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4.02
21:04

生前变态性骚女秘书! 前首尔市长“迁葬民主圣地”:精神像耶稣

韩国前首尔市长朴元淳生前长期性骚扰市府女秘书,遭到对方上警局报案后,才于2020年7月选择轻生身亡。2021年,先前朴元淳的坟墓遭到民众恶意破坏,家属因此决定移葬,昨天(1日)已顺利移葬至牡丹公园,不过这里是民主运动人士葬身之地,因此再度引发争议,被认为是对受害女性的二度伤害。...

更多文章
杜特尔特缺席当选市长意味着什么

中期选举重振了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命运,并使他的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有望在2028年竞选总统,进而可能使菲律宾外交政策再度转向。 查看文章

韩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提修宪 推总统任期四年得连任一次

韩联社报导,南韩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18日在社群媒体发文提议修宪,希望推动总统任期四年,得连任一次的制度,以及总理... 查看文章

广岛市考虑破例邀台湾出席原爆80年和平仪式 长崎市长揭不通知原因

日本《产经新闻》15日独家报导,广岛市正考虑今年8月6日举行的和平纪念仪式,将通知函发给与日本没有外交关系的台湾。不过,... 查看文章

广岛县吴市市长宣布接受防卫据点建设计划

  【共同社5月16日电】围绕防卫省在日本制铁濑户内制铁所吴地区(广岛县吴市)旧址建设“多功能综合防卫据点”的计划,吴市市长新原芳明16日在市议会全体协商会上宣布想接受该计划。他提到就业岗位和流动人口...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强推针对曹喜大特别检察法 选举前“司法战争”加剧

  韩国共同民主党14日在国会法制司法委员会举行的“大法院院长曹喜大等涉嫌司法机关干预总统选举真相调查听证会”上指出,大法院作出将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所涉案件以有罪倾向发回重审的裁定是“司法政变”,发起全面攻势。共同民主党将针对曹喜大的特别检察法案以及增加大法院… 查看文章

世界最穷总统穆西卡辞世 简朴信念重塑乌拉圭民主格局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为了不断地发展。」乌拉圭前总统穆西卡(Jose Mujica)于当地时间5月1... 查看文章

全球民主认知研究 百国逾十万受访者对美国观感低于中国

路透报导,根据12日发布的一分年度民主认知研究,全球各地对美国的认知已在过去一年间恶化,现在比对中国的看法更糟糕。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因接连收到恐袭举报高度警惕……李在明演讲或采取“全方位防弹玻璃”防护

  由于共同民主党接连收到针对其总统候选人李在明的恐怖袭击举报,该党选举对策委员会就官方竞选期间总统候选人警卫问题拉响了警报。随着威胁升级,共同民主党方面正考虑仿照美国总统选举,在李在明进行演讲时设置四面防弹玻璃以确保安全。  据共同民主党选举对策委员会12… 查看文章

墨西哥造势活动传枪响 市长候选人中弹身亡

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Veracruz)地方首长表示,该州的1名市长候选人今天在竞选造势活动中遭到枪击身亡。 查看文章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蒂海牙受审 仍是家乡市长候选人

菲律宾期中选举预计12日登场。因发动扫毒战导致数以千人丧命的前总统杜特蒂,被押送至荷兰海牙、移交国际刑事法院候审,但他在... 查看文章

马克龙称特朗普打压学术界威胁美国民主

这位法国领导人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呼吁研究人员来欧洲发展。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要求“从12日起停止有关李在明的所有审判”

共同民主党紧急对策委员会要求在正式选举运动开始的12日以后,将有关李在明候选人的所有审判日程改为大选以后。也就是说,不仅要停止大法院以有罪宗旨发回的公职选举法案重审,还要停止大庄洞、柏岘洞、城南FC、慰礼疑惑、伪证教唆、双铃对朝汇款事件等审判。共同民主党暗示…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史无前例地讨论弹劾大法院院长……李在明应克制

共同民主党对大法院以有罪宗旨把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发回重审提出了对大法院院长的弹劾论。该党70名初选议员表示“将立即对大法院院长曹喜大主导的司法政变进行弹劾程序”,一天后的4日召开的紧急议员全体大会讨论了弹劾问题。首尔高等法院在案件退回重审一…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在议员全体会体上首次讨论“弹劾大法院院长”问题

共同民主党开始讨论对大法院院长曹喜大进行弹劾。大法院对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共同民主党把这一决定定性为“第三次内乱”,预告如果法院急于确定李在明有罪,将动用弹劾大法院院长等所有手段进行超强硬应对。有人担心,如果推进对大法院院长的… 查看文章

青鳥竟嗆陸客「滾回中國」 旅美教授痛心:民主價值在流失

近日一段在台北車站商場拍攝的衝突影片引發社會熱議,一名自稱「青鳥行動」參與者的男子,因不滿一名講中國大陸口音的遊客提及「上海都在用支付寶」,當場爆罵「這裡是台灣!滾回你中國!共狗!」語氣激烈,事後更在 查看文章

香港“47人案”中首批四名民主派议员获释,但终身不得参选 香港“47人案”中首批四名民主派议员获释,但终身不得参选. 发布日期:6 小时前.

他们在严密安保下乘车离开了关押地,直接被送回家。 查看文章

新營停五停車場動土 點燃民進黨台南市長初選戰火

台南市新營區停五立體停車場28日動土,意外點燃民進黨下屆台南市長初選黨內戰火。立委林俊憲在臉書發文,點名同黨競爭對手立委陳亭妃,藉著國民黨的力量打擊黨內同志;陳反嗆此一指責完全失焦、搞錯對象,現階段最 查看文章

共同民主党确定李在明为总统候选人……“没有第二名的第一名”要越过的山

共同民主党前代表李在明27日以89.77%的得票率被确定为共同民主党第21届大选总统候选人。这是以50%比50%的比例反映四个地区权利党员及代议员投票和以共同民主党支持层和中间层为对象的舆论调查的结果。继2022年之后第二次获得总统宝座挑战券的李在明在接受候… 查看文章

李在明压倒性票数获共同民主党提名 成南韩总统热门人选

南韩自由派政治人物李在明今天以压倒性得票率成为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他在面临持刀攻击、戒严风波以及刑事指控等重... 查看文章

盖茨和贝佐斯支持的矿业集团进军刚果民主共和国

KoBold认为,该国将对美国确保能源转型矿产的努力至关重要。 查看文章

为和平不得不牺牲?俄致命空袭首都后 基辅市长:乌恐须领土让步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迈入第4年之际,美国总统川普提出一项和平构想,内容疑似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国领土,引发国际舆论争议... 查看文章

长崎市长将出席NPT筹委会会议 传递核爆地心声

  【共同社4月23日电】日本长崎市市长铃木史朗将前往美国纽约,出席28日在联合国总部开幕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铃木2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割裂加深... 查看文章

长崎市长希望特朗普访问核爆地

  【共同社1月20日电】日本长崎市市长铃木史朗在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提及就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称:“希望他务必到访核爆地,来直接接触核爆的实际情况。”铃木示意将在特朗普就任后... 查看文章

矛头对准特朗普和马斯克 伦敦市长呼吁应对极右翼势力

在特朗普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前夕,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发文呼吁英国政府对极端主义采取行动,并警告西方必须勇敢面对一场对抗极右翼势力的战斗。 查看文章

德国柏林市长希望取消波恩第二个“联邦政府所在地”定位

德国联邦政府目前仍有六个部委的总部设在波恩,其他各部门也均在波恩设有办公室。柏林市长韦格纳(Kai Wegner)表示,这种做法效率低下。 查看文章

石破与广岛市长会面 表示将慎重考虑参加禁核会议

  【共同社1月17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17日在官邸与广岛市市长松井一实会面。松井要求日本作为观察员参加将在核爆80周年的今年于美国举行的《禁止核武器条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石破表示将慎重考虑,称“必... 查看文章

自由民主党:英国应寻求与欧盟建立新的关税同盟

英国自由民主党呼吁英国政府努力与欧盟建立正式的关税同盟,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使英国免受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影响。此举将给英国首相斯塔默在欧洲问题上带来新的压力。 查看文章

立陶宛前外长:俄乌如何收场影响全球 是民主阵营最大挑战

立陶宛前外交部长蓝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15日在台北演说指,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如何收场,对... 查看文章

三名中国公民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因非法采矿而被判七年监禁

美联社星期二(1月14日)报道说,根据法庭文件,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三名中国公民当天因非法开采刚果矿产资源而被判处七年监禁并被勒令支付60万美元罚款。 查看文章

什么是“垃圾殖民主义”以及泰国为何禁止进口塑料?

自1992年以来,中国接收了全球近一半的塑料垃圾,直至2018年实施进口禁令,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查看文章

民调显示英国人对政治悲观 更多年轻人不喜“民主选举”

一项民调显示,英国选民总体上对政治持悲观态度,1/5的Z世代和千禧一代更喜欢不经过民主选举的强有力领导人,同时近2/3的人认为英国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查看文章

彰化員林市長辭世 縣府指派前民政處長賴致富代理

彰化縣員林市長游振雄11日清晨於彰化基督教醫院辭世,享壽63歲,由於其市長任期已過半,不須辦理補選,由縣府派員代理市長,為利市政工作繼續推動,縣府今(13)日公布代理市長由曾任縣府民政處長、已退休的賴 查看文章

加州大亨「用走洛杉磯92%的水」 蔡正元:民主黨大金主

美國洛杉磯野火燒出加州水資源管理分配問題,讓1對用水大戶夫妻再度引發熱議。來自烏克蘭的猶太裔移民、億萬富豪瑞斯尼克夫婦旗下數間公司用水量居加州之冠,還是加州最大地下水儲存設施最大股東,名下農業公司每年 查看文章

2026台南市長綠營人選 媒體人最新預測:這人出線可能性大

2026台南市長民進黨人選備受關注,綠委林俊憲、陳亭妃兩人互相較勁。媒體人謝寒冰認為,林俊憲最後出線的可能性比較大。針對台南市長綠營人選,謝寒冰今(12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他不認為王定 查看文章

美驻日大使卸任前批北京 强调美国偕盟邦保护民主

即将卸任的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Rahm Emanuel)今天发表临别谈话批评北京当局,他说中国、北韩和伊朗是「专制者轴... 查看文章

接見數理奧賽代表團 賴清德盼一起關心台灣民主發展

賴清德總統今天接見「2024年國際數理學科奧林匹亞競賽代表團」,談及民主憲政體制的重要性表示,民主制度讓每一個人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因此,政府除了提出各種政策協助完備科學教育,也要守護民主自由的憲 查看文章

台中市長選戰最新民調出爐 蔡其昌緊追在後差距曝光

距離2026年九合一大選僅剩不到2年,其中在台中市,由於現任市長盧秀燕任期將屆滿,藍綠會派誰出戰備受各界關注。根據1份今(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藍營可能候選人的支持度呈現優勢,綠營方面,若是派立委 查看文章

抗议医疗匮乏 意大利小镇市长下令「禁止居民生病」

意大利公共医疗候诊名单冗长,让许多病患病情恶化或被迫放弃治疗。意大利南部一位小镇市长为表达抗议,近日颁布「禁止居民生病」... 查看文章

布林肯访问首尔,表示对韩国民主体制深具信心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星期一(1月6日)在首尔表示,尽管韩国的政治动荡仍在持续,美国对韩国的民主体制深具信心。 查看文章

偷挖金?民主刚果逮捕3名中国人 查获金条及2600多万美金

刚果民主共和国官员说,3名中国公民在该国东部被捕,他们携带12根金条和80万美元现金。 查看文章

印尼宪法法院取消总统提名门槛 小党称「民主胜利」

印尼宪法法院日前裁定,选举法中针对正副总统提名所设的门槛,仅有利大型政党,违宪须废除。代表中小型政党将来能推出人选竞逐总... 查看文章

台湾:中国正加倍努力利用虚假信息破坏民主

台湾政府说,中国正加倍努力通过散布虚假信息,尤其是网络虚假信息,来破坏对台湾民主和与美国的密切关系的信心。 查看文章

沈慶京庭上爆料前副市長「可能要」索賄 檢怒斥「極其藐視司法」

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遭檢方起訴後,多次在法庭上都爆料他沒有習慣跟政府官員談錢,不然「郝龍斌時代」他就配合了,前北市副市長可能要索賄等,但檢方反嗆他惡意指摘證人索賄、極其藐視司法,不尊重我國司法程序,非予 查看文章

英国新年授勋名单公布 伦敦市长与众作家、演员和运动员获封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的第一个新年授勋名单已公布,在作家、演员和体育明星纷纷被授勋的同时,伦敦市长萨迪克·汗也荣誉加身。 查看文章

民运团体发起“救援王炳章”全球联动活动:敦促中共释放被关押22年的民主斗士

被称为中国海外民主运动第一人的中国民主活动家王炳章已被中共关押长达22年。多个海外人权组织和民间团体12月28日发起了“救援王炳章”全球联动活动,呼吁中共尽快释放这位中国民主活动家,同时敦促美国政府加大对中国的施压力度,甚至探讨通过“换囚”的方式为王炳章争取自由。此次行动吸引了年轻一代的积极参与,为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 查看文章

2026北市長選戰民調出爐 張禹宣:賴若派她出戰 事情就大條了

根據《TVBS》公布的2026年台北市長選戰最新民調,若綠營推派立委王世堅,支持度為27%,台北市長蔣萬安支持度則為56%,雙方差距最小,僅29個百分點;社民黨議員苗博雅支持度為28%,蔣萬安則為59 查看文章

美钢生产据点市长等致函拜登 望批准日铁收购

  【共同社华盛顿12月24日电】关于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美钢生产据点所在的美东部宾夕法尼亚州和中西部印第安纳州当地市长等20人公布致总统拜登的信函,内容为要求批准收购。信函落款日期是2... 查看文章

民進黨5縣市長合體批《財劃法》修惡 侯友宜說話了

高雄、台南等5位綠營縣市首長今(25)日北上召開記者會,批評立法院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是惡法,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受訪表示,《財劃法》已經立法院決議通過,我們希望通過後能盡速執行,新北市預估增加37 查看文章

南韩共同民主党:代理总统弹劾提案暂缓到26日

韩联社报导,南韩主要在野党共同民主党说,提起代理总统韩悳洙弹劾动议一事,将暂缓至26日。该党原计划24日下午5时半就提案... 查看文章

习近平访澳门:庆祝“回归”25周年背后的经济隐忧与民主倒退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为期三天的澳门视察行程,重点包括出席澳门主权移交25周年庆典及主持新一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过去25年来,澳门经济在博彩业的带动下急速发展,但是民主进程与人权却不断倒退。在习近平到访期间,严密的保安影响到澳门人的日常生活,当地独立媒体在压力下无法为民发声,就连身在海外的社运和民主人士也被越洋维稳。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