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 1841 年到 1997 年期間,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而一海之隔的澳門,殖民歷史更長,自 1553 年就成為葡萄牙的租界,是向遠東地區拓展商貿網絡的重要據點。其實在葡萄牙佔領澳門之前,曾經與香港相遇,並短暫佔領今天大嶼山、青山灣、葵涌一帶,建立「葡佔屯門」。
已申請破產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 上週入稟法院,控告創辦人 Sam Bankman-Fried 與其他三名高層挪用公司 10 億美元,試圖收購太平洋島國瑙魯(Nauru)以建造「末日地堡」,期望在人類大滅絕之時避過一劫。計劃是否妙想天開?瑙魯政府又如何回應? 查看文章
香港島地方雖然細,但就有 3 個大水塘,究竟點解?固然,在英國租借新界前,香港島佔英屬香港全境面積之大半,所以香港最早的水塘 —— 薄扶林水塘,很自然地建於港島。可是,香港仔水塘是於 1920 年代末開始興建,當時新界早已成為英屬香港之一部分,用來建水塘的空間多的是,為何當時殖民地政府還要在小小的香港島,闢地興建新的水塘呢? 查看文章
到這個時候,人已經遠離了神,神性被摧毀,失去了信仰之錨,「人」像一艘孤舟,是世間最不可靠的存在,失去神性的人性,只是一片渾沌的黑暗。 查看文章
歷史學家錢穆曾說,「大部分的人不能認識時代,只能追隨時代。」凡爾納顯然對於他的時代有足夠的洞察和先見之明,而且寄托了極大的熱情:他相信工業革命的成果,能夠改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時代的英雄,是那些憑智慧和勇氣創造財富的人。他們的財富也能相應時代改變,發明新的動力、加快交通速度、電報、電話的問世,使世人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快捷,得以能夠擺脫原有部族的狹隘視野,眺望更為遼闊的 horizon。 查看文章
在 8 個月內,俄羅斯外長第二度出訪非洲多國,預料將利用非洲對蘇聯支援反殖的記憶,把俄羅斯推銷為反帝國主義先鋒。專研俄羅斯的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 Jade McGlynn 在「外交政策」雜誌解釋,這種「記憶外交」是莫斯科拉攏非洲的故技。烏克蘭又可如何利用先天優勢,以類似外交手腕,呼應非洲的殖民苦難記憶? 查看文章
在世界盃早年,亞洲球隊的道路並不平坦,甚至連參賽也成問題,這一切要從 1938 年的荷屬東印度首征世界盃講起。 查看文章
近年歐美捲起反殖民主義的浪潮,除了把歷史銅像拉倒,博物館亦主動交還殖民掠奪得來的文物。文化雜誌 The Atlantic 記者深入尼日利亞,調查當地如何保育歸還的藝術瑰寶,卻發現管理極其惡劣之餘,國民政府、地方政府與王室後裔都在爭奪文物擁有權,西方輿論卻但求為殖民歷史贖罪,罔顧這些人類共同文化遺產的下場。 查看文章
香港人對殖民政府的美好回憶,大多源於 70 年代後,原因是以六七暴動為轉捩點,殖民地政府大幅改變了統治的策略。如果把視點退回 70 年代以前,你會發現香港的殖民地政府與其他國家差不多的爛。 查看文章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查理斯三世繼承的不只是英國王位,還有英聯邦領袖地位。這個主要由前英國殖民地組成的國際組織,向來被指沒有實際政治作用,更有批評是殖民主義遺毒;查理斯三世將要面對的,或不僅是廢除君主制的壓力,還有解散英聯邦的聲音。 查看文章
英女王伊利沙伯一世, 1952 年登基。人人都知道:當她在肯雅與菲臘親王旅行、住在一家樹上酒店的時候,丈夫收到倫敦的電報,告訴她父王駕崩的噩耗。 查看文章
2020 年我們首度在香港出版繪本畫作「從前,有個香港」(This is Hong Kong),重現 1960 年代初捷克旅行畫家 Miroslav Šašek 眼中 100% 的絢爛香港。今次我們想要呈現的,不再只有一個香港,而是藏在時間長廊中的眾數香港。 查看文章
香港在 1841 年開埠,1842 年根據「南京條約」被滿清割讓予英國,1843 年「英王制誥」宣稱香港為英國皇家殖民地,直至 1997 年主權移交中國。在英治香港時期,政府行政長官為香港總督,由英國君王委任。不過,港督其實要面對很多制衡,在 1971 年之前,英國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對於港英政府的行政運作,特別是財政使用,就保留一定權力。 查看文章
如果「獅子山精神」是本土文化普及的起點,那麼直到 70 年代香港才出現所謂的本地人。也因為 97 大限的迫近,香港文化在起飛的同時面對自己的死期。對於當時的香港人來說 —— 歸屬感接近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是一個「想回去」的地方,今天也許仍一樣。縱使北方的大地在各方面藕斷絲連,但那個國家的政權也不是「本土文化」的歸屬。 查看文章
珍寶海鮮舫逾半世紀的歷史落幕,在 6 月 14 日從港島南區被拖離至外海的停泊區,等候營運公司的發落。餐廳 2020 年 3 月暫停營業,但其實早在 2013 年已經入不敷支,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結果而言,這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查看文章
一直以來,聯繫匯率制度被認為是香港能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令香港走出多次環球經濟危機。不過,近年中美交惡,金管局也為被剔出 SWIFT 作預案,「幫港出聲」成員雷鼎鳴甚至形容聯繫匯率不合時宜。過去,香港其實曾結束過聯繫匯率,於 1972 年與英鎊脫鉤。 查看文章
近年不少人考慮移民英國,但未必清楚背後的稅務規定,其中「非定居」(Non-Domicile)英國的居民身份,便直接關乎境外收入是否需要計稅的問題。有英國歷史學家指出,這是兩個世紀前大英帝國鼓勵殖民的稅務優惠,如今卻成為富裕階層的避稅方式。 查看文章
在 19 世紀開埠初期,香港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港口,不單止有廣東華人、英國白人,還有葡國人、巴斯人、猶太人、印度人等族群聚居,行政首長要跟各界打好關係,需要具備優秀的語文能力。香港曾經出過戴維斯和金文泰等數任漢學家港督,但達到語言學家級數的,或許只有一個,就是號稱懂得 200 種語言的香港第四任港督寶寧(Sir John Bowring)。 查看文章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高峰時期領土遍及全球不同角落,所輸出的文化、思想和制度依然影響世界各地。經過二戰後的解殖思潮,很多前英國殖民地都獨立自決,但其實到今天,英國仍然保留一些海外領土,包括福克蘭群島、直布羅陀和百慕達。近日,其中一個海外領地英屬處女群島爆出嚴重醜聞,總理涉嫌在美國販毒被補,官方調查報告就建議英國解散民選政府,直接管治當地。 查看文章
16 世紀是大航海時代的高峰期,歐洲的超級帝國打通了世界各地的航通,在亞非拉建立殖民地,榨取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為往後歐洲急速發展打好基礎。近年,西方社會積極反思帝國主義陰暗的一面,承認被殖民者的貢獻。很多讀者都知道,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探險是由麥哲倫(Magellan)帶領,但他其實未返回歐洲已經命喪菲律賓,東南亞工人安奎基(Enrique)才是首位環繞地球一周的人。 查看文章
香港大部分人口操粵語,寫繁體中文,要與民溝通、勝任行政首長一職,中文水平十分重要。在港英時期,香港就出過多位漢學家級數的港督,最早一位在 1844 年滿清咸豐皇帝尚未登基的時候,就成為了香港第二任港督,任內大力推動學術和文化發展,但卻得罪全港商人。他就是戴維斯爵士(Sir John Francis Davis)。 查看文章
英國是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地,至今仍然留下很多重要的遺產,包括國際認受性極高的普通法制度。加勒北海多國如牙買加、巴巴多斯、千里達等都曾經是英國前殖民地,獨立後繼續留在英聯邦,甚至依然視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為最高法院。在解殖思潮下,多國領袖曾經推動把終審權轉移到加勒比司法法院(Caribbean Court of Justice),但人民之間似乎反應冷淡。 查看文章
「香港簡史」為香港正在面對的問題提供了歷史背景,同時讀者會了解到,香港的發展自開埠以來都並非一帆風順。這些前人的經驗和智慧,是我們在亂世中必須共同學習的事。 查看文章
80 年前日軍進犯香港,英國為減少傷亡,提前撤走在港的英籍白人婦孺到澳洲。任教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香港歷史學者 Vivian Kong 研究發現,當時倫敦政府認定英國人只會旅居香港,但不少在港英人被迫撤離時,竟然萌生出本土意識,在爭取返港的漫長歲月裡,寫下一封又一封請願書,表明視香港為家的心跡。 查看文章
南太平洋連接南中國海,最近政治風波連綿。除了所羅門群島爆發反中示威騷亂,同一區域的法國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亞群島,由法國政府下令,將會在 12 月 12 日舉行公投,讓島民決定是否脫離法國而獨立。 查看文章
缺乏準確的颱風警報,在 19 世紀每每造成大量人命傷亡與經濟損失。在沒有人造衛星的年代,要作出準確的颱風預測,除了靠地面的氣象監察儀器,最重要就是海底電纜鋪成的電報網,使風暴訊息傳得比颱風更快,但背後卻與歐洲殖民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查看文章
文化研究學者羅永生和許寶強在 2017 年已離任嶺大全職教席,其後轉為客席教授,今年 9 月,嶺大證實他們的客席合約亦已完結。 查看文章
網媒 VICE 日前披露,英國保守黨新星兼平等事務大臣 Kemi Badenoch 在 2018 年的 WhatsApp 對話紀錄,批評她在對話中直言不在乎殖民主義,又指「在此之前,(當地)從來沒有任何『權利』的概念」。然而,牛津大學道德與教牧神學欽定教授 Nigel Biggar 支持其論說,認為即使英國昔日曾參與奴隸貿易,卻也在 19 世紀,將非洲人從活祭和當地本身的奴隸制中解放出來。 查看文章
近日,毛利黨(Māori party)發起請願,要求將紐西蘭官方名稱,改為毛利語的奧特亞羅瓦(Aotearoa),引起爭議。 查看文章
近年社會爭議博物館應否歸還掠奪所得文物。去年,法國批准歸還過去掠奪的貝寧青銅器藏品;近期則有德國同意歸還 1,200 件青銅器。面對殖民與掠奪等歷史事實,西方國家及博物館除了歸還文物,還有沒有其他選擇?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正舉辦「國家博物館與奴隸制展覽」,以另一種方式呈現史實。 查看文章
鄧小平生前的理論,並沒有指出中國的改革一旦出現財富不均,到了這個階段,應該怎樣做?殖民地的香港其實提供了典範。 查看文章
人們發現物種後會加以命名。命名可能是根據物種特徵,又或任何命名者聯想到的事物,例如「吉卜賽蛾」和「吉卜賽蟻」。近期美國昆蟲學會的「更好俗名計劃」(Better Common Names Project)便指,部分物種的名稱可能冒犯特定種族及文化群體,或會掀起一場重新命名的風潮。英國「每日電訊報」資深撰稿人 Joe Shute 就擔心,物種會被捲入自然文化戰爭。 查看文章
由於新界的租借期在 1997 年屆滿。1980 年代,中英兩國展開一連串的香港前途談判。在 1984 年「中英聯合聲明」,確立「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定案。其實在此之前,政界討論過多個方案,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曾在其回憶錄中披露昔日港英親信譚惠珠的「香港公司論」,以及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的「絕緣體論」。 查看文章
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陸會議通過「美國獨立宣言」。「獨立宣言」與「憲法」、「權利法案」,成為美國建國及理念基礎的「自由憲章」。但在建國以前的北美十三州,另一份由湯瑪斯.潘恩撰寫的 47 頁小冊子「常識」(Common Sense),已為十三州提供脫離英國獨立的理據。 查看文章
1961 年印度出兵葡屬殖民地果阿(Goa),實現果阿回歸偉業,但很多果阿人對回歸 60 周年無動於衷,反而埋怨人口近半的新移民缺乏本土歸屬感,國內又有大量低質素遊客湧入,不尊重果阿人的生活文化,加上無數果阿人外流以改善生活,在在導致果阿人身份認同岌岌可危。 查看文章
16 世紀,當葡萄牙人到達中國大陸,並把澳門發展成他們的商貿基地,一海之隔的香港亦與世界連接,其命運受到西方世界局勢變化牽引。到 17 世紀,荷蘭一躍成為海洋帝國,挑戰葡萄牙在東南亞的霸權地位時,香港亦捲入戰火之中。 查看文章
今年 5 月,厄立特里亞迎來了獨立 30 周年。厄立特里亞被喻為「非洲北韓」,是世界最封閉的國家,政府血腥鎮壓異見聲音,人民連電話卡和護照也難以取得。有當年的革命義士就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自白,回首當初的革命熱情,也講述厄立特里亞未竟的民主路。 查看文章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靈魂,是身份構成的重要部分。可是,由於各種政治和社經原因,很多地方語言正面臨消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全球大概有 6,000 種語言,當中約 40% 處於瀕危狀態。在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也有一種地方語言瀕臨消失,那就是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Patuá)。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