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3-
05.03
18:48
CUP  /  文化

陶傑:查理斯登基大典後,世界又如何?

意識形態的紛亂、貧富懸殊的惡化、世界秩序的崩壞,英王在這個歷史時刻的登基大典,其蒙上的陰影,又豈止一名可疑人士投擲炸藥被捕之簡單?

更多文章
Percy Leung:If Every London Tube Line Were a Piece of Classical Music —— Part 5

This is the last part of my series of articles on the musical qualities of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ttentive readers might be puzzled by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article, given that I have explored all eleven London tube lines already. However, a number of other lines are also incorporated on the London tube map, and it would be fitting to recognise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查看文章

英國皇室聖誕文告,如何演變成傳統?

聖誕節當日下午 3 時,查理斯三世將按照傳統發表聖誕文告,是其繼任以來第二份聖誕文告。從最初的電台廣播開始,到今日全球民眾都可在官方 YouTube 頻道收看,這項皇室傳統隨時代革新。對此有深入研究的諾定咸特倫特大學新聞與媒體系主任 Deborah Wilson David,就在聖誕前為我們分享這項傳統的歷史。 查看文章

你不認識的法國皇室後裔:拿破崙八世

「拿破崙」電影上畫後,評價相當參差,但無損大家討論這位一代梟雄的興緻。儘管法國早已推翻王權帝制,但拿破崙建立的法國皇室依然存在,目前家族族長是 37 歲的 Prince Jean-Christophe Napoleon Bonaparte,是拿破崙的曾曾曾姪孫,被波拿巴主義者奉為「拿破崙八世」。究竟這位「拿破崙」從事甚麼職業?他是否有任何政治野心,以拿破崙八世之名稱帝登基? 查看文章

林喜兒:「王冠」第六季 —— 好好的告別

「王冠」未完,這幾年間菲臘親王、英女王相繼逝世,查理斯也正式登基。世界變了,Peter Morgan 的「王冠」也變了,這一季是在英女王逝世後才拍攝,背景設定為 1997 年到 2005 年,而剛上架的第一部分四集,則集中在 1997 年戴安娜王妃在巴黎意外身亡前的八個星期。 查看文章

【反帝歐洲篇】歐洲人如何看君主制?

對歐洲以外的人來說,英國應是最為人熟知的君主制國家,婚禮、葬禮、加冕⋯⋯ 英國皇室大事往往成為國際新聞。不過包括英國在內,歐洲其實仍有 12 個君主制國家,這些國家的人民又如何看待君主制? 查看文章

【反帝英國篇】反君主制組織「共和國」

英王查理斯三世加冕,大批人前往白金漢宮前慶祝,另一方面,也有反君主制人士在加冕期間高呼「不是我的國王」。英國共和主義者一直要求推翻君主制,其中在 1983 年成立的「共和國」(Republic)就以「廢除英國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國」為綱領。 查看文章

陶傑:一度中國的溥儀可以有另一個角色

慈禧太后死前,曾經派出五名大臣出國考察君主立憲制,無功而返。慈禧太后不明白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何可以同時是最高元首,可以享受皇宮奢華的待遇,但對國家政策沒有制定權。但慈禧至少願意聆聽。或許如果再長命十年,中國可以走上初步憲政改革之路。 查看文章

英王加冕禮:英國一連三天會有甚麼活動?

英國君主立憲制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一宗接一宗的醜聞、年輕一代對其支持減弱,表明這一古老體制或已開始失卻重要性。皇家哈洛威學院市場營銷與消費者研究教授 Pauline Maclaran 在學術網站 The Conversation 分析指,華麗而隆重的加冕週末(coronation weekend),可以是英國皇室向公眾證明其價值的好機會。 查看文章

林喜兒:The Windsors Coronation Special —— 國王駕到

英王查理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於今個星期六(5 月 6 日)舉行,國王登基前,BBC 播出紀錄片 Charles R: The Making of a Monarch,那邊廂 Channel 4 也來湊湊熱鬧,剛剛在星期日播出著名喜劇 The Windsors Coronation Special。 查看文章

【英王加冕】花費千萬公帑,只為一份儀式感?

英王查理斯三世將於本週六舉行加冕典禮,這場有著金色馬車、不乏名貴珠寶和各國貴賓的盛大活動,預計耗資 5,000 萬到 1 億多英鎊。為此埋單的英國納稅人,很多因為通脹高企、工資停滯多年及能源價格飆升,正面臨經濟困境,但對新君來說,一切或只是「儀式感」。 查看文章

陶傑:哈里夫婦是列寧的隔世接班人

由始至終都是單方面的指控,另一方未能辯護。哈里是英國人,不是中國人,只有中國人的文化,七十年來,政治批判劉少奇、鄧小平、林彪,這三個「叛徒、內奸、走資派」都絕對沒有自辯的權利。哈里生長的環境,不屬於這一種,此人天生哪裡遺傳來這種遠東政治審判文化的想法,是一個謎。 查看文章

從哈里王子回憶錄,理解喪母的長期創傷後遺

哈里王子回憶錄 Spare 日前出版,在爭議聲中登上暢銷書榜,縱然該書以「用愛的永恆力量戰勝悲傷」(Eternal power of love over grief)為宣傳,但新英格蘭大學社工學系副教授 Sarah Wayland 反而指出,哈里疑有喪母的「複雜性創傷」後遺,悲傷不是被戰勝、只是被粗暴壓抑,影響其身心發展至今。 查看文章

陶傑:梅根掀起西方內戰

整個西方的傳媒出版界,現在加上人權政治組織,在為這對男女火上加油,吶喊助威,這就不只是八卦利潤之簡單,而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龐大進攻。 查看文章

林喜兒:「王冠」第五季 —— 年代愈近,歷史愈遠?

闊別 2 年,「王冠」第 5 季上星期上架。隨著 2021 年菲臘親王離逝,今年 9 月,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也離開人世。世界變了樣,王冠也有了新主人。 查看文章

查理斯三世剛登基,「王冠」劇情卻走向尷尬時刻

「華盛頓郵報」近日有專文指出,與前季角色早已亡歿不同,Netflix 劇集「王冠」第五季中講述的人物大多仍然健在,也由此引發更多爭議。 查看文章

陶傑:查理斯坐穩後總要做一點事情

帝王總有某種逆反心理,覺得上一代定下的規矩,下一代必須違反或修正,才顯得出下一代是真正有決策能力的國王。 查看文章

英王查理斯三世規劃的夢幻樂園:龐德伯里

查理斯三世苦等 70 年後終於登基為英王,其一舉一動繼續受到各界關注。有媒體就發現,查理斯三世原來精通藝術,更戲稱他為「皇儲身份耽誤的水彩畫家」。其實,這位新任英王還有另一個身份 —— 城市規劃師。彭博社的專題報道就講述他獨定的規劃準則,如何應用於多塞特郡一個名為龐德伯里(Poundbury)的新市鎮。 查看文章

英女王過身後,皇家認證怎麼辦?

從奢侈品牌 Burberry 到家常調味料品牌亨氏(Heinz),英女王離世,將改變數以百計品牌的形象。這些品牌都獲皇家認證(Royal Warrant of Appointment),可在產品及營銷中使用相應王室成員授權的紋章。目前的皇家認證中,由女王發出的佔大多數,共計 620 項,將隨其離世失效,相關品牌需要在兩年內從產品上移除女王徽章。部分企業日後尋求新王查理斯三世認證時,可能會有困難。 查看文章

伊利沙伯二世國葬,如何有別於先王?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昨日在西敏寺舉行國葬,多國元首出席,成為全球新聞焦點。杜咸大學現代英國史教授 Philip Williamson 通過歷史,講解莊嚴儀式如何加入新時代元素,同時恢復了一項長達兩個半世紀前的古老傳統。 查看文章

唐明:伊利沙伯女皇為這個世界做了甚麼貢獻?

今時今日,我們幾乎無法理解貴族的意義 —— 尤其在一個沒有貴族傳統,相反卻充斥了無產階級造反奪權的文化中,理解貴族這個概念,就好像了解恐龍一樣困難。 查看文章

查理斯三世登基,但誰是查理斯一世與二世?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駕崩後,兒子登基為查理斯三世。曾經有傳王儲考慮過不以「查理斯」為名號,原因是英國史上的查理斯國王,歷史評價都不太好,查理斯一世更獨力挑起兩場英國內戰,最後淪為唯一被處決的英格蘭國王。在揭開歷史新一頁前,就讓我們先認識查理斯一世與二世。 查看文章

陶傑:天圓地方說女王

樹欲靜而風不息。一位老人家長在的時候,山河歲月一樣,做子女的覺得永遠在那裡,長期習慣了,一旦離開,即使她年事已高,早有心理準備,這一刻來臨,全世界都有天崩地裂的感覺。伊利沙伯二世無意中成全了天人合一的一種獨特的政治倫理。她是上帝送給這個世界的一份無價的禮物,而且可能是最後的禮物。 查看文章

【女王駕崩】回顧 1975 年英女王訪港傳奇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在英國時間 9 月 8 日駕崩,享耆壽 96 歲。每當談及英女王,很多香港人都會記起,1975 年女王訪港的親民形象,與市民不時只有一繩之隔。嶺南大學歷史學副教授馬翰庭(Mark Hampton)指出,這次傳奇之旅不但使得「事頭婆」深入民心,還在 67 暴動後幫助港府重建管治形象。 查看文章

陶傑:中國為甚麼陷入了瓶頸,而不是拐點?

今日的香港,西九故宮文物展覽,康熙雍正的帝王龍袍,吸引大量香港老百姓參觀:但珍寶海鮮舫則被某些「學者」指為象徵帝皇畫舫的享受,兼有東方獵奇色彩,堆砌而庸俗,應該拆毀。中國人對於所謂「封建」,在百年前的左傾知識分子扭曲之下,一直一知半解。 查看文章

為何獨裁者總是自毀?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家 Daniel Treisman,在一篇論文中分析了 1800 年至 2015 年間共 218 次民主改革,發現大部分是由專制統治者為保政權而鑄成的錯誤引起,提醒我們即使是最有能力的專制統治者,也會為其政權帶來災難。 查看文章

陶傑:俄國人的民主艱辛探索失敗了

1991 年的蘇共失敗政變,民主領袖葉利欽站在坦克頂,呼籲俄國人民群起抵制,此一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一度以為俄羅斯人民熱愛民主自由,將會與東歐和西歐走上健康正常的議會民主之路。然而對於俄羅斯民族文化傳統,缺乏民主基因,自由世界當初的估計是否太樂觀? 查看文章

愛德華八世協助納粹?

除了「不愛江山愛美人」選擇退位、受封溫莎公爵外,人們對愛德華八世另一個印象,恐怕是其對納粹的同情態度。溫莎公爵夫婦在大戰前及戰時,與納粹德國的關係耐人尋味,傳統觀點認為,溫莎公爵只是希望避免另一場世界大戰,卻無意中成為納粹侵略計劃中的棋子。將於 3 月 27 日在英國播出、基於英國歷史學家 Andrew Lownie 著作 Traitor King 的紀錄片 Edward VIII: Britain’s Traitor King,卻提出其他看法。 查看文章

民主秩序瀕臨崩解?不是第一次

不少學者分析,普京開戰前似乎斷定西方民主是強弩之末,威權主義勢不可擋。事實上,西方民主秩序已不只一次瀕臨崩解,1930 年代法西斯主義亦似乎勢不可擋,歐美各國都有法西斯勢力抬頭,報章無不憂慮「民主還有將來嗎」,但危機感也同時喚醒西方社會,使民眾自發捍衛既有價值,令民主秩序渡過當時危機。 查看文章

【女王首肯】卡米拉封后的意義

英女王在較早前登基 70 周年表明,「誠心期望」王儲查理斯(Prince Charles)將來繼位後,妻子卡米拉(Camilla)可封為王后。國王配王后看似順理成章,但卡米拉其實沒有封后的保證,當中牽涉複雜的王室傳統問題;有意見更曾經主張,冊封次一等的「王妃」稱銜,反而可開創較平等的王室關係。 查看文章

女王的知己 —— 女侍

長壽是一種祝福,但長壽也有長壽的苦惱 —— 親人密友先自己而去,要說告別的總是較長壽的人。英國菲臘親王去年離世,令人關心當時已屆 94 的英女王失去「力量和支持」。打擊並未結束,剛過去的 12 月 29 日,擔任宮廷女侍臣 34 年的 Lady Farnham 去世,英國媒體形容女王失去一位親密助手。實際上,服務多年的侍臣們與女王的關係,不能簡單以主僕看待。 查看文章

不滅的王妃:戴安娜何以魅力長存?

戴安娜王妃離開將近半世紀,來到疫下這兩年,從同名音樂劇及紀錄片,以至劇集「王冠」和近日上畫的電影「史賓沙」,她的身影仍然充斥於流行文化。在此變化急速的世界,一段說了廿多年的悲劇往事,何以還能風靡全球觀眾,甚至讓年輕一輩也有所共鳴? 查看文章

英聯邦國告別英女王元首地位,背後來自中國關懷?

11 月 30 日,加勒比海島國巴巴多斯正式成為共和國,不再以英女王為國家元首。早在去年,巴巴多斯總理 Mia Mottley 撰寫一份演講中表明,該國「已到完全拋棄殖民歷史的時候」;巴巴多斯今天更變政體不令人意外。不過,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研究員 Radomir Tylecote 在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撰文,認為巴巴多斯政府的決定,或與中國的影響力有關。 查看文章

最脆弱亦最血腥的專制政體:軍政府

絕大部分市民至少粗略理解民主和專制政體的分別,前者有三權分立,人民權利受到保障,統治者得到民意授權;而專制政府普遍缺乏制衡機制,權力較容易定於一尊。其實無論民主,抑或是專制政體都可以再細分很多種類,而這次介紹的是軍政府(military rule)。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殿堂級的政治學家芭芭拉.蓋德斯認為,軍政府是芸芸專制政體中最脆弱、最血腥的一種。 查看文章

新寡頭政治 —— 富人與極權的共生關係

隨著民主-專制混合的政治體系於世界各地冒起,許多新晉寡頭正以驚人的速度「合法」賺錢。他們用不著貪污舞弊,只靠位高權重的「朋友」安排,便能一夜致富。兩者成為一體,達到共生關係 —— 富人靠政權生財,獨裁者索取回報。雜誌「大西洋」近日以專文分析,在俄羅斯、波蘭及匈牙利等國家,這種新寡頭政治如何成就一黨專政。 查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