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哲學界 KOL 捲入背妻偷食醜聞,引起連番網絡討論。事實上,哲學界有外遇絕不稀奇,最著名有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與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他們是唇齒相依的終身伴侶,但各自發展出其他浪漫與性關係 —— 大前提是雙方都事先有協議共識。
麦艾文:未来走到台前的将是“交易者特朗普”,还是“竞争者特朗普”?这将决定美中关系走向,双方谈成大交易和关系大滑坡都有可能。 查看文章
俄罗斯总统普京9日签署了关于批准俄朝《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的法律文件。该条约自俄朝双方互换批准书之日起生效。 查看文章
中国政府认为,无论特朗普嘴上怎么说,美国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的做法都不会改变。此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机会,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是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准确预测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并预言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罗奇近年来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转趋悲观,并且认为“香港已经玩完了”。中共建政75年之际,中国经济是繁华落尽还是仍有转机? 查看文章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日前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華自強也是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協調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院前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Rick Waters)日前接受美国之音中文部国务院记者卡拉专访,就当前美中关系的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查看文章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9月18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挑战,“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中国构成的挑战不仅在军事方面,而是全方位的。” 查看文章
中国军队的南方战区负责人预计下星期将访问夏威夷,在这之前几天,五角大楼的一名高级官员在北京参加了一次防务会议。 查看文章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在访问北京时表示,如果哈里斯当选下任总统,她将负责任地管理美中竞争,使其不变成冲突或对抗。 查看文章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即将到期,续签仍悬而未决,凸显政治问题对前沿研究工作的破坏。 查看文章
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进入第二天之际,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安全论坛星期二(7月16日)也正式登场,而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中国构成的挑战。前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Stephen Biegen)说,美中关系因美国的大选而处于一种沉寂状态,但很多中国人希望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当选。阿斯彭安全论坛的执行主任安雅·曼纽尔(Anja Manuel)认为,特朗普再次当选的话,美中关系将会是一个充满惊涛骇浪的旅程。 查看文章
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表示,美中关系“恢复了某种正常状态”,但仍然需要保持沟通,来管控这一长期战略竞争关系。 查看文章
中国防长指责美国在台海和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并表示反对美国在亚洲扩大影响力和联盟。美方则对中国对台施压的做法提出警告,并称希望确保南海的自由航行。 查看文章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5月31日在新加坡拉开帷幕。作为地区军事外交的重要平台,美中两国在此的互动或“互怼”往往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美中代表团在香会上如何互动“近年来已成为美国和中国关系的晴雨表,” 查看文章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眾號消息,美東時間29日,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舉辦新聞發布活動,宣布與中方開啟新一輪大貓熊保護合作,年內將迎來一對新的大貓熊——寶力、青寶。謝鋒應邀出席致詞表示,期待大家像關心大貓熊 查看文章
王英良:在现实主义主线上,美国对华政策会始终徘徊在激进主义与理性主义路线之间,实际如何应对中国竞争,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没有先例可循。 查看文章
布林肯此行也突出地显示出,尽管两国关系已经似乎稳定下来,但并非意味着分歧不再扩大和深化。 查看文章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訪問中國大陸3天,今天(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傍晚6時許,布林肯在北京對於本次訪問召開記者會表示,去年11月習近平與美國 查看文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兩國應該為「同球共濟」做出表率,為世界和平承擔責任。他強調,中美關係企穩的勢頭來之不易,不進則退,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访华之际,中美在战争、贸易、技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争端正在发酵。拜登在大选年面临对抗中国威权政府的压力,中国则正在讨好外国投资者以帮助提振经济。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中国,开始一年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在有关贸易、领土争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锋可能再次扰乱美中关系之际,他的来访能否缓和局势引发关注。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何越:西方哲学并不晦涩难懂。相反,过去2500年里,哲学与整个西方社会、宗教、政治、科学等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查看文章
美国签署《台湾关系法》45周年之际,台湾候任副总统萧美琴(Hsiao Bi-khim)星期六(4月13日)在台北重申,台湾将持续强化国防,展现捍卫主权的决心,因为台湾深知“人助,须先自助”的道理。不过,越来越多的台湾学者认为,《台湾关系法》45年来有效维护了台海和平,但随着中共升级的武力威胁,美国应更明确表明协防台海冲突的意愿,才能有效吓阻中国的侵略野心。 查看文章
包括美国众议院台湾连线四位共同主席及参议院两党议员在内的数十名参、众议员星期三(4月10日)提出一个跨党派决议案,确认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并纪念《台湾关系法》签署届满45周年。 查看文章
这位美国财政部长在结束为期6天的访华之旅时表示,美国已采取“重大举措”来稳定与中国的关系。 查看文章
自去年8月以来,中菲关于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的博弈不断升级,俨然成为2024年美中关系最具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一 ,考虑到目前中菲博弈的频率和烈度,任何对峙和摩擦都有可能导致危机的迅速升级。 查看文章
曹辛:拜登在“两会”以后的对华政策应该是继续守住“小院高墙”的政策禁区,其他则保持相对正常的中美政经关系。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四(3月7日)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三次国情咨文。他在提到中国时说,美国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并且会为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挺身而出。不过他强调,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并且美国正处在更强有力的地位赢得竞争。 查看文章
1979年由美国国会通过并由吉米·卡特总统在当年4月10日签署的《台湾关系法》即将于下个月届满45周年,美国参众两院两党领袖及数十位议员星期三(3月6日)在国会山一次庆祝活动中重申确认了这部法案实施几十年来对强化美台关系的作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麦克·麦考尔还透露,他将率领一个国会代表团到台湾参加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的就职仪式。 查看文章
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星期三(3月6日)在参议院院会上发表讲话,纪念美国国会1979年通过的《台湾关系法》签署成法将满45周年。他说,这个攸关美国重要国家利益的法律有助维持西太平洋和平、安全与稳定,“我们在台湾岛的朋友继续书写着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坚韧故事。” 查看文章
目前拜登政府对大选年中美关系的定调仍然是“以稳为主”,主动加码对华科技封锁的意愿也相对有限 查看文章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面对各项重大国际议题都有所回应,欲借此担任“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DW国际新闻总编Richard Walker在场边专访到香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成,他认为中美如今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新冷战”,但与当年的美苏冷战大相迳庭。 查看文章
慕尼黑安全会议18日落幕,讨论重点除了加沙及俄乌冲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专场演说也是关注焦点。DW在场边访问中国专家李成,他认为美中关系在拜登执政下并未明显改善;而若特朗普执政,在台湾问题上可能有利于中国,但在贸易方面却可能对中国强硬。 查看文章
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高層頻頻互動。專家分析,當前兩國關係可說是2018年貿易戰以來最佳時期,但結構仍不穩定,若前總統川... 查看文章
双方探讨了下阶段两国各层级交往,同意保持各领域对话沟通,进一步落实“旧金山愿景” 查看文章
持续多年的紧张局势已显著削弱了美中贸易关系。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收窄,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同比下降了20%,从世界其他地方的进口不断增加。 查看文章
曹辛:沙利文有关中美关系的演讲带有对本届政府任内的中美关系进行回顾、同时对未来进行展望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为当前总统大选服务的性质。 查看文章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1月26日至27日在泰国曼谷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两人的会晤是两国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旧金山峰会达成共识,维持两国高层沟通渠道畅通努力的一部分。沙利文周二(1月30日)表示,他与王毅都同意,美中两国元首应继续对话,也应尽快通电。 查看文章
鞠建东、侯江槐:基于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全球经济基础,或催生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及三足鼎立的全球治理体系。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三(1月17日)在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接受美国政治评论家、《外交事务》杂志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采访,并在采访中谈及美中关系和台湾议题。布林肯表示,稳定美中关系非常重要,两国高层在过去一年的接触是为了直接而明确地处理分歧,并且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他还提及与中国达成了应对芬太尼危机的相关协议。在台湾议题方面,布林肯祝贺了台湾人民的民主选举结果,并强调台海和平稳定是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 查看文章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表示,台湾问题至今仍然是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最具爆炸性的问题,台海局势不稳,中美关系难安。他形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最重要“护栏”,强调遏制“台独”这个祸根乱源是最紧迫任务。 查看文章
在台灣多數民眾選擇賴清德擔任新總統後,台灣成為中美關係潛在爆發點的命運似乎已成定局。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6日報導,長期以來,北京一直反對台灣執政民進黨的 查看文章
台湾总统选举的获胜者是几名候选人中中国最不信任的一位,令美中之间脆弱的关系缓和面临风险,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和军事强国之间可能再次出现紧张局面。 查看文章
此次访美期间,刘建超还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用流利英文发表演讲,并与外方互动交流,引起了中美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查看文章
每日新鲜资讯,为您一网打尽!周一至周五ABC中文《头条》展阅愉快!今天是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 今天的新闻提要: 查看文章
刘建超表示,近年来中美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旧金山会晤达成重要共识,为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能,中美关系呈现企稳向好势头 查看文章
(台北7日综合电)台湾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除了经济等岛内议题,中国和美国可能更受选民关注。问题是:台湾选民会在两个大国之间做出选择吗? 综合亚洲新闻台(CNA)和DP报道,瑞芳区渔会总干事黄志明表示,他们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渔民指不懂政治只求生计 2022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之际,中国宣布禁止台湾白带鱼、竹荚鱼、柑橘类水果等农渔产品销往中国,超过百家台湾出口商受到影响。直至去年3月,中国才解除对台湾白带鱼、冻竹荚鱼进口禁令。 黄志明表示,有渔民已经开始说……今天(中国)禁白带鱼,明天他们可能会禁石斑鱼或管鱿或其他。他说:“(渔夫)对未来真的毫无头绪。” 他因此认为,在这次总统选举中,渔业界“可能较倾向于”国民党,因为国民党“与中国大陆沟通较好”。他补充说:“我们不懂政治,但我们要(维持)我们的生计。” 有者反感中国咄咄逼人 但对一些选民来说,中国的咄咄逼人让一些人反感。 大陆解放军近期频繁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2020年,共有380架次解放军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去年则接近1630架次。 现年54岁的航空爱好者埃里克‧陈(音译)说:“中共党是压迫台湾,台湾人民就越团结。这反过来对某个政党是鼓励。”他指的是执政党民进党。 国民党称,投给民进党就是投战争。 政治学者左正东表示,有鉴于此,国民党总统候选人侯友宜抛出“3D战略”─吓阻(Deterrence)、对话(Dialogu)、降低风险(De-escalation)。 平衡台美中关系艰难 民众党秘书长周台竹告诉Insight,民众党“不能只看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我们也需要审视全球关系。” 他说:“被夹在中间,我们也在处理两岸关系时也要考虑到美国的感受。随着美中关系的演变,台湾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但这个平衡越来越难维持。 常驻台北的时事分析家及记者寇谧将(J Michael Cole)表示,在台湾无论谁当权,要找到平衡很艰难。他说:“我们有过较亲中的政府,但对他们来说也很困难,因为说到底,台湾安全的唯一保证者是美国。” 民进党国际部主任赵怡翔表示,美国“对台湾非常重要”。他说:“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我们与美国有清晰的沟通渠道。我们有高度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他指出,民主和自由“为过去几年引述我们价价值观的基线。” 由于中美关系不稳定,一些选民认为台北与华盛顿日益密切的关系具有挑衅性。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教授冯建三就是其一。现年64岁的冯建三与一些学者和退休学者组成一个小组,他们主张台湾应与美、中大国维持“等距关系”。 台加强军事实力 增两岸敌意 冯建三指出,台湾不断地加强军事实力,采购大量军事装备。他说:“这增加了两岸关系的敌意。我们觉得这对台湾和双边乃至世界都不是好事。” 他表示,美国防长奥斯汀曾说,美国利用乌克兰来削弱俄罗斯,“如果美国有这样的计划,我们会担心他们是否会利用台湾来削弱北京……我们为何要成为你的代理人?” 不过,大多数台湾人对美国的好感高于中国。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0年进行的调查,台湾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是对中国好感度的两倍。台湾较年轻一辈尤其更倾向与华盛顿而不是北京建立更密切关系。 年轻选民再起关键作用 民进党在2020年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年轻选民成了民进党胜选的关键群体。在今年大选中,年轻选民可能再起关键作用。 现年22岁的政治大学政治系学生威尔逊.陈(音译)是首投族。他表示,觉得中国是一人专政,行事难以捉摸。美国是民主国家,可以肯定当选领导人将遵循选民的意愿。 他说:“但是(对于)中国,你不知道他们的领导人明天会决定做什么。” 国民党若想胜选,年轻族群不同忽视。事实上,侯友宜9月访美期间曾说“美国是台湾最真诚的盟友”。 民众党成第三选项 然而,有选民厌倦大了两党制和美中对立。民众党成为了第三选项。虽然民众党在民调中落后,但该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在40岁以下族群-中有高人气。 王业立表示,这是因为柯文哲比较直接。他与一般政治人物予人的刻板印象非常不同。他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欣赏柯文哲的行事风格和个人魅力。” 通胀房价高居困扰台人 对许多选民来说,岛内课题困扰着他们,尤其是台湾经济低迷,此外也面临生活费高涨等问题。 以全球标准台湾的通货膨胀率相应低,台湾2022年通胀率达2.95%,为2008年最高。去年10月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飙至3.05%,创15个月新高。 此外,台湾房价仍高居不下。根据政府6月公布的房租指数,5月租金指数为103.53,是自1981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高房价加上工资低,迫使年轻选民放弃拥有自己的住房。 来自台中的大学毕业生刚在台北找到一份工作,他指出,北市的食物和房租成本都很高,在薪水不高之下,只能存到一点钱。“在这种情况下,10年20年后,都不可能在台北购置房产。” 总统候选人都抛出提高薪金和控制物价的计划。民进党的赵怡翔提到,赖清德此前曾推出一些倡议,例如修改对初创企业监管,包括限制一些财务限制。他说:“第二部份是真正地确保我们将一些制造业带回台湾,尤其是高端精密制造业。” 侯友宜提出劳工加薪,企业减税。 民众党则表示,两个对手政党都必须为薪金低负上责任。 做决定须考虑中美反应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符祥文表示,如果赖清德胜选,可能结果是台海局势“更加紧张的4年”。 他补充说,如果是侯友宜或柯文哲胜选,传统观点认为这将让紧张局势缓和,因为这两位候选人会说中国听听来顺耳的话。 对于一些选民来说,夹在巨人之间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对票要投给谁仍举棋不定的黄志明说,无论台湾作出什么决定,都要考虑到美国和中国会做何想。 他说:“老实说,我对此感到厌倦。这就有如……在做出下个决定前,我们必须观察他们的下一步以取得回馈。长期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处境。” 超级星期日奋力拉票 3党齐聚高雄比拼 (高雄7日综合电)台湾大选倒数,蓝绿白总统候选人在选前最后一个星期日(1月7日)齐聚高雄比拚,鼓山、前镇、凤山区均有大型造势晚会,辖区警方出动近千名警力维安与交管。 国民党的侯友宜及民众党的柯文哲将前往当地知名的瑞丰夜市拜票,侯友宜获前总统马英九、党主席朱立伦、高雄前市长韩国瑜站台,民众党柯吴配造势大会,有立委候选人黄国昌、陈昭姿、许忠信、黄珊珊接力助阵。 民进党“赖萧配”则在高雄捷运凤山西站旁举办造势活动,总统蔡英文、前行政院长苏贞昌将到场助阵,赖清德、萧美琴压轴上台。 上周六超级星期六,柯文哲启动中台湾行程,侯友宜与赖清德力战新北,下午分别在新庄造势,晚间移至桃园拚场;赖清德还到嘉义辅选,赶场台中造势与柯文哲拚场,3阵营强攻3大都会票仓,相互较劲,盼催出胜选气势。 柯文哲喊出“中台湾赢、选举就会赢”气势;侯友宜6度喊出“咱一定会赢”;赖清德与搭档萧美琴户外造势现场冻蒜声不断,气势如虹。 涌入逾万支持者 民进党在中坜区举办“挺桃园、站出来”选前造势活现场喊出涌入超过10万人;国民党在桃园中坜举行“台湾平安人民侯康”桃园团结胜利大会,现场支持者亦超过10万人;柯文哲在大里振坤宫旁空地举行“相信中台湾、把国家还给你”民众大会师,现场喊出超过5万人,气氛热烈。 赖清德表示,台湾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会让台湾走得更稳、更远。侯友宜则称,民进党执政,诈骗在路上、台独在路上、引战在路上,这台车一直开,“台湾会安全吗?”柯文哲强调,“台湾不是民进党的专利,国旗也不是国民党的专利,都是台湾人民的,拜托大家一起翻转台湾,脱离蓝绿恶斗,一起创造台湾历史上的奇迹。” 查看文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跟美国总统拜登在新的一年以新年电贺开启两国互动,但美国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却始终令中国不安,让中国官媒喊话美国,只要管好自己,就能管控好美中关系。与此同时,也有中国评论人士发文说,中国改变自己远比改变美国更有益。中国只有先学会改变自己,才能去改变世界。 查看文章
在中美正式建交45周年的日子里,两国元首互致贺信。有评论认为这预示着中美关系在新年里的良好开端。此外,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分别与朝鲜和俄罗斯领导人互致贺电。 查看文章
我們正見證世界被極端意識形態拉扯撕裂,亂世中沒有人獨善其身,「如何好好活著」變成一道艱深課題。法國文藝復興時代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巨著「隨筆集」(Essais),便曾經為歷代知識分子提供精神寄託,即使是上世紀兩場大戰、文明淪喪,它仍是珍貴思想資源。究竟有甚麼讓他的文字深具感染力?他為我們留下甚麼忠告?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