 Global Ballooning Australia,清晨在墨爾本市中心乘搭熱氣球的體驗。 查看文章

曾詩敏:墨爾本招牌盛事 —— 一級方程式賽車

不知大家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 —— 不完全算是狂熱體育迷,卻很熟悉和著迷於 F1(一級方程式)?我有,而且不只一個,當中主要是女生。不要以為女生只是為了看「靚仔」,她們是真正了解並喜歡看 F1。F1 的魔力為何?我藉著早前的墨爾本之行,在澳洲站親身一探究竟。 查看文章

去年遭安樂死的母海象銅像落成 提醒世人善待野生動物

在去年夏天遭挪威當局處以安樂死的母海象「芙蕾雅」(Freya)的銅雕29日在奧斯陸揭幕,「芙蕾雅」因在奧斯陸峽灣曬太陽吸... 查看文章

曾詩敏:拜訪「體育之都」—— 墨爾本

我喜歡以運動看世界,很多時候到異地,是為了體育的緣故;有時就算不是因體育外遊,也少不免會留意當地的體育文化。早前跟 Visit Victoria 到墨爾本走了一趟。初到這個最近取代悉尼,成為澳洲最大城市的維多利亞州首府,不禁好奇想感受及窺探一下,這裡的「體育之都」(Capital of Sport)美譽,有多大程度名副其實? 查看文章

苏丹内战殃及野生动物 保护区狮子食物不足

非洲国家苏丹爆发激烈内战,整个国家陷入混乱,造成数百人死亡,也引起民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区内25头狮子和其他动物命运的担忧。... 查看文章

中国退出联合国野生动物疫情控制调查

一位联合国官员告诉路透社,尽管与北京进行了长期谈判,但中国没有参与联合国调查亚洲鲜活市场和其他将传染病从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高风险设施的项目。 查看文章

初到墨爾本,把握新生優勢交朋友

在香港時,我和朋友的關係都很密切,她們多是我於中學和大學時認識的朋友。我們每月、甚至每週都會見面一次,交換近況和想法。我明白到了澳洲,即使有不同通訊軟件,交流的時間很難比上人在香港。故此,重新建立交友圈子是必須的,也可以更快融入這裡的生活。 查看文章

土著婦女肩負重任:親自保護珊瑚礁家園

2018 年成立的昆士蘭原住民女性護林員網絡(QIWRN),為當地土著和托雷斯海峽群島的婦女鋪路,讓她們發揮祖先累積 4 萬多年的珊瑚礁知識,帶領保育澳洲著名的大堡礁,繪製地圖和追蹤生態系統變化;還終可確立這一代土著婦女的價值,親自保護家園。 查看文章

筆是港媽:尋找萊斯里普(Ruislip)的軌跡

每個天氣好的星期日,我們都會帶兒子到近郊地方玩,除了可以讓他「放電」,也希望帶他出外見識。萊斯里普(Ruislip)是其中一個我們喜愛的地方,更有適合一家大小的活動。Ruislip 屬於大倫敦的希靈登區(Hillingdon),在倫敦市中心的西北面。20 世紀初,大都會鐵路(Metropolitan Railway)在 Ruislip 開設車站,這個小村莊便開始蓬勃發展,也吸引了很多人到 Ruislip Lido。 查看文章

品牌紛紛停用袋鼠皮,原來是好心做壞事?

兩大運動用品公司 Nike 和 Puma 日前宣佈,今後停用袋鼠皮來製鞋。與此同時,美國一些議員正在推動禁售袋鼠製品的法案。多數澳洲人看來,上述舉動未免荒謬。袋鼠在其祖國,肉被當作食材,皮用來造袋、錢包和皮帶。生態學家亦普遍支持捕殺袋鼠,以及延伸的商業活動。為袋鼠好,到底是誰決定? 查看文章

結合環保與教育:市區農莊作為幼兒園

香港近年出現不少親子農莊,讓小朋友有更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可以更健康快樂的成長;大學等大型機構也會發展天台耕作,讓員工可以抖抖氣。人們意識到耕種農作物不單能生產糧食,更能促進身心健康。在世界各地,愈來愈多教育學家和建築師亦正思考,如何結合市區農莊和幼兒教育,鼓勵幼兒全人發展。 查看文章

疫情後遺症:即棄口罩糾纏野生動物

「後口罩時代」下,選擇的自由終於回到個人手上。口罩令撤銷,或者有人仍會外出佩戴口罩,但野生動物似乎沒有選擇。近年全球人人使用即棄口罩,遺下大量塑膠垃圾。疫情大流行期間產生數十億計個口罩、手套,令塑膠污染問題更趨嚴重,並對野生動物構成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的風險。 查看文章

斯里蘭卡禁即棄塑膠製品,拯救野生動物

在斯里蘭卡,由於大量野生動物因吃進塑膠製品中毒死亡,當地政府宣佈從 6 月起全國禁止使用即棄塑膠製品,包括禁止製造或銷售塑膠餐具、調酒器和假花,希望能減少塑膠垃圾對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影響。 查看文章

2023 年初,我出發到澳洲升學去

大約在 2022 年時申請了澳洲的碩士學位,同年年尾,便陸陸續續收到 offer,值得高興的是也收到了就讀心儀大學的機會,煩惱的是選科時其實不是一個慎重的考慮,直到此刻仍擔心會否不適合。到海外讀書於我而言,不論碩士或學士,其實都是頗奢侈的。 查看文章

野生动物案件频发 国家林草局约谈四川多地政府

据财新不完全统计,近期四川警方破获多起野生动物大案要案,涉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约476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18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341只 查看文章

全球暖化,白蟻禍延萬里

達爾文澳白蟻(Mastotermes darwiniensis)在 1.5 億年前就與恐龍共存於世,並作為祖先物種的最後倖存者活至現在。這種巨型北方白蟻具有極強破壞力,近年氣候變化令溫度上升,更讓喜熱的牠們胃口大增,不斷擴大活動範圍,南下蠶食更多地方。惟專家警告,受全球暖化影響,白蟻之禍已非地區性問題。 查看文章

防疫限制放寬,野味農場也可重新運作了?

在疫情前,中國大約有 1,400 萬人從事「野生動物養殖業」,估計價值 5,200 億元人民幣,行業甚至被政府包裝成「農村人口致富捷徑」加以推廣。但在公共衛生專家表示 COVID 病毒可能源於野生動物之後,中國就發佈全面禁令,禁止狩獵、交易、運輸,以及食用野生動物。惟現時非政府組織及專家警告,當地似乎正放寬蓄養箭豬、狸及竹鼠等野生動物的限制,為公共衛生及野生動物帶來新風險。 查看文章

背包客重返澳洲,難再窮遊?

2019 年,逾 30 萬人以工作假期簽證計劃入境,亦使該國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旅遊市場。但經歷兩年多疫情,背包客陸續重返這個陽光明媚之地,卻發現悠閒的窮遊天堂不復存在。 查看文章

澳洲版「安心出行」:二千萬澳元發現 2 名隱藏患者

2020 年全球疫情爆發以後,各國都著手開發手機應用程式,試圖追蹤病毒傳播鏈。事隔兩年,多個程式陸續退役,其中澳洲版「安心出行」被視為最失敗案例,投資逾 2,100 萬澳元,僅追蹤到 2 名隱藏患者,程式今年終於停止服務,政府更鼓勵國民「刪 App」。究竟這個失敗個案,給我們甚麼教訓? 查看文章

去看海,身心更健康

人類自進化以來,至 2007 年多數人口才聚居於城市。人與自然的互動減少,對身心健康俱有影響。研究指出,僅是觀賞自然環境已有助改善唾液皮質醇水平、血壓和血流量;而多接觸環境中的微生物,可以提升免疫力。近年,專家更發現湖泊和河流等藍色空間,或比綠色空間更有益,於是結合海洋活動與治療,向全人類提倡「藍色健康」。 查看文章

成為戰狼,皆因寄生蟲?

寄生蟲會影響動物健康,甚至可以控制動物行為。一種名為「弓形蟲」(Toxoplasma gondii)的寄生蟲,會令灰狼更具攻擊性,有些受感染的狼變得好勇鬥狠,成為狼群中的領袖;但過度兇狠,亦使得牠們更容易受傷。 查看文章

【Soul Monday】澳洲足球隊的咖啡時光

世界盃比賽期間,日本國家隊五朝隨隊廚師西芳照,為國腳烹調美味而有營養的三餐,被譽為球隊第十二人,也是球隊近日獲得佳績的功臣之一。同樣晉級 16 強的澳洲隊今年亦新設隨隊咖啡師,用咖啡因為運動員提神之餘,也讓愛好咖啡的球員有家的感覺,助他們發揮更佳效能。 查看文章

野生动物峰会通过保护多种鲨鱼 减少鱼翅贸易

法新社报导,随这项议案通过,今后将依「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简称华盛顿公约),严格控管真鲨科、双髻鲨科生物的贸易。 来自183个国家地区和欧盟的代表于为期2周会议的最后一天,以共识决方式通过这项具有约束力的决议。这场野生动物相关峰会每2、3年举行一次。 查看文章

列車飽覽野生動物 非洲搶進觀光財

坐上辛巴威的「大象列車」,看著獅子在陽光下打盹、大象伸長鼻子喝水!辛巴威「萬蓋國家公園」最近將舊鐵路改裝成「大象列車」(Elephant Express),讓觀光客可以搭上列車觀賞非洲野生動物生態... 查看文章

實驗:身處大自然 1 小時有益大腦

城市環境雖然便利,但亦證實與增加焦慮、抑鬱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包括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有關 。最近,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於「分子精神病學」雜誌提出解決方案,表明即使只短暫逗留郊外,已能激發大腦變化,有助降血壓、減少焦慮和抑鬱、改善情緒、睡眠、專注力,記憶力和自癒能力。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