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0NEWS
-2022-
02.01
17:00
DW  /  时事

德国奥林匹克联合会主席再度强调运动员享有言论自由

德国奥林匹克联合会主席再度强调,德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享有言论自由。昨天,德国代表团又有一名随团人员抵达北京时被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更多文章
德著名大学反以示威遭清场 德国政府立场和民众言论自由的冲突难以调和

近日,德国多所大学爆发了亲巴勒斯坦的抗议示威。但因存在“反以色列”的立场,这些活动多被当局取缔。 查看文章

奥运游泳冠军:中国运动员药检阳性事件导致对反兴奋剂系统信任度“跌至历史最低点”

奥运冠军凯蒂·莱德基表示,在全球反兴奋剂监管机构处理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阳性结果的方式之后,人们对反兴奋剂系统的信任度“跌至历史最低点”。 查看文章

美国众议员要求调查中国游泳运动员禁药事件

该委员会要求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对事件展开调查。此前据时报报道,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前几个月,23名中国顶尖游泳选手药检呈阳性,但仍被获准参赛。 查看文章

美国禁毒事务总管致函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中国运动员药检阳性指控“深感关切”

美国禁毒事务总管向世界反兴奋剂官员发出了一封尖锐的信,称全球各国政府领导人对该机构就22021年东京奥运会前有关中国兴奋剂的指控的回应“仍然深感关切”。 查看文章

资金:运动员在奥运之路上的最大的障碍之一

很多运动员的全日制训练、比赛旅行、医疗及大多数其他费用,都是自掏腰包的。 查看文章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本周将就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问题召开特别会议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星期一(5月13日)宣布,将于本周召开一次特别会议,讨论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阳性后参赛的争议。 查看文章

TikTok就可能将其封禁的法案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声称言论自由受侵犯

TikTok周二(5月7日)表示,它提起了一项联邦诉讼,对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的一项法律提出挑战,该法律将强制出售这款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否则将会予以封禁。 查看文章

拜登总统谈大学抗议风潮:言论自由和法治都要维护

在美国各地大学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抗议活动持续数周并不断升级之际,总统乔·拜登周四(5月2日)对全国发表讲话,强调言论自由权和法治都必须得到维持。 查看文章

美国运动员团体就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事件致函美药物管控主管,呼吁独立调查

两个关键的美国运动员组织致函美国药物管控主管,呼吁对据称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违禁药物检测呈阳性却未受处罚事件进行“独立”调查。 查看文章

国际奥会主席:巴勒斯坦运动员将获邀出战巴黎奥运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主席巴赫今天表示,预期有6至8名巴勒斯坦运动员将出战巴黎奥运,且即使当中有运动员未能通过资格... 查看文章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任命瑞士检察官审查其对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案的处理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被严厉批评在东京奥运会前对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呈阳性一事的处理问题上秘密行事并且未能尽职监督,在这一背景下,该机构于周四(4月25日)任命了一名资深瑞士检察官来审查其处理这些案件的方式。 查看文章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因对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事件的处理而面临压力

美国和英国反兴奋剂机构要求对2021年中国游泳运动员曲美他嗪检测呈阳性事件进行独立审查。 查看文章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呼吁整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独立调查中国游泳运动员药检问题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USADA)周二(4月23日)呼吁对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进行彻底改革,并对东京奥运会前药检呈阳性的中国游泳运动员进行独立调查。 查看文章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坚持当年做出的允许药检阳性中国游泳运动员参加东京奥运会的决定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在审阅了各种媒体报道后表示,它坚持该机构在2021年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前做出的允许23名违禁药物检测呈阳性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参赛的决定。 查看文章

TikTok对美国众院通过可能将其禁止的法案提出言论自由关切

TikTok星期天对美国众院通过如果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不在一年内出售股票就可能禁止这个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的议案提出言论自由的关切。 查看文章

澳媒:兴奋剂检测呈阳性,中国运动员仍获准参赛

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23名中国游泳运动员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始之前被检测出曲美他嗪呈阳性,但是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因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同意中国当局的说法,称检测结果受到污染。 查看文章

美全国大学校际体育协会基本禁止跨性别运动员参加女子赛事

美国全国大学校际体育协会(NAIA)周一(4月8日)宣布了一项政策,基本上禁止变性运动员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全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随后发表声明称将确保所有学生运动员公平竞争。 查看文章

言论自由倡导者称英国对朱利安阿桑奇的裁决“慢慢地杀死他”

伦敦高等法院裁定,如果美国未能提供某些保证,阿桑奇可以对引渡提出上诉。 查看文章

国际奥委会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国际奥委会星期二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的传统游行。 查看文章

TikTok一旦被禁,随之而来的可能是言论自由诉讼

一项诉讼将迫使美国的法院权衡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目的与第一修正案赋予TikTok及其用户的权利。 查看文章

两党议员纷纷称赞众议院通过TikTok剥离法案 少数议员担忧政府打压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众议院周三(3月13日)以352票对65票的结果通过了一项法案,给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六个月的时间剥离短视频应用TikTok,否则将面临美国的禁令。来自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多数众议员对这项法案表示拥护,也有来自两党的少数议员担心政府限制言论自由。白宫则呼吁参议院迅速跟进。 查看文章

为运动员打广告 TikTok与英国奥运代表队合作

距离四年一度的夏季奥运仅剩数个月,各国队伍已开始为场上和场外的表现做准备。英国奥运代表队与TikTok签订了赞助协议,希望扩大运动员们的网络影响力。 查看文章

“长颈鹿事件”后,美使馆微博评论区这言论自由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失守

当不断滑坡的中国股市上星期五再次下跌后,愤怒又沮丧的股民们聚集在美国大使馆微博的一条帖文下,留下上万条评论批评中国政府和领导人习近平的治国能力。在审查一向严格的中国互联网上,这样大规模且尖锐的政治异议表达是极其少见的。而这也给微博的审查员们带来了一个难题:他们既必须移除这类批评言论,但同时又不能做得太过,让外界明显察觉到中国对外国使馆评论区的监控。 查看文章

港《基本法》23條啟公眾諮詢 美聽證會:侵蝕香港言論自由

香港特區政府強調今年內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香港特首李家超上月30日更宣布正式對立法展開公眾諮詢至2月28日。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近日也召開聽證會討論中國人權現況,會上出席 查看文章

美国CECC听证会: 《基本法》23条将进一步侵蚀香港言论自由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简称CECC)周四(1日)举行听证会,讨论中国人权现况。英国人权组织“香港监察”创办人罗杰斯在听证会上发言,提到《基本法》第23条的立法,将进一步加剧侵蚀香港的言论自由,形容“监禁黎智英是中共迫害人权的象征”。 查看文章

5名前加拿大世界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面临性侵指控 5名前加拿大世界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面临性侵指控. 发布日期:11 小时前.

事件本已达成和解, 但后来因公众对加拿大冰球协会多年来屡为性侵犯等诉讼支付巨额赔偿表示质疑,因此重新立案。 查看文章

小时候,冰场上只有我们一家是黑人。 首位奥运摘金黑人女子职业冰球运动员 小时候,冰场上只有我们一家是黑人。 首位奥运摘金黑人女子职业冰球运动员. 发布日期:3 小时前.

努尔斯說冰球场上欠缺民族多元性,希望看到更多黑人女球员在国家队或职业联赛中出现。 查看文章

清华教授想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 结果在四通桥遭公安扣查

自从2022年发生震动国际社会的抗议事件后,北京四通桥一直被当局封禁。近日据报有清华大学教授为了证明中国有言论自由,亲自到四通桥拍照验证,结果被公安扣查。据了解,涉事的学者在清华教授政治课,外界对他的举动反应两极。 查看文章

鴻若遠:「海外麻雀尋根系列」15 —— 文化傳承講求極致

當看到日本的麻雀選手穿著像賽車或田徑運動員般的運動服,上面印了多個贊助品牌的商標時,就知道這是一門大生意。因此在推動麻雀文化前,要先問能否把它變成一門生意?當這門生意能夠養活正在參與這門生意的人時,才是真正的文化傳承。 查看文章

大谷翔平的合約,為甚麼特別?

日本職業棒球選手大谷翔平與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簽下為期 10 年、體壇史上最高的 7 億美元合約。根據協議,大谷每年只會獲 200 萬美元薪酬,剩下 6.8 億美元則在 2034 年至 2043 年間,每年平均無息收取 6,800 萬美元。這種支付方式引起討論,他的經理人 Nez Balelo 形容,大谷這個決定經過深思熟慮。 查看文章

曾詩敏:「泳不放棄」—— 追夢,自己知道就足夠

週末,隨意在 Netflix 點開了「泳不放棄」(Nyad)觀看。倒是想分享一下,這套講述長距離游泳運動員 Diana Nyad 以 64 歲之齡,完成從古巴至佛羅里達基韋斯特島,全程近 180 公里渡海泳的歷史創舉之電影,讓我有甚麼看法 —— 而當中,不只有純粹熱血的啓示。 查看文章

FT社评:大学必须同时保护言论自由和学生安全

随着以哈战争在美国大学掀起反犹主义浪潮,大学需要明确言论与行为之间的区别。 查看文章

前足球运动员伊布以顾问身份重返AC米兰

这位前足坛中锋将进入俱乐部老板“红鸟资本”管理层,并利用他在社交媒体上的1.23亿粉丝来拓展俱乐部的国际品牌。 查看文章

丹麦通过法案禁止焚烧《古兰经》 反对派批其限制言论自由

在丹麦和瑞典,一系列焚烧《古兰经》的事件引发激烈辩论。12月7日,丹麦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对宗教书籍的“不当处理”,该法案在丹麦被称为“古兰经法”。 查看文章

曾詩敏:Sportainment —— 推廣體育產業的新策略

所謂「Sportainment」,簡而言之,就是將 sport(體育)和 entertainment(娛樂)共冶一爐。它可以被理解為體育活動一種較新的呈現方式,也有人將它分析為一種體育市場推廣的策略,亦是體育經過歷年發展出來的觀察和演變。 查看文章

国际体育界再次发出明确信号 支持俄罗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

距离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不到8个月,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的代表纷纷表示支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以中立的名义参赛。 查看文章

曾詩敏:運動員明星化

日本花滑王子羽生結弦再一次投下震撼彈,結婚約 3 個半月後宣佈離婚,據報他和伴侶及相關人士受媒體誹謗、跟蹤及前所未有的採訪和報道的行為所困擾,出於希望保護對方的心,羽生選擇離婚…… 查看文章

日本前花样滑冰运动员 羽生结弦宣布离婚

日本前花样滑冰运动员羽生结弦周五(17日)在个人官方X平台上宣布离婚。 查看文章

方俊傑:「泳不放棄」—— 著墨不夠的婉惜

「泳不放棄」改編真人真事,28 歲時挑戰由古巴游到佛羅里達失敗的渡海泳選手 Diana Nyad,在 60 歲後,突然心血來潮,想圓夢。假如,你對 Diana Nyad 在 61 歲到 64 歲那三年的經歷,興趣濃厚,「泳不放棄」肯定交足功課。 查看文章

曾詩敏:天時地利人和結合的「萬人迷」

現年 48 歲的碧咸,不只在足球界的地位超然,他球場外的身份 —— 丈夫、父親、兒子、名人、企業家、慈善家…… 不同的身份亦非常顯著。無論觀眾是否球迷,大概都會認識碧咸,他也總有一個身份,或一段經歷,會令你有所反思或共鳴。 查看文章

書店們:運動

運動,是共同遵守規則去參與比賽,是不管對方強弱皆願全力以赴,是突破體能局限追求最完美表現,是為著個人或群體作為運動員的尊嚴去拼搏。這屆亞運會,香港有不少選手突破港隊前人的成績,我們在高興之餘,又有甚麼思考,或者想對參賽手說些甚麼呢?以下節錄 3 本與「運動」主題相關的書籍。 查看文章

民研: 53%指香港传媒没充份发挥言论自由 杨健兴预料23条立法外媒或撤离

香港国安法实施超过3年,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受访者认为,香港传媒没有充份发挥言论自由;另有74%以及63%受访者认为,香港传媒批评北京中央政府以及香港政府有顾忌;3项数字都创1997年有纪录以来的新高。 查看文章

analysisABC中文乒乓外交:澳洲运动员历史性访华五十年后重返中国

上周,1971年澳大利亚“乒乓外交”队的两名成员重返北京,纪念两国建交50周年。 半个世纪前,很少有人能预见到,一支年轻的澳大利亚运动队的一场临时起意、计划外的访问会开启澳大利亚最重要、有时也是最动荡的双边关系之一。 查看文章

曾詩敏:一些印象深刻的採訪

現場參與了開幕式,也如上篇所分享於國際廣播中心(IBC)做了不少港隊運動員訪談,還有現場報道及採訪賽事…… 這些當然難忘,然而我也特別記得一些與運動員的對話,那些零碎卻會讓人「叮一聲」的說話。 查看文章

世界泳联年度最佳游泳运动员匈牙利揭晓 覃海洋获男子最佳

23日,世界泳联年度最佳游泳运动员评选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揭晓,中国选手覃海洋获选最佳男子游泳运动员,澳大利亚选手麦基翁获选最佳女子游泳运动员。 查看文章

賴清德竟要網紅「珍惜言論自由」別違法 網友炸鍋了

YouTube百萬網紅「Cheap」19日在Podcast節目《斐姨所思》中提到,相對於過去前總統馬英九主政時期可以取笑他,現在罵民進黨變得非常可怕,甚至有可能被抄家,且綠營還有義勇軍和側翼媒體。民進 查看文章

Cheap嘆「罵民進黨很可怕」被出征 賴清德喊話:珍惜言論自由

百萬YouTuber Cheap近日在節目上表示,社會氛圍跟過去不同,只要罵執政黨就可能被「抄家」,遭側翼媒體及義勇軍攻擊。對此,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21日說,期待在網路世界活動的每一個人,也都應該.. 查看文章

健步足球:80 歲都可以踢的足球

足球比賽緊張刺激,要求選手上下半場共 90 分鐘作賽,每名足球員比賽期間,平均要跑動 11 公里左右,期間彼此身體有碰觸甚至受傷不在話下。高強度的足球比賽未必適合所有人,「健步足球」就能讓不同年齡層的愛好者,都能享受足球樂趣。 查看文章

曾詩敏:杭州亞運的採訪工作

我一向甚為享受及喜歡進行深度的訪談,技術上可以應用更多安排,「玩」多一點,交談上亦有更多空間,聊得更闊更深。像今次亞運,賽後在場館的混合採訪區(mixed zone)第一時間「撈」住比完賽的運動員,當然能獲得第一反應,最即時也最真實。 查看文章

「非宗教」迫害:以沉默保命的無信仰者

宗教自由本是人權,要信甚麼以至甚麼也不信,也該全憑一己決定。但在穆斯林佔多數的中東和北非國家,針對「非宗教」的施壓和迫害如影隨形。無論是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抑或以上皆非,這類無教派人士(nones)為免惹怒家人、引起民憤甚至刺激政府神經,只能沉默以自保,甚至是陽奉陰違。 查看文章