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丹麥自治領地的格陵蘭,境內長年有獨立議程。當地蘊藏豐富礦產、鈾儲備,及大量稀土,皆是發展高科技經濟的重要資源。美國前總統杜林普任內就曾表示,有意向丹麥洽購格陵蘭;俄羅斯似乎亦饒有興致。前美國國務院蘇聯民族事務特別顧問 Paul Goble 更指,俄羅斯有意利用日益獨立的格陵蘭對抗西方。
中国领先的民办教育服务提供商,将留学相关业务增长放缓归咎于国际关系变化 查看文章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中國大陸嚴陣以待。中國智庫學者鄭永年認為,中美未來將有10大機遇,包括中美關係的動態可能從脫鉤轉向「融合」,在國際事務、南海衝突等議題上出現中美「共治、共管」的情況。此外,中美也有 查看文章
美国调查公司欧亚集团总裁、国际政治学者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1月21日提出看法称,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美中关系将恶化”。布雷默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达沃斯...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1月20日宣誓就职前夕曾多次提出收购格陵兰岛的主张,并且不排除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国安专家认为,格陵兰岛的关键地理位置和资源储备使其成为美国和北约防御框架中的重要资产,但近年来中国通过经贸活动渗透格陵兰岛、未来甚至有可能在俄罗斯的帮助下扩大军事存在,所以增强在格陵兰岛的控制权有助于美国复兴“半球防御”的历史政策遗产,抵制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咄咄进逼。 查看文章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1月20日宣誓就任。预计,他在上任后的几个小时内发布一系列行政命令。这些行政令可能涵盖移民、经济、能源以及外交政策,旨在迅速确立其政府的执政基调,实现他的竞选承诺。 查看文章
近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频频放话要“买下”丹麦的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并“不排除通过军事干预来实现这一目标”,引发国际热议。对于这些言论,格陵兰居民表示反对。 查看文章
特朗普拒绝排除使用军事力量、经济胁迫夺取格陵兰岛的可能性,从而引起了欧洲方面的不安,并促使欧洲人呼吁团结。 查看文章
长期以来,有关美中关系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两国关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展望新的一年,特朗普即将携空前强硬的对华鹰派团队入主白宫,此外,如果乌克兰和加沙两场战争能如特朗普所承诺的那样实现停火,国际安全局势将再次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在欧洲和中东的战略负担将随之减少,令美国有机会将更多的战略资源集中在亚洲。 查看文章
近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重申了购买格陵兰岛的愿望。几小时后,丹麦政府便宣布大幅增加对此处的国防开支。 查看文章
有中资背景的“中美研究中心”(ICAS)12月12日在华盛顿举办研讨会,讨论特朗普政府上任后美中关系将如何发展。应邀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的中国驻美使馆公使邱文星在会上重申中国政府的观点,他说,中国希望美中关系能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两国应以合作代替对抗。但他也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不容挑战”的红线。与会的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告诉美国之音,他对美中关系前景不甚乐观。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合伙人保罗·特里奥罗(Paul Triolo) 相信,特朗普会利用关税作为工具,让中国走上谈判桌。 查看文章
麦艾文:未来走到台前的将是“交易者特朗普”,还是“竞争者特朗普”?这将决定美中关系走向,双方谈成大交易和关系大滑坡都有可能。 查看文章
中国政府认为,无论特朗普嘴上怎么说,美国与中国展开激烈竞争的做法都不会改变。此外,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可能会给中国带来机会,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是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准确预测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并预言中国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罗奇近年来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转趋悲观,并且认为“香港已经玩完了”。中共建政75年之际,中国经济是繁华落尽还是仍有转机? 查看文章
2021年到2023年間擔任美國國務院負責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華自強(Rick Waters)日前接受美國之音專訪,就當前美中關係的前景與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華自強也是美國國務院「中國事務協調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院前副助理国务卿华自强(Rick Waters)日前接受美国之音中文部国务院记者卡拉专访,就当前美中关系的前景与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 查看文章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9月18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挑战,“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中国构成的挑战不仅在军事方面,而是全方位的。” 查看文章
中国军队的南方战区负责人预计下星期将访问夏威夷,在这之前几天,五角大楼的一名高级官员在北京参加了一次防务会议。 查看文章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在访问北京时表示,如果哈里斯当选下任总统,她将负责任地管理美中竞争,使其不变成冲突或对抗。 查看文章
8月24日是乌克兰独立日。德国波昂大学乌克兰学生联合会昨天在波昂市中心举行合唱表演暨义卖会,在德乌克兰人现场演唱乌克兰国... 查看文章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4日在乌独立日发表视频讲话时说,战争如今已回到俄罗斯领土。此前一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约1.25亿美元的新军事援助。 查看文章
美国星期五(8月23日)对被控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期间支持俄罗斯的400多家实体实施新的制裁。 查看文章
美国国防部星期五(8月23日)说,拜登政府将向乌克兰提供大约1.25亿美元的新军援,而与此同时,华盛顿还在试图更好地了解乌军攻入俄罗斯境内的行动以及这场行动如何能够推进整体战场目标。 查看文章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即将到期,续签仍悬而未决,凸显政治问题对前沿研究工作的破坏。 查看文章
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举行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进入第二天之际,在科罗拉多州阿斯彭举行的每年一度的安全论坛星期二(7月16日)也正式登场,而讨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中国构成的挑战。前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Stephen Biegen)说,美中关系因美国的大选而处于一种沉寂状态,但很多中国人希望前总统特朗普再次当选。阿斯彭安全论坛的执行主任安雅·曼纽尔(Anja Manuel)认为,特朗普再次当选的话,美中关系将会是一个充满惊涛骇浪的旅程。 查看文章
美国星期四(7月4日)庆祝近两个半世纪的自由,7月4日独立日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帝国而独立。英国这个18世纪的战时对手后来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其他全球冲突中成了美国最坚定的民主盟友。 查看文章
7月4日(星期四)是美国的独立日或国庆节,而美国人通常会以邀请亲朋好友在后院举办烧烤聚会,或搭乘飞机、火车,或开车拜访亲友及旅游观光的方式来庆祝美利坚合众国的生日。 查看文章
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表示,美中关系“恢复了某种正常状态”,但仍然需要保持沟通,来管控这一长期战略竞争关系。 查看文章
中国防长指责美国在台海和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并表示反对美国在亚洲扩大影响力和联盟。美方则对中国对台施压的做法提出警告,并称希望确保南海的自由航行。 查看文章
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对话会5月31日在新加坡拉开帷幕。作为地区军事外交的重要平台,美中两国在此的互动或“互怼”往往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美中代表团在香会上如何互动“近年来已成为美国和中国关系的晴雨表,” 查看文章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眾號消息,美東時間29日,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舉辦新聞發布活動,宣布與中方開啟新一輪大貓熊保護合作,年內將迎來一對新的大貓熊——寶力、青寶。謝鋒應邀出席致詞表示,期待大家像關心大貓熊 查看文章
王英良:在现实主义主线上,美国对华政策会始终徘徊在激进主义与理性主义路线之间,实际如何应对中国竞争,美国在外交政策上没有先例可循。 查看文章
布林肯此行也突出地显示出,尽管两国关系已经似乎稳定下来,但并非意味着分歧不再扩大和深化。 查看文章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周訪問中國大陸3天,今天(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傍晚6時許,布林肯在北京對於本次訪問召開記者會表示,去年11月習近平與美國 查看文章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北京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習近平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兩國應該為「同球共濟」做出表率,為世界和平承擔責任。他強調,中美關係企穩的勢頭來之不易,不進則退,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访华之际,中美在战争、贸易、技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争端正在发酵。拜登在大选年面临对抗中国威权政府的压力,中国则正在讨好外国投资者以帮助提振经济。 查看文章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中国,开始一年内的第二次访华行程。在有关贸易、领土争端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交锋可能再次扰乱美中关系之际,他的来访能否缓和局势引发关注。 阅读更多 查看文章
这位美国财政部长在结束为期6天的访华之旅时表示,美国已采取“重大举措”来稳定与中国的关系。 查看文章
自去年8月以来,中菲关于坐滩仁爱礁的马德雷山号的博弈不断升级,俨然成为2024年美中关系最具不确定性的风险之一 ,考虑到目前中菲博弈的频率和烈度,任何对峙和摩擦都有可能导致危机的迅速升级。 查看文章
曹辛:拜登在“两会”以后的对华政策应该是继续守住“小院高墙”的政策禁区,其他则保持相对正常的中美政经关系。 查看文章
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四(3月7日)晚向参众两院联席会议发表就任总统以来的第三次国情咨文。他在提到中国时说,美国坚决反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并且会为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挺身而出。不过他强调,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而非冲突,并且美国正处在更强有力的地位赢得竞争。 查看文章
近150名格陵兰岛妇女4日起诉丹麦政府,称她们在未经同意或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植入了节育环,她们认为这种做法侵犯了她们的人权,要求丹麦政府赔偿近4300万丹麦克朗。 查看文章
目前拜登政府对大选年中美关系的定调仍然是“以稳为主”,主动加码对华科技封锁的意愿也相对有限 查看文章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面对各项重大国际议题都有所回应,欲借此担任“动荡世界中的稳定力量”。DW国际新闻总编Richard Walker在场边专访到香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李成,他认为中美如今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新冷战”,但与当年的美苏冷战大相迳庭。 查看文章
慕尼黑安全会议18日落幕,讨论重点除了加沙及俄乌冲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专场演说也是关注焦点。DW在场边访问中国专家李成,他认为美中关系在拜登执政下并未明显改善;而若特朗普执政,在台湾问题上可能有利于中国,但在贸易方面却可能对中国强硬。 查看文章
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高層頻頻互動。專家分析,當前兩國關係可說是2018年貿易戰以來最佳時期,但結構仍不穩定,若前總統川... 查看文章
双方探讨了下阶段两国各层级交往,同意保持各领域对话沟通,进一步落实“旧金山愿景” 查看文章
持续多年的紧张局势已显著削弱了美中贸易关系。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收窄,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额同比下降了20%,从世界其他地方的进口不断增加。 查看文章
曹辛:沙利文有关中美关系的演讲带有对本届政府任内的中美关系进行回顾、同时对未来进行展望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为当前总统大选服务的性质。 查看文章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1月26日至27日在泰国曼谷会见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两人的会晤是两国在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在旧金山峰会达成共识,维持两国高层沟通渠道畅通努力的一部分。沙利文周二(1月30日)表示,他与王毅都同意,美中两国元首应继续对话,也应尽快通电。 查看文章
鞠建东、侯江槐:基于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全球经济基础,或催生人民币、美元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及三足鼎立的全球治理体系。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