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1-
11.29
08:51
RCI  /  时事

【专访】病毒学家王培忠教授:关于新冠病毒最新变种奥米克戎,我们知之甚少

民众个人能够做些什么?先不要下结论,等待进一步数据

更多文章
【专访】台湾原住民商业代表柯哲瑜:让理想照进现实 【专访】台湾原住民商业代表柯哲瑜:让理想照进现实. 发布日期:37 分钟前.

来自太鲁阁族的她返乡创业,希望把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身份认同找回来,以此走向平等美好的未来。 查看文章

专访:日铁副董事长称特朗普关税使收购美钢更加重要

  【共同社5月21日电】日本制铁公司副董事长森高弘近日接受共同社采访,认为受美国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影响,对日铁而言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他还透露,如果收购得以实现就想增加在美国的... 查看文章

“熄灯”的制造业……又不是新冠疫情,用电量连续两年减少

去年和前年韩国工业用电量连续两年下降。这是自1999年开始进行相关统计以来,除新冠疫情外首次出现这种情况。这是警告称,随着与中国产品的全球竞争激化、内需严重萎缩,韩国的制造业正在陷入严重的停滞状态。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炸弹即将打击出口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电池… 查看文章

防新冠重演 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大流行病公约

路透报导,世界卫生组织(WHO)会员国20日通过具里程碑意义的大流行病公约,内容关于如何预备继新冠疫情之后的未来大流行病... 查看文章

专访: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强调“传承战争记忆的责任”

  【共同社戛纳5月19日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于日本长崎市的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70岁)17日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举办地法国南部戛纳接受了共同社专访。石黑认为随着核爆受害者等许多战争亲历者相... 查看文章

快看世界/新冠过后 美国人变得更粗鲁?

根据丕优研究中心近期调查,47%的美国成年人认为疫情过后,人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变得更加无礼。无礼行为的形式多样,包括公共... 查看文章

专访:IOC主席巴赫对日本申办奥运会表示欢迎

  【共同社5月9日电】6月即将卸任的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8日在东京接受共同社专访,表示如果条件成熟,“非常欢迎”日本申办奥运会。巴赫考虑到暂停申办冬奥会的札幌市提及此事。他指出,应对围绕20... 查看文章

老挝国家主席新冠确诊 取消参加俄国胜利日活动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老挝国家主席宋伦西索李斯原定在9日「胜利日」之际访问俄国,却因为感染COVID-19,已经取消... 查看文章

防疫为名囚3子3年 夫妇逼孩「隔离」穿尿布

西班牙近日传出一起骇人听闻的虐童案,一对德国裔夫妻疑似因过度担心孩子染疫,竟将三名年幼子女囚禁家中长达三年。这段时间他们不仅禁止孩子上厕所、强迫孩子穿尿布,还不让孩子与外界接触。所幸日前一名细心的邻居察觉有异,介入报案后才将孩子救出。 查看文章

哈利败诉后接受专访 BBC记者谈采访细节:本人务实好沟通、想解决问题

英国哈利王子与英国政府就「安全保护待遇」官司败诉,近日接受英国BBC专访。采访他的BBC记者娜达.陶菲克(Nada Ta... 查看文章

【专访】加国原住民领袖狼麦英:台湾令我感动,期待文化经贸深度合作 【专访】加国原住民领袖狼麦英:台湾令我感动,期待文化经贸深度合作. 发布日期:10 小时前.

狼麦英也期待与华裔社区跨越障碍,携手共进。 查看文章

VOA专访英国前内政部大臣布雷弗曼: “中国渗透是复杂和多方面的”

前英国内政大臣(Home Secretary)苏艾拉·布雷弗曼(Suella Braverman)在接受美国之音(VOA)专访时,直言不讳地批评英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的软弱,未能有效应对中国共产党(CCP)对英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查看文章

联合国:2024全球旅游业恢复到COVID-19前水准

联合国世界观光组织(UNWTO)今天说,由于主要市场呈现「强劲的」需求,全球旅游业在2024年从COVID-19(201... 查看文章

发烧腹泻…日本札幌大楼水遭污染波及餐厅 21人验出诺罗病毒

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政府昨天表示,该市中央区一栋内有多家餐饮店的「五番街大楼」发生顾客与员工出现发烧、腹泻及呕吐等症状,经采... 查看文章

时代变了 日本也变了…新冠过后 居酒屋面临严峻挑战

卫报18日报导,日本曾为了限制新冠病毒蔓延而实施宵禁与禁酒令,迫使居酒屋在通常会是晚间最忙碌的时段提前打烊。尽管疫情已经... 查看文章

专访:美方人士称建议日本不急于与特朗普举行首脑会谈

  【共同社1月16日电】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的特朗普过渡团队主要成员町田亚土(Ado Machida)16日在东京接受了共同社采访,透露已向日本首相石破茂的相关人士建议没有必要急于与候任总统特朗... 查看文章

专访台湾国发会主委:台湾科技量能带动新创企业,希望打造经济“日不落国”

为吸引美国科技投资者和人才到台湾创业和工作,台湾行政院国家发展委员会1月13日宣布在美国硅谷设立海外新创基地。台湾国发会说,台湾政府未来四年将投资1500亿新台币(约合45.6亿美元),用于提高台湾的新创产业生态,并对外国创业者放宽签证要求。 查看文章

日本发现COVID-19首例满5年 逾13万人死亡

日本境内自2020年1月发现COVID-19(2019年冠状病毒疾病)首例以来至明天满5年。截至去年3月,感染人数约逾7... 查看文章

日本农相称禽流感“情况危急” 呼吁加强防疫

  【共同社1月14日电】日本农相江藤拓14日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对策总部会议上称“病毒的蔓延已显而易见,情况危急”,呼吁再次贯彻养鸡场等的防疫措施。他认为禽流感进一步扩散会导致鸡蛋价格高涨,强调了必须抱... 查看文章

马斯克专访德国极右派党魁相互拉擡 再遭介选质疑

美国科技大亨马斯克9日通过主持自家社媒平台X与德国另类选择党(AfD)党魁韦德尔对谈,在距离德国大选仅6周之际再次试探介... 查看文章

冬天上吐下瀉!恐中諾羅病毒 醫:最愛藏1食物

近來饗饗自助餐信義店疑爆食物中毒風波,多名用餐者出現上吐下瀉等不適情形,引發社會關注。醫師指出,食物中毒事件常見於諾羅病毒感染,它的傳染性很強,尤其在較冷的溫度下更容易傳播。而諾羅的傳播途徑多樣,其中 查看文章

中国爆发“人偏肺病毒”感染 学者呼吁公开病原信息以防变异

中国最近爆发了大规模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传播,造成一些医院人满为患并引发社会恐慌,令人联想起新冠病毒疫情(COVID-19)爆发时的情景。病毒虽对医疗系统造成压力,但流行病专家强调,该病毒并非新型病毒且致死率较低,公众在加强基本防护措施的同时无须恐慌。他们也呼吁,为防病毒发生变异,当局应公开病原信息并在春运期间提高警觉,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 查看文章

吳志中接受外媒專訪:俄若擊敗烏克蘭恐鼓舞中國犯台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去年接受「自由歐洲電台」專訪。吳志中在專訪中強調,台灣不願見任何戰爭,但面對中國軍事威脅,台灣全力備戰以避戰。如果俄國最終擊敗烏克蘭,恐將鼓舞中國犯台,台灣也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 查看文章

诺如病毒在美国激增: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诺如病毒季节刚刚进入两个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已经报告感染集群显著增加。 查看文章

【专访】全球“释放王炳章”集会,女儿王天安: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保持希望 【专访】全球“释放王炳章”集会,女儿王天安:我们别无选择,必须保持希望. 发布日期:7 小时前.

77岁的王炳章已经被中国囚禁22年,关注者呼吁国际施压,甚至讨论以"换囚"的方式令他重获自由。 查看文章

日本流感、新冠案例狂飙 「这3区」疫情严峻

岁末元旦假期,又要迎来寒假,近期不少人赴日旅游,在台躲过病毒,却在日本染病。台卫福部疾管署防疫医师林咏青指出,日本不管流... 查看文章

疫情爆发五年后,世卫组织敦促中国分享COVID-19起源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星期一(12月30日)敦促中国分享数据和访问权限,以帮助了解新冠疫情是如何开始的,如今距离这场颠覆全球的大流行爆发已经过去了五年。 查看文章

专访:东京都知事小池强调与地方共存共荣

  【共同社12月28日电】日本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26日接受共同社采访。对于全国知事会要求纠正东京单极集中,她反驳称:“重点是共存共荣。在都内开设为道府县创新企业与投资家提供接触机会的设... 查看文章

美疾控中心:在美国首起人类禽流感重症病例病毒样本中发现突变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星期四(12月26日)说,该中心对美国上星期首例禽流感重症病例的样本分析显示,与从患者住宅后院的受感染禽鸟群中收集的样本相比,该样本发生重大突变。 查看文章

越南COVID-19期间弊端多 民众多付近倍隔离费给贪官

越南在COVID-19疫情期间发生弊端,有官员居中上下其手,民众为此多付近一倍的隔离检疫费。被控的太原省官员辩称,乡亲都... 查看文章

比利时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

比利时出现首例猴痘病毒新毒株感染病例,成为非洲以外第八个报告这一病例的国家。患者确诊前已进行自我隔离。 查看文章

消费心理遭遇“戒严寒流”,继新冠疫情后最大跌幅

紧急戒严以后,随着对政局的不安感增大,年底消费心理迅速冻结。据调查,受内需停滞直接打击的个体户因收入和信用度下降,债务负担增加。 24日的韩国银行“12月消费者动向调查结果”显示,本月消费者心理指数为88.4,比11月下降12.3个百分点。这是自202… 查看文章

新冠大流行5周年 伦敦纪念墙悬挂圣诞彩灯缅怀逝者

英国约有24万人因5年前开始蔓延全球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丧命。如今在圣诞佳节前夕,他们的亲属在伦敦的一面... 查看文章

专访:韩在野党议员表态维持劳工问题解决措施

  【共同社首尔12月23日电】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智囊、议员魏圣洛近日接受共同社采访,展示了即使该党夺取政权,也将维持尹锡悦政府推进的原被... 查看文章

VOA专访白宫国安会官员:加入北约对保障乌克兰安全来说是必要的,是否发出入盟邀请取决于特朗普

在拜登总统行政当局准备将权力移交给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团队之际,美国之音(VOA)乌克兰语组记者尤利娅·亚尔莫连科采访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欧洲事务主任迈克尔·卡彭特。卡彭特讨论了拜登政府让乌克兰更加强大的最后努力,以及为什么华盛顿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才能开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成功谈判。 查看文章

专访冯崇义:中澳关系是怎样从热络走向隔阂的?

中国与澳大利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正式建交后,双边关系一直相处得比较热络,两国民间人文交流也很密切,但是过去十多年两国关系出现裂痕并持续紧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在出席20国集团峰会期间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举行了双边会晤,双边关系开始出现回暖的迹象。北京和堪培拉之间的关系是怎样从热络走向隔阂的?中澳两国关系是否还有可能逐步改善、恢复到早期那样的热络?悉尼科技大学知名学者冯崇义教授接受了美国之音的专访。 查看文章

VOA专访前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可以24小时结束战争

前乌克兰总统、现任在野的欧洲团结党领袖的彼得·波罗申科在访问华盛顿参加国际民主联盟年度论坛会议期间坐下来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 查看文章

美国委员会认为新冠病毒可能来自实验室泄露

共和党控制的委员会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来自“实验室或研究相关事故”。 查看文章

北韩抹黑物资气球有病毒 民众不信疯抢 大赞「南韩米好吃」

北韩警告民众南韩物资气球受到病毒污染,一旦发现应立即通报、避免接触;不过许多北韩人不买单,私下疯抢气球中的外币和零食,而... 查看文章

參選北市議員送新冠快篩涉賄選?檢認定難影響投票意向 另起訴「這罪名」

曾於2022年九合一選舉,代表新黨參選北市議員的張榮法,因找43名親友當人頭,自大陸進口4300劑新冠病毒快篩試劑,無償贈送支持者,疑涉賄選,台北地檢署3日偵結,認為快篩試劑難以影響投票意向,不構成選 查看文章

意大利新冠Xec变种感染比例增长 专家建议同时接种新冠和流感疫苗

新冠病毒Xec变种正在意大利蔓延。11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新一代变异株KP.3.1.1目前正占主导地位,而重组毒株Xec谱系序列的感染比例仍在增长。 查看文章

经两年调查后,美议员支持新冠病毒由中国实验室泄露的理论

美国议员星期一(12月2日)结束了对COVID-19疫情的两年调查,支持病毒可能从一家中国实验室泄露的理论。这场大流行病夺去了110万美国人的生命。 查看文章

泽伦斯基接受日本共同社专访 坦言难以通过武力收复失土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1日接受日本共同社专访,承认要以武力收复乌国南部和克里米亚半岛等失土很困难,有必要通过外交力争恢复领土... 查看文章

详讯2:泽连斯基接受专访 承认武力夺回被占部分领土很困难

  【共同社基辅12月2日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日在首都基辅接受共同社专访。关于包括俄罗斯2014年强行并入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在内的部分领土,他坦率承认以武力夺回很困难,有必要通过外交力争恢复领土完... 查看文章

详讯:泽连斯基接受专访 承认武力夺回被占部分领土很困难

  【共同社基辅12月2日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日在首都基辅接受共同社专访,表示希望尽快结束对俄罗斯的战争,但同时强调对于保证乌克兰的安全,为尽快加入北约(NATO)铺路很重要。他坦率承认,通过武力... 查看文章

詐領新冠疫調工作費3萬4900元 萬華分局2警涉貪起訴

前台北市警萬華分局行政組吳姓組長,在2021年新冠疫情期間,明知部屬辦理疫調,申領工作費3萬4900元遭市警局退回,卻指示簡姓女員警出面二度申領,詐取3萬4900元,市警局查帳發現後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 查看文章

中国关于新冠疫情和同性恋爱情的电影在台湾获得大奖

中国关于新冠疫情和同性恋爱情的电影星期六(11月23日)在台湾金马奖上摘取多项大奖。 查看文章

VOA专访波兰外长:欧洲必须为美国重新考虑乌克兰战略做好准备

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星期五(11月22日)表示,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上任后,欧洲必须准备好填补乌克兰可能出现的资金和武器缺口。 查看文章

萨斯卡通实验室:新冠病毒"几乎不可能源自实验室泄漏" 萨斯卡通实验室:新冠病毒"几乎不可能源自实验室泄漏". 发布日期:3 小时前.

科学家称,有強力證據證明新冠病毒是从受感染动物传染给人类、而非源于实验室泄漏。 查看文章

专访野夫:一场低调民主政治实验的夭折和地方维稳体制布局

美国总统选举落幕,2024年这个“超级选举年”也即将走入尾声。15年前,中国一些地方县市曾经试行“人大专职化”,将人大代表变成如同西方民意代表一样的专职工作。这项尝试最终在2010年被叫停,并引发讨论。支持者认为专职的人大代表得以接受民众上访,监督政府解决问题,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反对者则批评人大代表仍然非民选,专职后成为政府官僚系统的一部分,终将难以反应民意。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