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10.03
10:37

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 专家:可能彰显言论自由价值

诺贝尔文学奖5日将揭晓,瑞典学院是否借此做出政治性声明?专家认为,若有意如此,可能会把奖项颁给捍卫言论自由的作家,预测可...

更多文章
德著名大学反以示威遭清场 德国政府立场和民众言论自由的冲突难以调和

近日,德国多所大学爆发了亲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但因存在“反以色列”的立场,这些活动多被当局取缔。 查看文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去世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门罗去世. 发布日期:5 小时前.

加拿大文学巨匠,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周一晚,在安大略省霍普港(Port Hope)的家中去世,享年92岁。 查看文章

第13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孟洛逝世 享耆寿92岁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艾莉丝.孟洛(Alice Munro),5月13日晚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安养院过... 查看文章

TikTok就可能将其封禁的法案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声称言论自由受侵犯

TikTok周二(5月7日)表示,它提起了一项联邦诉讼,对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的一项法律提出挑战,该法律将强制出售这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否则将会予以封禁。 查看文章

拜登总统谈大学抗议风潮:言论自由和法治都要维护

在美国各地大学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持续数周并不断升级之际,总统乔·拜登周四(5月2日)对全国发表讲话,强调言论自由权和法治都必须得到维持。 查看文章

TikTok对美国众院通过可能将其禁止的法案提出言论自由关切

TikTok星期天对美国众院通过如果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不在一年内出售股票就可能禁止这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的议案提出言论自由的关切。 查看文章

「上帝粒子」发现者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希格斯过世 享寿94岁

以发现「上帝粒子」(God particle)贡献,2013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奖的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名誉教授希格斯(Pete... 查看文章

言论自由倡导者称英国对朱利安阿桑奇的裁决“慢慢地杀死他”

伦敦高等法院裁定,如果美国未能提供某些保证,阿桑奇可以对引渡提出上诉。 查看文章

TikTok一旦被禁,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言论自由诉讼

一项诉讼将迫使美国的法院权衡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目的与第一修正案赋予TikTok及其用户的权利。 查看文章

两党议员纷纷称赞众议院通过TikTok剥离法案 少数议员担忧政府打压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三(3月13日)以352票对65票的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给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六个月的时间剥离短视频应用TikTok,否则将面临美国的禁令。来自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多数众议员对这项法案表示拥护,也有来自两党的少数议员担心政府限制言论自由。白宫则呼吁参议院迅速跟进。 查看文章

中国粉红网暴首富钟晱晱、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爱国主义”爆棚

中国饮用水大厂“农夫山泉”创办人钟晱晱三度荣膺胡润富豪榜的首富,但富甲一方的他最近惨遭网民以“不爱国”为由围剿,导致产品销量下滑、股价暴跌。钟晱晱似乎为了平息风波,低调辞去旗下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政府的纵容和网络流量驱使下,小粉红网民的姿态愈来越像文革时的红卫兵,反智且暴力,这样的民风短期内恐难遏止。 查看文章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获“建筑界诺贝尔”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1979年首次颁发,在国际上一直被视为建筑领域的最高荣誉,山本是第53位得奖者,也是第9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他1945年生于中国北平市(今北京),现居日本横滨,今年春天将赴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领奖。 查看文章

專訪烏克蘭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沒有實現正義的和平是不會長久的

「如果國際社會開始對俄烏戰爭感到無聊,那正是改變的契機。」 查看文章

“长颈鹿事件”后,美使馆微博评论区这言论自由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失守

当不断滑坡的中国股市上星期五再次下跌后,愤怒又沮丧的股民们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微博的一条帖文下,留下上万条评论批评中国政府和领导人习近平的治国能力。在审查一向严格的中国互联网上,这样大规模且尖锐的政治异议表达是极其少见的。而这也给微博的审查员们带来了一个难题:他们既必须移除这类批评言论,但同时又不能做得太过,让外界明显察觉到中国对外国使馆评论区的监控。 查看文章

港《基本法》23條啟公眾諮詢 美聽證會:侵蝕香港言論自由

香港特區政府強調今年內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月30日更宣布正式對立法展開公眾諮詢至2月28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近日也召開聽證會討論中國人權現況,會上出席 查看文章

美国CECC听证会: 《基本法》23条将进一步侵蚀香港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简称CECC)周四(1日)举行听证会,讨论中国人权现况。英国人权组织“香港监察”创办人罗杰斯在听证会上发言,提到《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将进一步加剧侵蚀香港的言论自由,形容“监禁黎智英是中共迫害人权的象征”。 查看文章

美国国会提名黎智英等4人 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CECC)将公布中国人权定期审查报告,并提名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中国知名维权人士许志永、丁家喜及维吾尔学者伊力哈木‧土赫提,角逐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 查看文章

美国会委员会提名黎智英等4人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中国问题委员会今天将公布中国人权定期审查报告,并将提名香港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中国知名维权人士许志... 查看文章

赞促成《亚伯拉罕协议》 特朗普再获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传出第三度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周二引述美国霍士新闻报道,美国众议员特尼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称赞他在担任总统期间促成“历史性”的2020年《亚伯拉罕协议》,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和努力,为中东和平做出了贡献。 查看文章

諾貝爾獎得主沈恩:一生關懷窮人的「經濟學家良心」

出身印度書香世家,外祖父是傑出的梵文學者,父親是倫敦大學化學博士,後來還擔任達卡大學農化系主任。他的研究橫跨社會選擇理論、發展經濟學與倫理學,數學推導與哲學思辨對他來說都不是難事。不但在大西洋兩岸的世界頂尖大學(哈佛與劍橋三一學院)任教,也是唯一一位非歐美裔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查看文章

清华教授想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 结果在四通桥遭公安扣查

自从2022年发生震动国际社会的抗议事件后,北京四通桥一直被当局封禁。近日据报有清华大学教授为了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亲自到四通桥拍照验证,结果被公安扣查。据了解,涉事的学者在清华教授政治课,外界对他的举动反应两极。 查看文章

独家:挪威诺贝尔研究所公开佐藤荣作获和平奖过程资料

  【共同社奥斯陆1月4日电】挪威诺贝尔研究所3日向共同社公开的关于1974年诺贝尔和平奖评选过程的资料显示,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预料到把和平奖授予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1901~1975年)会引发批评... 查看文章

孟加拉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被判入狱引发愤怒

维权人士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的支持者对尤努斯因违反劳动法而被判处六个月监禁表示震惊和愤怒。尤努斯是一位经济学家。 查看文章

遭判違反勞動法 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處6個月有期徒刑

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微型貸款先驅」尤努斯今天遭法官判決違反勞動法,處以6個月有期徒刑。他的支持者則批評,... 查看文章

ABC中文诺贝尔和平奖:伊朗女性穆罕默迪缺席典礼 细数无法领奖的历任获奖者

近日,伊朗女性纳尔吉斯·穆罕默迪(Narges Mohammadi)被授予2023年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位人权捍卫者却无法亲自领奖。 据路透社报道,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举行的颁奖仪式上,穆罕默迪17岁的双胞胎儿女替母亲领取了金质奖章、获奖证书和一张1100万瑞典克朗(约159万澳元)的支票。 查看文章

FT社评:大学必须同时保护言论自由和学生安全

随着以哈战争在美国大学掀起反犹主义浪潮,大学需要明确言论与行为之间的区别。 查看文章

伊朗女权斗士纳尔吉斯·穆罕默迪 因监禁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

诺贝尔和平奖将于周日(12月10日)在奥斯陆颁发,但目前正在监狱中的获奖者纳尔吉斯·穆罕默迪(Narges Mohammadi)将缺席,会由她的孩子们代表领奖。 查看文章

诺贝尔和平奖伊朗得主狱中再度绝食 将由家人出席领奖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哈玛迪(Narges Mohammadi)的家人表示,穆哈玛迪将缺席今天在挪威首都奥斯陆(Oslo)举... 查看文章

丹麦通过法案禁止焚烧《古兰经》 反对派批其限制言论自由

在丹麦和瑞典,一系列焚烧《古兰经》的事件引发激烈辩论。12月7日,丹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对宗教书籍的“不当处理”,该法案在丹麦被称为“古兰经法”。 查看文章

拿諾貝爾和平獎 遭譴責戰犯 圖解季辛吉的功與過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一生的功與過。 查看文章

亨利·基辛格: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战争贩子”去世 享年100岁

亨利·基辛格是一位逃离纳粹德国的“神秘的现实主义者”,他因结束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和开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而被人们铭记。 查看文章

【推广】瑞银诺贝尔视角:中国的经济的未来会怎样?

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依赖投资、出口和制造业驱动的模式,向以消费、创新和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经济模式转变。中国的经济表现对全球经济、亚洲邻国和其他所有国家都至关重要。未来,中国经济的未来会怎样?来看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和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的对话和见解 查看文章

讚藍白合是奇蹟 藍委曝馬英九1點很聰明:可得諾貝爾和平獎

藍白合政黨協商15日達成共識,採取民調定勝負。國民黨立委鄭麗文直言,前總統馬英九有點像美國的卡特總統,卸任後聲望最高,如今促成藍白合,力挽狂瀾,甚至十分聰明解決了民調和政黨支持度的問題,「我認為他此舉.. 查看文章

伊朗女权斗士 诺贝尔奖得主穆哈玛迪结束狱中绝食

伊朗入狱女权人士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哈玛迪(Narges Mohammadi)的家人表示,穆哈玛迪在接受治疗后,已结束狱... 查看文章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狱中绝食 不满伊朗女性戴头巾才准住院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哈玛迪(Narges Mohammadi)正遭伊朗关押,家属今天说,她已开始狱中绝食,抗议她和其他受刑... 查看文章

民研: 53%指香港传媒没充份发挥言论自由 杨健兴预料23条立法外媒或撤离

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3年,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香港传媒没有充份发挥言论自由;另有74%以及63%受访者认为,香港传媒批评北京中央政府以及香港政府有顾忌;3项数字都创1997年有纪录以来的新高。 查看文章

伊朗诺贝尔奖获得者称,头巾法导致另一名伊朗年轻女性丧生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纳尔吉斯·穆罕默迪 (Narges Mohammadi) 在 Instagram 上对阿米塔·杰拉万德 (Armita Geravand) 的去世表示哀悼。 查看文章

賴清德竟要網紅「珍惜言論自由」別違法 網友炸鍋了

YouTube百萬網紅「Cheap」19日在Podcast節目《斐姨所思》中提到,相對於過去前總統馬英九主政時期可以取笑他,現在罵民進黨變得非常可怕,甚至有可能被抄家,且綠營還有義勇軍和側翼媒體。民進 查看文章

Cheap嘆「罵民進黨很可怕」被出征 賴清德喊話:珍惜言論自由

百萬YouTuber Cheap近日在節目上表示,社會氛圍跟過去不同,只要罵執政黨就可能被「抄家」,遭側翼媒體及義勇軍攻擊。對此,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1日說,期待在網路世界活動的每一個人,也都應該.. 查看文章

「非宗教」迫害:以沉默保命的無信仰者

宗教自由本是人權,要信甚麼以至甚麼也不信,也該全憑一己決定。但在穆斯林佔多數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針對「非宗教」的施壓和迫害如影隨形。無論是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抑或以上皆非,這類無教派人士(nones)為免惹怒家人、引起民憤甚至刺激政府神經,只能沉默以自保,甚至是陽奉陰違。 查看文章

曾获诺贝尔和平奖…芬兰前总统阿提沙利不敌病魔 享寿86岁

芬兰总统府今天表示,曾获诺贝尔和平奖殊荣的前总统阿提沙利(Martti Ahtisaari)与阿兹海默症搏斗数年后不敌病... 查看文章

星期人物/諾貝爾醫學獎卡里科曾被降職 不放棄冷門研究催生新冠疫苗

「以妳夜以繼日耗在實驗室的時間,假如換算成時薪,大約只有一美元,比在麥當勞打工還低呢!」聽到先生語帶調侃,實則疼惜萬分的話,卡里科笑了。回憶起30年前的對話,以及40多年來的研究生涯,包括在常春藤名校所受到的委屈,以開發mRNA技術促成新冠疫苗誕生而獲頒本屆諾貝爾醫學獎的卡里科淡淡表示:「餓不死就夠了,我沒甚麼好抱怨的」。 查看文章

美众议员提名“四通桥人”彭立发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设委员会办公室星期五(10月13日)发布新闻稿说,该委员会主席提名中国抗议人士彭立发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查看文章

202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高爾丁:彈性工作增加 友善女性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高爾丁(Claudia Goldin)勸告美國企業,人才運用要保持彈性。 查看文章

围绕巴以战争的虚假信息考验马斯克X平台的言论自由政策

这个前身为Twitter的平台正与大量与巴以冲突相关的虚假或误导性内容作斗争,这些内容已引起欧盟官员和广告客户的警觉。 查看文章

【專家之眼】從諾貝爾2023經濟獎得主談女性職涯發展

於光輝國慶的前夕,諾貝爾2023年經濟學獎適巧揭曉,此番是由在哈佛大學任教三十餘載,從事女性勞動與經濟史學研究,長達半個... 查看文章

“少数派报告”:戈尔丁为何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力:作为诺奖经济学得主,戈尔丁也曾是哈佛经济系首位女性终身教员;其研究一度集中在性别尤其是女性歧视,凸显其女性视角和独特身份。 查看文章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一个“政治化”的诺奖吗

虽然戈尔丁教授研究的领域是性别不平等,但无论是她研究给出的结论,还是潜在的政策建议,都和被人诟病的极端“政治正确”相差甚远,甚至针锋相对 查看文章

克劳迪娅•戈尔丁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颁奖委员会称,克劳迪娅•戈尔丁将劳动力市场经济学家的工具与经济历史学家的工具结合起来,剖析了200多年来美国女性就业的演变过程。 查看文章

穆罕默迪奪諾貝爾和平獎,彰顯的女性聲音

2022 年 9 月 16 日,年僅 22 歲的庫爾德族女子阿米尼,因為「佩戴頭巾不當」被拘留,期間離奇身亡。事件引發全國大規模示威,至今超過 500 名示威者被殺、數千人受傷、近 2 萬人被捕。今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便把和平獎授予伊朗人權鬥士納爾吉斯.穆罕默迪(Narges Mohammadi),以表揚她為長年為受壓迫的伊朗女性抗爭。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