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赖恩在德国德勒斯登(Dresden)一座耗资55亿美元打造的半导体厂动土典礼上发表了以上评论。这是德国一系列新半导体厂计画之一。
欧盟统计局4月25日发布2024年欧盟庇护数据,显示2024年逾43万人在欧盟获得庇护身份,其中42%的申请者获得难民身份。 查看文章
欧盟4月25日宣布延长对缅甸制裁,继续对缅甸106名个人和22家实体实施制裁。 查看文章
被送回美国的飞机凸显了贸易战如何扰乱了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货物流动。 查看文章
富士康和塔塔是苹果在印度的两家主要供应商,它们共有三家工厂,另有两家正在建设中。 查看文章
作为欧洲车辆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盟委员会计划对车龄在十年及以上汽车实行强制性年检。目的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 查看文章
据悉,共同民主党前代表李在明作为核心大选公约,正在准备“促进国内生产的税制”。也就是说,为了阻止韩国企业生产设施流向海外,将减免在国内生产产品的企业的税金。很多人指出,虽然引导更多的国内投资、创造工作岗位的宗旨本身是肯定的,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吸引海外企业。… 查看文章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展開關稅大戰,中歐雙方傳出關係轉向和緩訊息,盛傳中國有意單方面解除部份對歐盟制裁,但歐洲議會表示,相關談判已近尾聲,歐盟委員會對北京提出解除制裁的動議態度冷淡。《德國之聲》引述《 查看文章
「癌王」胰臟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多數人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醫師錢政弘指出,不論是慢性或急性,得過胰臟炎的人都會是胰臟癌的高風險群,因為胰臟再生能力差,細胞一旦壞死,再生時就容易突變。韓國曾有統計,胰臟 查看文章
欧盟委员会23日发布报告说,2024年申根区非法过境事件为24万起,比2023年减少了38%,为2021年以来最低水平。 查看文章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使得从牛仔裤到家用电器等产品的订单骤减,中国的工厂开始放缓生产,并让部分工人暂时休假。 查看文章
英国《金融时报》披露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美俄和平协议大纲,其中包括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主权,这一举措可能导致北约和欧盟内部的分裂。 查看文章
新产品在内部电路设计上进行改进,提高了用电效率。与单独使用半导体时相比,合计的安装面积可减少一半,实现轻量化。还有助于延长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查看文章
台灣男子團體energy近年發行的舞曲《星期五晚上》掀起「16蹲」舞熱潮,這股練腿風從年輕人吹到長輩,許多上了年紀者也想挑戰藉此增加下半身肌力,骨科醫師陳建宏提醒這項舞曲運動雖充滿趣味性,也暗藏膝蓋受 查看文章
4月中旬,匈牙利政府启动全民投票程序,就是否同意乌克兰加入欧盟征询民意,政府将据此在欧盟采取相应态度。 查看文章
欧盟监管机构正在调查一波以“SkinnyTok”(瘦身挑战)为标签宣传极度瘦身的社交媒体视频,以评估TikTok在保护儿童上网方面是否做得足够。 查看文章
目前,全球约八成太阳能板由中国制造。但有行内人士认为,假如政府提出创业支持,这新兴行业有潜力可以提供上万个就业机会。 查看文章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今天指出,中国公民在俄罗斯一处无人机生产基地工作,并暗示莫斯...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星期二(1月21日)誓言将对欧洲联盟征收关税,他还说,对中国进口产品的10%关税最快有可能在2月1日征收。 查看文章
联合国人权专家星期二(1月21日)呼吁泰国立即停止可能的将48名维吾尔男性遣返回中国的行动,并警告说,如果这些维吾尔人被强行送回到中国,他们面临酷刑和其他不人道待遇的严重风险。此前,一位美国国会领导人在给泰国驻美大使的信函中也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查看文章
欧盟主席范德赖恩今年首场公开演讲不忘对准中国,提到生产过剩恐将带来「第2次中国冲击」,而欧盟当然必须因应。她谈及大环境并... 查看文章
歐盟國家的財政部長們在周一取得共識,同意對美國新政府採取一致性的態度,以及更具競爭力的歐盟經濟,是應對美國挑戰的最佳保護措施。 熟悉討論情況的歐盟外交官表示,歐盟27位財長在一場非正式晚宴上同時認為, 查看文章
1789年,第一任美国总统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是在属于当时首都的纽约华尔街。华盛顿以高尚人格著称,在简短的演讲中强调的是道德的重要性。强调道德是美国政策的基础,呼吁称“正直、宽容与国民的繁荣和幸福难以分... 查看文章
欧洲联盟(EU)今天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告,指控中国在未获得拥有「标准必要专利」的欧洲业者同意下,让这类专利订下遍... 查看文章
像Groupe Dynamite、Aritzia、Lululemon和Canadian Tire等加拿人企业,都有向美国销往从海外生产的产品。 查看文章
日本文部科学省将在日本国内7所大学设立半导体设计和生产的相关人才的培养基地。各地区的专业教师将参与选定的大学的教育项目,培养能够立即发挥作用的人才。半导体人才短缺是发达国家的共同课题,预计日本今后10... 查看文章
特朗普1月20日将就任美国总统。欧洲央行一位负责人指出未来欧洲和美国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非常大。法国外贸部长圣马丁则强调欧洲不能天真,必须拿出“战斗精神”。 查看文章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德國賓士集團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歐盟應當鼓勵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歐洲開設更多工廠,以此作為取消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徵收懲罰性關稅協議的一部分。 查看文章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即將進入量產,市場傳出虛擬貨幣交易商比特小鹿將成為客戶,知名半導體產業獨立記者高燦鳴(Tim Culpan)對此提出警告,台積電需要仔細審核與比特小鹿的任何合作,因為比特小鹿雖為新 查看文章
全球最大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TSMC)1月16日公布的2024年10~12月财报显示,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虽然以人工智能(AI)半导体为火车头,预计2025年的销售额也将创出历史新高,但美国... 查看文章
人人都怕老來會失智。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吃超過4分之1份、約23克的加工紅肉,例如培根、熱狗、香腸,與增加13%的失智及14%的認知衰退風險有關,若改以堅果或豆類取代1份紅肉,可使失智 查看文章
欧盟冻结俄国央行资产的命令将在1月底到期,但匈牙利已扬言否决延续制裁,主张等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上任后再跟进美国新政。金融... 查看文章
獨立科技新聞記者高燦鳴(Tim Culpan)近日在個人新聞平台Culpium上引述消息報導,台積電預計自本季起在美國亞歷桑那廠為比特幣挖礦業者「比特小鹿」(Bitdeer)生產晶片。由於這項消息傳出 查看文章
为避免支付巨额罚款,欧盟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寻求与销售电动汽车较多、因此碳排放额度有富余的中国和美国车企“共享”这一额度。 查看文章
德国半导体巨头英飞凌科技宣布将在泰国设立半导体工厂。这是一座负责组装功率半导体的“后工序”工厂,最早在2026年初投产。目前英飞凌在东南亚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在泰国设立新基地分散风险。 查看文章
如果匈牙利投票否决延长对俄制裁,欧盟可能援引一项比利时皇家战时法令,将俄罗斯被冻结的1900亿欧元资产留在欧盟。 查看文章
在以哈战争停火协议释出之际,欧盟宣布对加萨走廊巴勒斯坦民众的最新一笔人道援助1.2亿欧元(约1.24亿美元),并提出20... 查看文章
欧盟15日表示,正在加大支持力度,建立预警系统并成立快速反应小组,帮助医院抵御黑客组织的网络攻击。 查看文章
英国自由民主党呼吁英国政府努力与欧盟建立正式的关税同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使英国免受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影响。此举将给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欧洲问题上带来新的压力。 查看文章
美国商务部1月15日发布消息称,将要求半导体代工企业等有义务对先进半导体出口加强监控。需要确认出口目的地是否为美国政府认定的没有国家安全保障问题的地区。此举将在事实上扩大针对中国企业的禁运措施。 查看文章
祥碩(5269)宣布已與日本的Techpoint達成最終協議,計劃以每股20美元現金收購Techpoint所有已發行的股份,總交易金額約為3.9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28.95億元。這筆收購旨在幫助祥 查看文章
美国星期三(1月15日)公布了对先进计算半导体的进一步出口管制,提高了对企业的尽职调查要求,以便防止在现有的限制情况下,半导体技术仍被转移到中国。 查看文章
世界经济论坛今天公布调查显示,武装冲突是今年首要风险。在政府和企业领袖下周将出席在瑞士达沃斯(Davos)举行的年度集会... 查看文章
国际铝价15日盘中上涨,原因是欧盟考虑对俄罗斯的金属祭出新一轮制裁,且中国的铝产量增产预料将减缓。 查看文章
據新華社報導,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通電話。習近平呼籲,中歐關係發展的關鍵在於尊重各自人民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習近平呼籲,中歐要相互 查看文章
布鲁塞尔方面星期二(1月14日)表示,欧洲联盟和中国计划在今年举行峰会。在此之前,欧盟最高官员之一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电话交谈。 查看文章
此前一项调查发现北京方面在同一领域的公共合同竞标方面歧视欧盟制造商。 查看文章
星期二(1月14日)早上,南加州风力增强,给试图扑灭洛杉矶失控的熊熊大火的消防员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场大火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至少还有24人失踪。 查看文章
西班牙宣布计划对来自欧盟以外国家(如英国)的非欧盟居民购买的房地产征收高达100%的税,以解决该国的住房危机。该措施是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布的十几项措施之一。 查看文章
據彭博新聞周一引用歐盟官員報導,歐盟正考慮加大對馬斯克(Elon Musk)的社群媒體X平台的調查,查清是否違反內容審核的規定。 歐盟是在2023年開始對X平台(前身為Twitter)進行調查,該平台 查看文章
加州洛杉磯野火持續焚燒,迫使數萬人逃離家園,尤其高檔住宅區已燒毀至少1,182公頃的土地,目前野火已釀24人死亡、至少16人失蹤。近年,美國野火頻繁,主要原因歸咎於氣候變遷,導致天氣變得更乾、更熱,使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