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确诊病例162例中,海南127例,广西16例,浙江12例,重庆3例,内蒙古2例,广东1例,四川1例
本土病例380例(海南285例,广东39例,内蒙古27例,西藏10例,福建8例,浙江5例,广西2例,湖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贵州1例),含2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查看文章
本土病例350例(海南300例,广东25例,内蒙古16例,吉林2例,福建2例,重庆2例,广西1例,四川1例,西藏1例),含4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43例,内蒙古1例,广东1例,广西1例) 查看文章
本土病例324例(海南259例,广东37例,内蒙古12例,浙江4例,湖南3例,北京2例,河北2例,广西2例,湖北1例,重庆1例,四川1例),含42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33例,浙江4例,湖南3例,广西2例) 查看文章
本土病例337例(海南297例,内蒙古12例,广东12例,重庆5例,浙江3例,广西3例,北京1例,江苏1例,河南1例,湖南1例,贵州1例),含2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海南26例,北京1例,浙江1例,贵州1例) 查看文章
本土310例病例中,海南262例,内蒙古22例,广东11例,浙江7例,广西4例,重庆3例,四川1例 查看文章
据一名网络安全研究人员称,一场亲北京方面的网络宣传活动利用虚假网站和社交媒体帖子,试图诋毁调查过中国镇压穆斯林事宜的著名德国人类学家郑国恩。 查看文章
8月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1例,其中本土病例53例(海南24例,内蒙古10例,浙江9例,福建2例,山东2例,河南2例,广西2例,重庆1例,四川1例) 查看文章
法新社报导,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舍莱(Michelle Bachelet)将于8月底卸任前,发表一份关于新疆的报告,各界对此期待已久。 查看文章
7月以来,新疆南疆盆地、陕西南部 、湖北、江南、华南、四川东部、重庆等全国多地持续高温,气温普遍超过35℃,新疆吐鲁番盆地等局部地区甚至超过了40℃。据中央气象台统计,从7月1日至7月31日,新疆地区一整月有26天以上都在遭遇高温侵袭。 查看文章
8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1例,其中本土病例38例(海南12例,甘肃10例,内蒙古8例,广西4例,山东3例,四川1例) 查看文章
本土病例46例(甘肃10例,广西9例,四川9例,内蒙古7例,福建7例,河南2例,海南1例,兵团1例),含20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甘肃8例,广西7例,四川4例,河南1例) 查看文章
如果習要把資源集中在臺海對抗美國,就需在新疆問題上做某種局部突破,讓它去敏化,那麼二十大調整新疆的民族政策是有可能的。 查看文章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说,中国当局在新疆的准军事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当局严重侵犯维吾尔人等穆斯林少数群体方面发挥“关键与核心作用”。 查看文章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月连续视察香港与新疆,背后意义受外界关注。部分专家分析,这两趟出访与习近平之前视察中国其他地区的行程,都是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成员展现他过去几年施政的成果,也为20大寻求第三任铺路。 查看文章
尽管疫情此起彼伏,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外出旅游的热情,尤其是坚定的驴友们,但作为游客,基本的素质不能丢。据媒体报道,最近在新疆徒步胜地乌孙古道天堂湖畔,有游客露营后竟留下遍地垃圾,甚至还有瘪了的充气划艇、燃气罐等,让网友感叹大煞风景。 查看文章
近日在中国,一波波热浪袭来,本周六更是进入了24节气中的大暑。在吐鲁番,预计未来24小时最高气温将达到45摄氏度左右。气象学家警告,新疆的持续高温正加速山区冰川的融化,山洪等灾害的风险增加,极端高温也对棉花等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查看文章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巴切莱特5月访问中国之后,外界一直等待她在8月卸任前,发布其承诺已久的新疆人权报告。不过路透社报道,一封中国信函显示,北京当局正试图挡下这份报告。 查看文章
澳大利亚智库20日发布研究报告,分析中国政府如何透过多重管道发动与新疆相关外宣,尝试藉此影响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对其新疆政策的评价与新疆情势的认知。专家告诉德国之声,这些行动在两个地方成效斐然。 查看文章
暑期传统旅游旺季叠加政策利好,旅游消费显著回温。但业内仍担心,疫情之下暑期旅游热度难持续 查看文章
美国强推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根本不是为了保护所谓人权,而是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根本不是为了剔除所谓“强迫劳动”产品,而是为了剔除竞争对手 查看文章
今年6月美国禁止进口涉及强迫劳动的新疆商品,一名高级官员18日透露,包括欧盟和加拿大在内,也将会实施类似的禁令,这呼应了早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呼吁,他曾经号召更多盟邦和伙伴共同加入抵制新疆商品的行列,把强迫劳动排除于全球供应链。 查看文章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近年来,新疆各领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天山南北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新疆持续稳定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是不争的事实,新疆的未来一定更美好。 查看文章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本周前往以维吾尔族穆斯林少数民族居民为主的新疆,进行官媒所称的“调研”和“考察”。这是习近平过去八年来首次前往新疆,也是美国政府认定中国政府在新疆对维吾尔族等穆斯林少数民族实施“种族灭绝”以来,习近平的首次造访新疆。 查看文章
据中国官媒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在新疆“调研考察”。这是他8年来首次访问这个西北边捶地区。这也是习近平数天来首次公开露面。在新华社发布的照片中,习近平未戴口罩,微笑着站在少数民族群众中间。 查看文章
在华外国品牌一般抵挡不住中国民族主义者的进攻,因担心生意,做公开道歉是家常便饭,只有遇到新疆议题是例外。但道歉并不是做生意的保险箱。 查看文章
澳大利亚战略研究所公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在对国内维吾尔穆斯林镇压的同时,正在海外培养和利用亲中团体,渗透维吾尔社群,压制批评中国的声音,报告作者之一雷国俊对美国之音说,这是经典的中共统战策略。他还表示,中共对他和他的同事进行骚扰和威胁。 查看文章
今天是新疆「七五」衝突事件13週年,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Uyghur Congress)悼念遇難者之際,呼籲國... 查看文章
去年底拜登签署《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在6月21日正式生效,未来企业将必须证明从新疆进口的产品不是通过强迫劳动生产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公开谴责谴责新疆暴行,并号召更多盟邦和夥伴共同加入行列,把强迫劳动排除于全球供应链。 查看文章
尽管巴切莱特明确表示她的访问“不是调查”,中国的宣传仍将此行渲染成一次未发现种族灭绝证据的调查。 查看文章
去年美国通过的《维吾尔族强迫劳动预防法》6月21日正式生效,未来自新疆进口的产品,若没有提供文件和证据证明没有涉及强迫劳动,将全面禁止。另外,有律师团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新证据,敦促法院对中国政府迫害维吾尔人的罪行立案调查。 查看文章
(早报讯)美国官员说,从6月21日(下周二)开始,美国将全面执行对中国新疆地区进口商品的新禁令,并誓言,将对为太阳能电池板或番茄等商品寻求豁免的公司进行严格审查。 查看文章
德国金属业工会要求大众汽车从中国新疆地区撤出,表示该公司必须对侵犯人权的行为“公开表达明确立场”。这显然是在该集团监事会下次会议前向大众汽车管理层施压。 查看文章
在星期二(2022年6月14日)的会议上,几十个国家对中国新疆地区发生的践踏人权行为表达关切,并联名要求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尽快发表已经被延时多日的一份有关新疆地区人权状况的报告。 查看文章
荷兰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贝克斯(Paul Bekkers)告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说:「我们持续严正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权情况。」 查看文章
中国拒绝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委派一个“技术顾问小组”前往中国新疆进行政策评估的要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一(6月13日)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委员会的不实指责”。 查看文章
本周四中午,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了一项有关新疆地区的人权问题决议。该决议强烈谴责在中国新疆地区发生的,针对维吾尔人和其他突厥及穆斯林少数族群的持续迫害以及严重和系统的侵犯人权行为。并表示这些行为构成了“危害人类罪,并提供了可能发生种族灭绝的严重迹象”。 查看文章
路透社星期四(6月9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一个委员会呼吁成立一个使团,以进一步审查中国在新疆的劳工政策。人权团体指控新疆的维吾尔穆斯林被强迫劳动。 查看文章
在巴切莱特结束被抨击“失职”的中国行后,欧洲议会周四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两项新疆相关决议,谴责北京。与此同时,有消息指出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ILO)已组织代表团,要审查中国在疆的劳工政策。 查看文章
在200多个人权团体发表公开信对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的新疆之行表示不满并要求其辞职之际,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等国的数十位新疆问题学者也对巴切莱特有关新疆的言论“深感不安”。他们敦促人权高专办在“不受政治干预或进一步拖延的情况下”发布推迟已久的新疆人权报告,并且在报告中纳入学术界的研究共识。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办公室表示,巴切莱特结束中国之行时的声明不构成对新疆人权状况的全面评估。 查看文章
在中国《环球时报》刊登文章称美国外交官私下承认编造新疆人权侵犯后,美国驻华大使馆公开辟谣,并谴责中国的行为会将这些外交官置于危险之中。 查看文章
数百个人权团体8日发布联合声明,批评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出访中国期间,协助“粉饰”中国的人权侵犯行为,并呼吁她下台。同日,37名新疆议题专家也发函表示,巴切莱特的言论与相关学术研究结果相抵触。 查看文章
与《环球时报》有关的微信公众号“补壹刀”6月5日点名称两名美国驻广州的外交官承认美国故意炒作新疆的人权问题。相关言论被中国政府部门大量转发,中国外交官也在推特上散布有关消息。美国驻华大使馆7日予以反击。 查看文章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反映中國對其人权记录和病毒起源立場的內容在Google、必應和YouTube的搜尋結果中排名靠前。 查看文章
中国外交部星期四(6月2日)对拜登政府宣布的本月晚些时候将开始执行《防止强迫维吾尔劳动法》(UFLPA)做出愤怒反应。这部新的法律禁止美国进口使用中国新疆强迫劳动的产品。 查看文章
几十个国家计划星期四要求国际劳工组织(ILO)成立一个使团,调查中国新疆侵犯劳工权利行为。 查看文章
中国外交部说,美国拟于6月21日对来自新疆的商品实施禁令的作法,将严重破坏中美企业间正常合作,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最终也将损害美国自身利益。... 查看文章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赴中國調查新疆人權事件行程受阻,德國、英國外交部批評中方企圖掩蓋真相。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31日在例行記者會答覆媒體提問表示,台灣加入民.. 查看文章
在中共前独裁者毛泽东统治中国的27年里,中国基本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其表征之一是许多学术门类如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学术话题如人权成为禁忌话题。在毛泽东死后将近50年的今天,中国迎来了禁忌话题层出不穷的新时代,对国家恐怖主义、种族灭绝或新疆问题的由来或现状的学术研究成为禁区。英国纽卡索大学学者乔安娜·史密斯·芬利(Joanna Smith Finley)博士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这些禁忌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 查看文章
德国政府不再为大众汽车在华投资提供担保,是否会对这家老牌车企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专家认为,尽管短期层面上影响很小,但是柏林政界释放出的长期信号不可小觑。 查看文章
由于瑞士对中国的人权纪录采取了批评态度,北京拒绝与瑞士就更新双方2013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进行会谈,令瑞士的努力受阻。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