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7.23
18:50
CUP  /  文化

友好中亞國家,助俄規避制裁?

自烏克蘭戰爭爆發,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成效一直成疑,各類被查禁的電子產品及敏感技術,依然有渠道流入俄羅斯。有調查就發現,中亞國家企業積極扮演著「買辦」角色,採購大量中國製貨品再轉口俄羅斯,以間接支持對烏克蘭的戰事,這類企業或將成為下一輪美國制裁目標。

更多文章
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新回合谈判落幕,台湾促美国核准农产品输美、化解中国经济胁迫

经过为期5天的马拉松式面对面讨论后,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最新回合的谈判5月3日于台北落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会后发布书面声明表示,双方已针对第二批协定的提案内容交换意见,包括农业、劳动和环境领域,“会谈饶富成效”,未来也将定期讨论,以达成共识。 查看文章

美台下周将在台北举办新回合《21世纪贸易倡议》协定谈判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星期五(4月26日)宣布,美台将从下星期一开始在台北举行新一回合的《21世纪贸易倡议》协定谈判。 查看文章

《貿易》美台商會率29企業 攜手貿協產業交流

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 USTBC)訪問團在台進行產業交流;由現任美國普渡大學「柯拉克科技外交研究院」主席、前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 查看文章

全國三分一人都穿二手衫,政府卻要禁止銷售……

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Owino 二手市場一直支撐著當地人的生活,商販以二手買賣維生,低薪打工族在此尋找性價比高的選擇。但未來政府可能會禁止銷售舊衣物,恐將切斷商販收入來源。透過從事商販工作以蓋房並撫養 12 個孩子的寡婦 Hadija Nakimuli 不禁問道:「如果停止賣二手衣物,我們的未來在哪裡?」 查看文章

墨西哥當跳板,中國企業繞路賺美金

中國作為美國最大進口國的地位,今年被「近水樓台」的墨西哥取代,但其實背後也有大量人民幣推波助瀾。光是去年,中國對墨的直接投資總額達 25 億美元。接壤美國的新萊昂州最為受惠,上月再宣佈獲兩間中國企業進駐,預計將帶來近 60 億美元生意。惟據「紐約時報」與「經濟學人」分析,中商只當墨國是賺美金的跳板。 查看文章

以哈戰爭|年收 10 億,哈馬斯錢從何來?

以色列雖與哈馬斯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但誓言必會徹底鏟除這個巴勒斯坦武裝組織。若要成事,該國還需瓦解哈馬斯的財政根基,因為每年多達 10 億美元的收入,正是其勢力的一大來源。不過「經濟學人」指岀,哈馬斯的「金主」都是以洗黑錢、採礦業等規避西方制裁的友好國家,叫以色列與盟友們鞭長莫及。 查看文章

北韓關閉駐外使館,經濟亮起紅燈?

從烏干達、安哥拉到香港,北韓接連關閉多個駐外機構,包括駐港領事館。儘管北韓宣稱這是改善對外關係的「例行事務」,但如此舉動引人關注該國是否陷入經濟困境。北韓近來提供武器彈藥給俄羅斯,無疑會為北韓經濟帶來短期提振作用,一些學者認為軍事產能有助經濟發展,但如果不徹底改變經濟體系,這些效應將受到限制。 查看文章

綠色能源熱潮下,被迫遷的印尼受害者

邁向綠色能源的轉型過程,未必人人受益。像印尼政府計劃在倫龐島(Rempang)發展生態城,包括興建一家中資太陽能玻璃廠,為印尼生產更多太陽能板鋪路,但這個決定讓島民成為了受害者,因被迫搬遷而爆發示威。 查看文章

陸商務部發佈首批《國別貿易指南》 幫助開拓國際市場

據大陸官媒央視新聞報導,今天(10月15日)在第134屆廣交會舉辦期間,大陸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在廣州正式發布2023年《國別貿易指南》。《指南》是商務部門首次編制,從宏觀與微觀,產業與 查看文章

比亞迪攻不下日本市場,進軍歐洲也受阻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近年拓展海外市場,其推出的 Dolphin(海豚)電動車系列在香港掀起熱潮,並計劃在日本市場銷售,但日本一直是比亞迪難以攻下的市場,旗下 Atto 車款今年在日本只賣出 700 輛。而歐盟對中國補貼電動車展開調查,將對電動車行業帶來甚麼影響? 查看文章

G20 印度戰略:「新香料之路」抗衡「一帶一路」

在普京和習近平缺席下,G20 峰會週末結束,以東道主印度的收獲最豐厚。印度不但鞏固作為發展中「南方世界」的領導角色,還趁機宣佈建立印度、中東與歐洲經濟走廊,通過鐵路和海路連接,以「新香料之路」(New Spice Route)抗衡以絲綢之路為靈感的「一帶一路」。 查看文章

日元貶值將如何影響日本經濟?

日本於疫情期間的支出減少,但日元疲軟令能源和其他進口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支出也開始反彈。穆迪分析高級經濟學家 Stefan Angrick 表示,儘管該國 GDP 表現強勁,但說日本經濟已走出困境仍為時過早;因國內需求缺乏活力,高通脹讓家庭和企業不願消費,或使該國經濟在疫情後復甦之前,已失去了動力。 查看文章

盧布疲弱,中亞受累

俄羅斯貨幣持續貶值,在 8 月 14 日一度跌破 1 美元兌換 100 盧布的重要心理關口。即使翌日央行緊急加息,有助阻止跌勢,但中亞多國因與莫斯科經濟高度一體化,已受嚴重打擊。加上吉爾吉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有數百萬人赴俄打工賺錢,廉價的盧布令這些外勞的匯款大減,更令這個內陸地區為未來憂慮。 查看文章

日本排放核污水,福島漁民與香港餐廳同憂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計劃,星期四開始將經處理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冷卻水排放到太平洋,令福島漁民對未來大感憂慮,甚至感覺被政府遺棄。另一方面,香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亦宣佈,從 8 月 24 日起禁止日本 10 個縣的海鮮進口,本港日本餐廳老闆正努力應對禁令。 查看文章

美台正式展开《21世纪贸易倡议》新阶段谈判

在美国与台湾6月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谈判首批协定后,双方本星期在华盛顿举行了面对面的第二阶段谈判,就农业、劳工及环境等议题交换意见。 查看文章

Ryan Fung:美國補貼一周年,銀彈拉闊各國差距

ESG 年代有錢有辦法,去年 8 月拜登推出「降低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用銀彈政策推動氣候議程,一石擊起千重浪,一年過去,掉隊的是小型經濟體,加劇了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 查看文章

塔利班回朝兩年,阿富汗的女性權益倒退了多少?

自塔利班攻佔首都喀布爾重奪政權,女性權利便受到嚴格限制,基於性別隔離政策,她們承受著不合理的壓迫,但這兩年來仍持續用各種方式爭取權利。*CUP 媒體亦訪問阿富汗女權人士以及學者,透過他們的眼睛看看塔利班掌權兩年後,阿富汗女性面對的掙扎與現實。 查看文章

拜登总统签署《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实施法》

美国总统乔·拜登星期一(8月7日)将国会通过的《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实施法》签署成法。拜登总统对该法案对未来美台贸易协议谈判所提出的要求表达了保留意见。 查看文章

天氣太熱有假放,伊朗人反而仲嬲

全球熱浪持續,天氣熱得不想踏出家門半步,伊朗多地近日溫度升至攝氏 40 度,伊朗政府因應酷熱天氣,8 月初全國放假兩日。突然有假放、可以居家避暑,人們卻似乎不太高興。不少伊朗人將突如其來的假期歸咎於電網不穩和天然氣短缺,不滿政府無心解決問題,令民眾繼續受苦。 查看文章

美台就《21世纪贸易倡议》第二阶段谈判举行视讯会议

美台完成《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后,双方星期四(8月3日)就下一阶段谈判相关事宜展开视讯讨论。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前一天的每日行程预告中说,美国贸易副代表莎拉·比安奇(Sarah Bianchi)星期四将与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邓振中举行闭门会谈。 查看文章

在俄羅斯,沒有 Barbie 電影的 Barbie 派對

今個夏天,Barbie 與「奧本海默」(Oppenheimer)在全球多地上映,雙雙成為最矚目電影,更創下疫後美國票房新高,但荷里活主要電影公司正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暫停於當地上映。無緣與世界同樂,有俄人選擇走到外國觀影,亦有人在國內享受沒有電影的 Barbie 派對。 查看文章

《没有贸易是自由的》——莱特希泽关于特朗普对华关税战的经验总结

特朗普主政时期的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新书,论述了美国既要消费也要生产——还要在全球经济中赢得朋友。 查看文章

美众院筹款委员会42:0票通过《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实施法》

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Ways and Means Committee)星期二(6月13日)以42比0的票数表决通过由参、众两院两党议员提出的《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实施法》,以超强的跨党派支持力度批准美台首批协定的实施,并要求未来双方签署协定必须与国会谘商,不可绕过国会被宪法赋予的国际贸易事务授权。 查看文章

美参众两院两党议员提案批准实施《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及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两党领导层上星期五(6月9日)宣布联合提出一个旨在批准并实施美国和台湾最近达成的《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的立法,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已排定星期二审议这个新的立法。 查看文章

美台于周四签署《21世纪贸易倡议》首批协定

台湾和美国政府表示,会于周四(6月1日)签署新贸易谈判框架下的第一份协议。在台湾与中国的紧张局势加剧之际,这将进一步促进美台之间的关系。 查看文章

中國對烏克蘭的戰略模糊政策,與西方世界分歧

4 月 26 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烏戰爭後首次致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澤連斯基亦隨即任命前戰略工業部長里亞比金為新任烏克蘭駐中國大使。伯明翰大學的政治科學教授 Stefan Wolff 就形容中國採取有如美國對台灣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策略,並成功把握西方世界的內部分歧。 查看文章

英國半導體產業:降低對外國晶片製造商的依賴

英國政府即將公佈半導體產業檢討報告,「金融時報」報道,英國將制定產業新戰略,打算提供數億補助,協助在英國製造高階晶片,以降低對台灣等地緣政治敏感地區的依賴,分散半導體供應鏈。 查看文章

俄烏戰爭,造就俄版矽谷沒落……

俄烏開戰後,去年估計流失至少 10 萬名 IT 從業員(佔技術工人 10%),逾 1,000 家外資企業縮減俄國業務,將嚴重打擊俄國經濟。 查看文章

中國提出烏克蘭和平方案,背後有何戰略計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俄期間,提出調解烏克蘭戰爭的和平方案,俄羅斯總統普京自然響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亦邀請中國進行會談,以致戰爭焦點忽然落在中國之上。佐治城大學訪問研究員 Philipp Ivanov 認為,中國在衝突中扮演調解員,與中俄試圖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有關。 查看文章

美台公布《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轮谈判摘要,五议题可望先签协议

美国和台湾政府星期四(3月16日)同步公开《21世纪贸易倡议》第一轮谈判摘要,除了让外界了解双方的谈判内容和进度外,也可望在五个彼此在一月面对面谈判已达成共识的5个“早期收获”议题上签署协议。 查看文章

反華情緒下,中國企業如何拓展歐美市場?

中國品牌正於美國受到史無前例的追捧,社交媒體抖音(TikTok)、電商平台天母(Temu)、影片剪輯 CapCut,成為當地 iPhone 用戶下載量數一數二的應用程式,快時裝品牌 SHEIN 的排名甚至高於亞馬遜,並正計劃在紐約上市。但西方對華猜疑日深、中美關係愈趨緊張,這些企業如何在不受歡迎的國度拓展業務?「經濟學人」日前整理出它們的三大方針。 查看文章

對俄制裁,加速「去美元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受到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制裁,包括被凍結近半外匯儲備,多間主要銀行亦被剔出國際支付系統 SWIFT,部分人質疑此舉是把美元「武器化」。政治經濟學家和制裁專家更指,近月從南美、中東到東南亞,多國加緊制定減少依賴美元的安排,以免他朝落得同樣下場。這波去美元化的成敗,將如何影響全球貿易? 查看文章

對俄制裁漏洞,在於吉爾吉斯?

數據顯示,吉國出口至俄羅斯的數量翻了 2 倍多,來自中國的進口量則多近 3 倍,大批以往甚少出口的商品也被運至海外。但這種把進口商品出口到第三國的做法,被指為對俄制裁的漏洞,令莫斯科及其盟友得以繼續賺大錢。 查看文章

「乞丐你的鄰國」:國際關係的以鄰為壑政策

在政治經濟學上,有個看來十分奇怪的術語「Beggar-thy-neighbor」,直譯就是「乞丐你的鄰國」或「把你鄰國乞丐化」,令人摸不著頭腦。很多華文學者會借用「孟子.告子下」的成語「以鄰為壑」來翻譯此術語,而它跟「以鄰為壑」一樣,指某些國家輸出自身問題來減輕其社經壓力,以收損人利己之效。 查看文章

資源民族主義,令印尼作繭自縛?

印尼自 2020 年起禁止出口鎳,成功吸引多間電池生產商到當地設廠,更令鎳產品出口額暴增逾。總統佐科維多多食髓知味,表示今年中會把禁令延伸至製造鋁的鋁土礦,還透露未來有意更進一步,對銅、錫和黃金作同樣安排。「經濟學人」卻質疑,該國對資源民族主義的大力擁護,看來並非明智之舉。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烏國急急拉攏非洲,有用嗎?

打仗需要士兵、武器、糧草,還有一些新朋友。過去大半年,烏克蘭抵擋俄羅斯的侵略,還極力爭取國際支持,包括過去沒多來往的非洲大陸。先有外長庫列巴走訪多國打好關係,最近總統澤連斯基再宣佈,明年首季在非增設多間大使館。但俄國早在當地大量投資,影響力持續增強。這場角力會否為時已晚? 查看文章

陶傑:「沉默的陰謀」可以令國家沉淪

無論前首相卓慧思與現任保守黨政府官員都說,高通脹導致的民生艱困,歸咎病毒與戰爭。然而,「金融時報」的經濟專家認為,英國的困局令許多人沉默,他們心中明白,其實真正的深層原因,不是真正的病毒與烏克蘭戰爭,而是退出歐盟。 查看文章

Ryan Fung:氣候貿易戰中歐美為電動車鬩牆

氣候危機催生大量新行業,大國想盡辦法重新瓜分利益,之前介紹過歐盟借碳關稅出招,現在亦有美國透過電動車補貼,打一場「氣候貿易戰」,漸漸開始惹起各國的不滿聲音。 查看文章

陶傑:「中英黃金時代」的大迷夢

英國首相辛偉誠宣佈,「中英黃金十年」結束。其實此一所謂黃金時代,有沒有真正開始過? 查看文章

西方制裁下,誰在購買俄羅斯燃料?

西方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加強制裁,美國自今年 3 月禁止進口俄國石油產品、液化天然氣(LNG)和煤炭產品;歐盟下月起將先後停止進口其大部分原油及精煉石油產品。9 月上旬由俄國海運出口到中國、印度和意大利等地的原油量,比上月每日減少 31.4 萬桶,創開戰以來新低,迫使俄國以合法和非法銷售來彌補歐洲市場的損失。 查看文章

美台将在纽约举行《21世纪贸易倡议》面对面会谈

美台星期二(11月8日)起将一连两天在纽约举行《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会谈,双方都组成大型跨部门代表团参加。 查看文章

【團抱】緬甸與俄羅斯,一對被制裁夥伴

去年 2 月,緬甸軍方奪取政權、對反抗民眾施行暴力鎮壓,令其與西方隔絕,鄰國對其避之則吉,與中國的關係亦趨於不穩定。盟友所剩無幾,渴望提升執政合法性的軍政府正與俄國建立更深的關係,利用彼此的力量抵制西方制裁。 查看文章

【烏克蘭戰爭】親烏不反俄:埃爾多安的政治盤算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展開二戰以來歐洲最血腥衝突,土耳其則致力保持「中立」,甚至充當調解人;上週三俄烏交換 200 多名戰俘,土耳其亦有參與斡旋,預告行動的總統埃爾多安更贏得光環。分析指,這些外交功績讓他在國內炫耀吹噓,塑造全球政治家形象,避免如多個民調所料,有可能在明年大選連任失敗。 查看文章

港人唱好的同時,外國專家如何展望新加坡的經濟前景?

過去兩年,愈來愈多香港市民憂慮政府抗疫政策帶來的經濟影響,並把新加坡視為比較對象,認為會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拱手相讓,連親北京陣營的「大公文匯」都在 9 月 13 日發文,指香港現行政策會令新加坡坐收「漁人之利」。然而,當香港民間吹起一股新加坡熱的同時,外國金融專家對新加坡的經濟展望卻趨向審慎。 查看文章

美国与台湾就《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开始正式谈判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美国时间星期三(8月17日)宣布,美国与台湾就《美台21世纪贸易倡议》开始正式谈判。预计第一轮谈判将于今年初秋进行。 查看文章

【制裁俄羅斯】外勞天堂變色,危及中亞國家

由於生活成本低、求職容易,加上語言相近,俄羅斯向來吸引吉爾吉斯和塔吉克外勞。他們的匯款養活了全家,更成為此這兩國家的經濟支柱,去年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達 3 分 1。惟「經濟學人」分析,西方社會就烏克蘭戰爭對俄制裁,想要施壓以令普京停止侵略,卻連帶危及在俄工人的生計,以至中亞多國的命脈。 查看文章

制裁俄金,瑞士會成為規避之地嗎?

七國集團(G7)宣佈將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黃金是俄國繼能源後第二大出口產品,白宮指 2020 年俄羅斯黃金出口價值近 190 億美元,約佔全球黃金出口 5%,高達 9 成會運往 G7 國家。不過瑞士資訊網(SWI)報道,隨著 G7 瞄準俄羅斯黃金,瑞士從俄羅斯入口的黃金早前突然增多,因而備受關注。 查看文章

食物政治:各國如何利用糧食危機增加影響力

烏克蘭本來被喻為「歐洲穀倉」,是世界小麥出口大國。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砲火摧毀大量農田,又封鎖了黑海的出口港,令全球糧食供應大亂。世界糧農組織的食品價格指數在 3 月份一度突破 159,創歷史新高。各國出現嚴重通脹,食物短缺已在非洲造成饑荒,可是有國家卻利用這場糧食危機,試圖增加自身的地緣政治影響力。 查看文章

俄國的經濟朋友,會否隨之崩潰?

俄羅斯在 2 月底大舉入侵烏克蘭,戰事即將踏入第 4 個月。俄烏戰爭釀成極大的人道危機,俄軍被指犯下多項戰爭罪行。全球自由陣營對俄羅斯的制裁行動,亦為環球經濟帶來極大震盪。其中一些前蘇聯中亞國家,位處內陸,經濟上與俄羅斯密不可分,也可能因戰爭而崩潰。學術平台「東亞論壇」就刊登專題文章,分析烏茲別克在戰爭爆發後的政經狀況。 查看文章

【制裁界 KOL】向伊朗學習制裁下怎樣存活

中俄兩國近年頻頻受美國制裁,俄羅斯更淪為承受西方最強硬制裁的國家,影響當然不只沒有麥當勞。被美國封鎖 43 年的伊朗,可謂「制裁界 KOL」,由俄羅斯官員到民間記者都嘗試向伊朗取經,探尋與西方制裁「共存」的辦法。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