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称,此前因产能问题备受困扰的全球最大汽车厂商丰田或将再度改变生产规划,其计划于4月将日本产能降低20%,5月减产约10%,6月下降约5%。
南北雙喜!繼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到屏東縣政府,參加屏東科學園區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啟動典禮,台積電率領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屏東科學園區,未來供應鏈進駐將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將是屏東產業 查看文章
消费者可以通过追加费用,安装先进的安全装置等。这将增加消费者的选择,同时为每辆车创造更多的收益…… 查看文章
在新制度下,许可发放的延迟使从电动汽车到战斗机等产品所需的关键材料运输面临风险。 查看文章
Lex专栏:随着日本汽车制造商取消或推迟电池项目,以及中国竞争对手的扩张,打造日本本土电池供应链的窗口正在迅速关闭。 查看文章
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表示,本田将暂停其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的投资计划,大约两年。 查看文章
優群(3217)2025年第1季每股盈餘為2.96元,由於NB提前拉貨,兩大產品線DDR 5比重增加,優群總經理劉興義表示,今年第2季合併營收可望較去年同期成長30%到40%,有機會挑戰去年第3季的高 查看文章
川普關稅全球延燒,內需市場仍持續穩住!全家(5903)便利商店9日公布4月合併營收87.8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3.14%;累計前四月合併營收達340.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2.02%。截至4月底止 查看文章
“在坚守日本国内供应链的同时进行出口”,丰田的社长佐藤恒治5月8日这样说道。还就在日本生产的汽车表示:“认为短期内应通过调整目的地来应对”,正在考虑出口的多样化。丰田的全球战略迎来了转折点…… 查看文章
丰田表示,预计在截至2026年3月的一年里的营业利润为3.8万亿日元,而刚刚结束的一年为4.8万亿日元。 查看文章
丰田预计2025财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增至48.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减少21%,降至3.8万亿日元;合并净利润减少35%,降至3.1万亿日元。虽然汽车生产表现坚挺,但特朗普关税成为沉重负担…… 查看文章
这家芭比娃娃制造商警告称,美国消费者将面临更高的价格,它将加快把生产线从中国转出。 查看文章
日本集团呼吁对该燃料进行国际投资,以避免中国主导供应链和出口。 查看文章
韩国整车中坚企业“三剑客”韩国通用、KG Mobility、雷诺韩国等公司的业绩不振正在加剧。相反,有人指出,随着现代汽车、起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消费者的选择权正在缩小。 4日,据Carisyou数据研究所透露,去年三家中坚公司的国内新车登记数量为10… 查看文章
扎克伯格表示,尽管来自中国广告商的收入有所下降,这家科技巨头依然“处于有利地位”。 查看文章
【共同社布鲁塞尔5月1日电】日本经济安全保障担当相城内实4月30日与欧盟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了会谈。日本和欧盟重视纯电动汽车(EV)和半导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矿产供应链的强化,双方确认将加强合作。日欧负... 查看文章
随着关税冲击波在供应链中蔓延,商品成本大幅上涨,美国玩具和装饰品零售商纷纷暂停了圣诞季的订单。一些企业主担心自己难以支撑,已开始咨询破产律师。 查看文章
丰田和Waymo宣布,双方就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达成了基本协议。丰田的车辆将导入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中。同时,丰田未来的市售车也将采用Waymo的自动驾驶技术…… 查看文章
投资者押注,丰田对其零部件部门的拟议私有化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子公司收购。 查看文章
由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战导致成本上升、供应链中断以及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多个行业的公司已开始提高价格、降低财务预测,并警告称不确定性将加剧。 查看文章
业界警告称,特朗普关税引发的贸易中断将推高医院采购医疗器械的价格。 查看文章
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面临在美国和日本运营效率较低的问题,但人工智能需求激增对其是个利好因素。 查看文章
大型汽车企业德国大众(VW)集团于1月14日发布数据称,2024年全球新车销量为902.74万辆,比2023年减少2%。在占大众整体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成,对销量的影响明显。丰田(包... 查看文章
日本汽车销售公司的业界团体1月9日公布了202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EV)销量。拥有轻型汽车“SAKURA”等的日产汽车仍居首位,但销量同比减少44%,降至3万749辆。中国比亚迪(BYD)同比增长54... 查看文章
欧洲银行经受住了对利率下降带来冲击的担忧。 查看文章
【共同社纽约12月25日电】丰田汽车公司24日表示,将向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下月20日的就职典礼捐款100万美元。据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等美国车企巨头已宣布为就职典礼捐款100万美... 查看文章
和碩(4938)舉辦線上供應鏈低碳轉型大會,以實際行動減少供應商參與實體會議所產生的交通碳排放,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承諾。大會聚焦於範疇三(Scope 3)減碳目標,邀請專業顧問與合作夥伴探討低碳轉型的具 查看文章
美国能源部同意向Novonix提供7.55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支持其建设北美最大的合成石墨工厂。 查看文章
台股今早平盤附近整理,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相關調研資訊顯示AI需求仍然強勁,例如美國五大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仍積極,預估到2025年第三季將維持雙位數成長。安聯台股投資團隊預估2025年整體企業獲 查看文章
隨著太空科技的進步,與火箭發射成本的下降,低軌衛星市場正快速擴張,開啟太空產業朝向商業化發展。近期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川普與SpaceX執行長馬斯克一同觀看SpaceX第六度試射星艦(Starship) 查看文章
英国国防部规划今天与相关产业举行军工业兵推,以利确保战时英国国防供应链韧性,即不仅能在短时间快速回应防卫需求,也能长时间... 查看文章
分析认为,针对特朗普在贸易和技术等方面的威胁,中国准备升级其回应,并可能采取针对性反制措施。这增加了企业和经济的风险,可能会严重扰乱美国公司的运营。 查看文章
據新華社報導,11月26日,大陸國家副主席韓正在北京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開幕式並致辭。韓正表示,中方願同各國共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通暢。他提出三點倡議: 查看文章
台積電高雄二奈米廠(P1廠)26日傳出將低調舉行設備進機典禮。宣告由建廠階段進入生產準備,更為台積電在高雄的首座晶圓廠;供應鏈透露,由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秦永沛主持,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官員與合作夥伴 查看文章
大陸在許多領域攻城掠地,根據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大陸搶進液晶顯示(LCD)面板和電視市場,給南韓電視製造商三星和樂金(LG)帶來重大挑戰。報導指出,以大陸主導的LCD面板供應鏈重組 查看文章
【共同社利马11月17日电】日本首相石破茂17日在秘鲁首都利马的总统府,与该国总统博鲁阿尔特举行会谈,同意为建立重要矿物供应链而推进合作。面向加强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会谈还通过了写明今后10年举措... 查看文章
台灣積極推動發展無人機產業,外交部今天宣布,為推動台灣成為全球無人機民主供應鏈核心的目標,外交部推動籌組「台灣無人機產業訪問團」11月17日至24日訪問歐洲,在立陶宛期間,將由外交部長林佳龍率團與歐洲 查看文章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周二(12 日)宣布特斯拉(Tesla)執行長、頭號金主馬斯克正式主掌政府效率部,大摩錦上添花,認為在最樂觀情境下,特斯拉將再漲逾5成,目標價上看500美元。市場認為,貿聯-KY、聯嘉 查看文章
台股11日早盤小幅開低,指數一度下跌逾百點,低點暫報23,437點,「權王」台積電(2330)下跌10元,來到1,080元,盤面強勢股包括神達(3706)、康全電訊(8089)等同步亮燈漲停,由10月 查看文章
实力最强的跨国车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也受到了冲击。丰田下调全年销量目标,但维持利润指引不变。 查看文章
最新数据显示,意大利10月的汽车注册量再次下降,自年初以来,汽车注册量的增长率不到1%。从品牌来看,菲亚特的销量进一步下降,被大众和丰田超越。 查看文章
櫃檯買賣中心舉辦的「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將於11月12日由「通信網路」揭開序幕,邀請璟德(3152)、神準(3558)及普萊德(6263)說明公司財務業務及產業概況。 配合上櫃公司113年第3季財務 查看文章
經濟部5日宣布擴大輸俄出口管制範圍,主要是英國、烏克蘭智庫深入解析俄羅斯火砲供應鏈,傳出台灣是工具機前5大供應來源,因此增列3項纖維素相關產品,以及工具機零件、電動機馬達各1項出口管制,並提醒廠商違規 查看文章
英国医疗设备制造商受到中国将大额合同授予低价竞标公司的带量采购计划的影响。 查看文章
一家向乌克兰军队提供无人机的美国无人机制造商表示,中国的制裁将影响其供应链数月,称北京此举是为了“加深世界对中国无人机制造商的依赖”。 查看文章
三星第三季度营业利润远低于分析师预期,并落后于国内竞争对手SK海力士。 查看文章
空客董事会将提议纪尧姆•福里在2025年续任首席执行官。 查看文章
由于投资者寄希望于Meta、亚马逊和微软等科技公司的强劲盈利,科技股占比较高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8%。 查看文章
永慶不動產彭立宇旗下有竹科悅揚仕新、公學新城仕鑫加盟店2家加盟店,今年1-8月,2間店業績已達1.3億元,其中聯賣業績更高達9,100萬元!他開心地說,「永慶加盟體系的聯賣制度和聯賣平台,創造高效率、 查看文章
南韓三星估計今年第3季營業利潤9.1兆韓元,獲利成長大幅減速,此數字未達市場預期,副董事長全永鉉(Young Hyun Jun)罕見發文道歉,南韓媒體撰文分析,三星業績不如預期,主因技術領先優勢消失、 查看文章
全球車廠的純電車旋風要暫告段落了嗎?車廠龍頭豐田汽車(Toyota)有意重新調整純電動汽車(EV)於北美區域的計劃,投產時間將自2025年延遲至2026年上半年度,同時北美本地生產的車型數量也將減少,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