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马科斯赢得菲律宾总统大选,可能将重塑这个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外界估计小马科斯意欲加强同北京的联系。
當國際聚焦烏克蘭戰事之際,敍利亞內戰的反政府最後據點,仍然有數百萬人口依賴國際人道物資維生,兩場看似不相干的戰爭將可能互相牽連。有分析警告,本身支持巴沙爾政權的普京,可能利用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在下月安理會表決時,截斷敍利亞人道救援通道,以報復西方國家的制裁。 查看文章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出席 G7 峰會後,將代表日本破天荒出席北約首腦峰會。「外交政策」雜誌駐東京記者 William Sposato 分析指出,岸田政府上台後的連串進取外交行動,正把日本推上西方反中聯盟的最前線。 查看文章
游擊隊出身的 Gustavo Petro 勝出哥倫比亞大選,成為當地首名左翼總統,亦是過去 4 年內,繼阿根廷、智利、秘魯及墨西哥後,再有拉丁美洲國家改由左派上台。但據「華爾街日報」分析,有別於 2000 年代席捲該區的「粉紅浪潮」、多國領袖齊心協力,這次左傾趨勢下抬頭的主政者明顯各有立場。從全球勢力分佈看來,這有可能引致深遠影響。 查看文章
大陸澎湃新聞17日刊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俄烏衝突對中美關係帶來嚴重影響〉一文指出,俄烏危機不僅讓北京措手不及,而且持久戰事及大規模升級的危險,無疑給本已非常困難和脆弱的中美雙邊關係又壓上了 查看文章
烏克蘭本來被喻為「歐洲穀倉」,是世界小麥出口大國。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砲火摧毀大量農田,又封鎖了黑海的出口港,令全球糧食供應大亂。世界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在 3 月份一度突破 159,創歷史新高。各國出現嚴重通脹,食物短缺已在非洲造成饑荒,可是有國家卻利用這場糧食危機,試圖增加自身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查看文章
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项目和战略计划主任斯科特·摩尔(Scott Moore)的《中国的下一步行动: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如何重塑中国的崛起和世界的未来》一书与众不同地为“合作”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为重新审视中国崛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令人们看到了一个或被严重忽略的战略思维误区。 查看文章
为期3天在新加坡召开的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亚洲安全会议今天落幕,乌克兰战争及美中关系日益紧绷这两项议题,几乎在每场会议中... 查看文章
歐美國家 3 個月來同仇敵愾,向烏克蘭提供先進武器,並實施各種制裁,助其抵抗俄羅斯的侵略。然而俄軍於頓巴斯地區的行動進展緩慢,軍事專家預計將演變成長期消耗戰。如今西方領袖的意見分歧開始浮現,當初對於「援烏抗俄」的共識會否一同瓦解? 查看文章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6月2日在休斯敦美国亚洲协会得克萨斯州分会上发表讲话说,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正面临空前复杂严峻的挑战,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是中美正确的相处之道。 查看文章
近年,中國的「一帶一路」方略,鼓勵中資企業到非洲投資,又向多國提供鉅額貸款,以增加中國的世界影響力。不過,「一帶一路」為非洲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造成貪污、勞工剝削、環境污染和債務陷阱等爭議。全球民主陣營正調整在非洲的政策,希望平衡中國日益擴張的影響力。法國外交學院的日本研究專家 Céline Pajon 就在學術平台「東亞論壇」分析,日本正加強在非洲的投資。 查看文章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28日在國際評論專欄「鐘聲」指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發表對中政策演講。反映出美國固守冷戰思維、遏制打壓中國、維護美國霸權的執念。這一執念,對中美關係走出當前困境毫無助益,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阐述了仍在发展的美国对华政策,该政策承认华盛顿改变中国政府行为的能力有限,而将重点转向塑造围绕北京方面的战略环境。 查看文章
中國外長王毅今日起訪問太平洋多國,路透社獨家取得文件指出,中方預先向 10 國領袖發出信件,附帶聯合公報草案,務求在警務、安全及數據通訊達成多邊區域協議,但至少有一個島國拒絕邀請,憂慮中國勢力擴張「威脅地區穩定」,令太平洋捲入中美新冷戰。 查看文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希臘是少數與其「欲斷難斷」的西方國家。本月初公佈的民調顯示,支持對俄制裁及資助烏國購買武器的希臘人僅佔 54% 及 40%,兩者均遠低於歐盟的平均值。總理米佐塔基斯卻跟輿論唱反調,公開聲援烏人抗戰。當疑美民意遇上反俄政府,這個古老國家開始步向歐洲主義。 查看文章
5 月 15 日,芬蘭因應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決定放棄二戰結束以來的中立政策,正式宣佈申請加入北約,相信另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亦會緊隨其後。中俄媒體其中一個常見說法,指北約東擴是烏克蘭戰爭的導火線。然而翻查歷史,無論是蘇聯抑或是戰後的俄羅斯,其實都曾有意甚至申請加入北約。 查看文章
北韓上週四首度確認國內 COVID 病例,是兩年多來不曾公佈病例的「零的突破」。儘管當地未有提及確診數字,但官方已下令嚴格封鎖全國。一日後,平壤終於表示,自 4 月下旬以來,全國超過 35 萬發燒病例,目前有 187,800 人正在接受隔離及治療。北韓曾拒絕主要由西方國家支援的 COVAX 疫苗分享計劃,與中國提供的科興疫苗。「華爾街日報」報道,北韓是次可能不得不接受他國的人道援助,但同時卻不太可能放棄核武計劃。 查看文章
北約暗中已經介入烏克蘭戰場,這一點沒有疑問。俄羅斯已經多次高調宣示:一旦發現歐洲北約國家協助烏克蘭作戰,一定會將戰爭升級。現在俄羅斯到底有多少確鑿的證據?如何將戰爭升級? 查看文章
「五眼聯盟」之一的澳洲,向來在亞太區扮演重要的地緣政治角色。今年 5 月 21 日,澳洲將會舉行三年一度的聯邦大選,選出第 47 屆澳洲議會,關乎管治權誰屬。學術網站「東亞論壇」就刊登編輯評論,展望大選如何左右澳洲在亞洲區的定位。 查看文章
原标题:《腹地之行,动人之旅》——秦刚大使在《得梅因纪事报》发表署名文章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繼續是全球焦點所在。不過,早前有觀察人士推斷,俄羅斯下個目標,可能是烏克蘭西南部鄰國摩爾多瓦(Moldova)。本週二便傳出俄國支持的德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地區分離主義勢力所在地發生爆炸,可能是俄國的偽旗行動。事件引發憂慮,俄羅斯會否重複藉頓巴斯地區挑起戰爭的模式,將戰線延伸至摩爾多瓦。 查看文章
晚清時期,亦是全球帝國主義的高峰時期,西方列強透過與清廷簽下的各種不平等條約,瓜分勢力範圍。其中俄羅斯透過 1858 年「璦琿條約」、1860 年「中俄北京條約」,鯨吞外東北約 100 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在八國聯軍之役期間,俄軍的暴行更加是罄竹難書,近萬人在東北地區被屠殺,史稱「庚子俄難」。 查看文章
北約由冷戰時一個兵精糧足的軍事組織淪落到口惠而實不至的紙老虎,正正是這次俄烏戰爭的根本原因。 查看文章
科學家警告,美國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帶領一項名為「銀河系中的燈塔」(Beacon in the Galaxy)的研究,若真的執行,可能導致外星人入侵。 查看文章
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周三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通话时指出,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对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奥斯汀则表示,双方应以负责任方式管控竞争与风险。... 查看文章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全球自由陣營對俄羅斯實施極為嚴厲的經濟制裁,大量資金流出俄羅斯,大大打擊該國在北極圈的能源項目。德國普朗克研究院中國研究專家 Trym Eiterjord 在「外交家」雜誌指出,中國可能成為俄方在北極的唯一投資拍擋,意味將可以染指當地。 查看文章
中国人权研究会4月15日发表题为《反亚裔种族歧视甚嚣尘上坐实美国种族主义社会本质》的研究报告。报告称,美国的亚裔人士与非洲裔、拉美裔、原住民一样,在享有和实现人权的诸多方面受到有形无形的歧视和侵害。 查看文章
拜登政府最近成立「網絡空間與數碼政策局」,以協調數碼外交(Digital Diplomacy)為使命。數碼外交的概念聽來陌生,其實早就滲透到互聯網的日常操作,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月堅守基輔的同時,仍能夠以數碼技術突破重圍,頻繁演說以達成外交目標,便是教科書級別的數碼外交典範。 查看文章
俄羅斯昨日被逐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但無論澤連斯基如何抗議,俄國始終穩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其實安理會的設計,是源於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構思,他汲取國際聯盟的教訓,提議由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承擔維和責任,合稱「四警察」(Four Policemen),後來加入法國,組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至於如何應對「警察」知法犯法,羅斯福並沒有答案。 查看文章
由中国教育部主办的旨在全世界推广学习汉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汉语桥”年度竞赛,因为疫情和中国持续的封闭政策,今年依然继续线上汉语学习营的形式,于4月初落下帷幕。2022年是“汉语桥”创办20周年,曾一度吸引了大量包括美国学生在内的海外汉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参加。但是,美国多所研究外语学习的机构发现,美国学生对中文的学习热情在大约10年前达到顶峰之后逐渐降温。 查看文章
路透北京4月7日 - 针对报导称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访台,中国外交部周四称,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如果佩洛西众议长访台,将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严重冲击”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查看文章
赵立坚强调,美方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取消佩洛西众议长访台计划,停止美台官方往来,以实际行动履行美方不支持“台独”的承诺。 查看文章
時鐘不能回撥,不能夠再問當時如果西方政客在歷史的深度中更深思熟慮一些,可不可以避免今日的慘局? 查看文章
北約要保護的不止是烏克蘭的國土,亦是其作為自由世界的一員所擁護的民主自由理念,這亦註定烏克蘭不能永遠保持中立,因為自由民主永遠都站在權威專制的對立面,雙方的衝突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無可避免的。 查看文章
2 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全球自由民主陣營聯手反制俄羅斯,日本也加入制裁行列,響應把俄國剔除於 SWIFT 外、凍結俄羅斯官員及普京親信的資產,並實施軍事出口限制。事件令日俄關係急劇惡化,不單「日俄和平條約」談判工作流產,俄羅斯甚至在有領土爭議的北方四島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令緊張局勢升溫。 查看文章
拜登結束訪歐行程,議定出進一步孤立普京的方向,打算把俄羅斯逐出 G20,又計劃出口液化天然氣到歐洲,以抵消盟友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演說更聲言「普京不能再掌權」,引起國際哄動。但烏克蘭官員坦言,拜登在連場峰會都沒有大膽的援烏方案,政府上下無不感到「非常失望」。 查看文章
俄烏戰爭以來,北京立場備受關注。據中方發布,中共駐美國大使秦剛日前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中方不希望看到烏克蘭危機令中美... 查看文章
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3月20日接受凤凰卫视访问,就中美关系及乌克兰问题等阐述中方立场。 查看文章
普京開戰建基於三大假設,一是烏克蘭一擊即潰、二是俄軍佔盡上風、三是美國喪失國際領導地位。前兩點證實是誤判,如今國際正關注拜登訪歐之行,能否重振美國領導北約的角色,這不但影響烏克蘭戰局,還會改變地緣政治板塊。澤連斯基則預告,這數天峰會將揭穿「誰是朋友、誰是夥伴、誰為錢出賣我們」。 查看文章
作為首個就入侵烏克蘭向俄羅斯施壓的亞洲國家,日本早前獲烏國總統澤連斯基致謝。2014 年俄國吞併克里米亞時,日本的回應顯得遲滯,僅對俄實施象徵式制裁;但受俄烏戰爭影響,加上認清已無望從普京手上取回有主權爭議的北方四島,現時日本政府已重新考慮更強硬的對俄外交政策。 查看文章
俄羅斯自於 2 月 24 日全面入侵烏克蘭,造成嚴重的人道災難,自由陣營多個國家旗幟鮮明地反對侵略行動,由提供軍備到制裁俄羅斯等,給予烏克蘭各種援助。甚少在國際衝突中明確表態的新加坡,也在 3 月初破天荒對俄國實施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是 44 年來首度作出單邊制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生李希瑞便在「外交家」雜誌撰文,剖析箇中因由。 查看文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八日晚間與美國總統拜登視訊通話後,多名學者和大陸官媒昨天紛紛解讀兩人談話內容。具大陸官方背景的微信公... 查看文章
3月18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 举行视频通话。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乌克兰局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查看文章
習近平、拜登18日晚視訊通話後,各方都有解讀,具大陸官方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細數本次通話的十個細節,直指習近平有一段... 查看文章
路透北京3月18日 - 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对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台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颠覆性影响。 查看文章
中国指出,台湾是中美关系最敏感且重要的议题。 查看文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约于北京时间3月18日晚同美国总统拜登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查看文章
中俄两国的友好协定令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哪些因素助长了中美摩擦。 查看文章
換言之,美國外交政策制定者,特別是自由主義學派,認為美國肩負起宣揚民主政體的責任,鼓勵各國轉換成民主政體,合力締造一個和平國際體系。 查看文章
推荐:天津医药采购中心开展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信息集中维护;交通运输部:特殊时段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客票免费退票;北向资金全天候砸盘背后:配置型外资加入卖出行列 查看文章
路透上海3月14日 - 中国股市沪综指周一收挫2.6%录得近20个月最大单日跌幅,并创近一年半收盘新低。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中概股退市风险名单,或许与俄乌、欧美的政治角力有关联,再加上本土新冠疫情大爆发,令A股继续承压。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